性味與歸經(jīng):味辛,,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 功效:本品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溫化濕而不燥熱,善于散邪辟惡,、醒脾開胃,、理氣化濕、和中止嘔,。 主治: 1.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引起的寒熱頭痛,脘腹痞滿,,嘔惡泄瀉等癥,。常配伍蘇葉、白芷,、厚樸等,。方如藿香正氣散,用于急性胃腸炎,、胃腸型感冒,。 2.濕濁內(nèi)阻,脾胃氣滯,,升降失調(diào)而致胸膈滿悶,,腹痛吐瀉,納呆身困,,舌苔垢膩等癥,。每與蒼術(shù)、厚樸等配伍,。 用法與用量:3~9g,。 注意:本品香燥,陰虛無濕者忌用,。 1.藿香葉偏于發(fā)表,,藿香梗偏于和中,鮮藿香解暑之力較強,。 2.藿梗與蘇梗:藿梗辛溫芳香,,醒脾開胃,化濕止嘔,,行氣止痛,;蘇梗辛香溫通,長于寬中行氣,,溫中止痛,。蘇梗與藿梗配伍,可加強理氣寬中,,消脹止痛的力量,。 3.藿梗與荷梗:荷梗味苦性平,,中空體輕,長于升發(fā)脾胃清陽,,理氣寬胸,清暑解熱,;藿梗芳香化濕,,醒脾和胃,降逆止嘔,。二藥配伍,,一升一降,啟運脾胃,,化濕快膈,,消脹除滿之功增強。 4)臨床常將藿香與佩蘭,、杭菊合用,,清熱解毒,芳香辟穢,,化濕除腐,,可用于治療口氣穢濁、口臭等癥,。 |
|
來自: 王屋山登跑人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