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淵篇第十二」17-18【原文】 17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罢哒?。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8 季康子患盜,,問于孔子,。孔子對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譯文】 17 季康子問孔子為政之道,??鬃踊卮鹫f:“為政就是行正道。您若行正道,,誰敢所行不正,?” 18 季康子苦于魯國多盜,便向孔子求教,??鬃踊卮鹫f:“若您自己沒有貪欲,縱有獎賞也沒人會去偷盜,?!?/p> 【注釋】 “季康子”,姬姓,,季氏,,名肥,謚號“康”,,史稱“季康子”,。魯國正卿,季氏宗主,,三桓之首,,專權(quán)厚斂。其父季桓子曾跟孟懿子一起抵制孔子“隳三都”,,是迫使孔子周游列國的主要幕后推手,。 “正”,指正道,,于儒家而言即仁道,。 “帥”,遵循,。類似用法如《禮記·王制》中的“命鄉(xiāng)簡不帥教者以告”和《風(fēng)俗通義·愆禮》中的“不愆不忘,,帥由舊章”。也有解作“表率”的,,亦可從,。 “患”,,苦也。類似用法如《清史稿》中的“北方患徭多,,民困官貧,,急宜省事”。 “茍”,,如果,,假設(shè),。 “欲”,,貪欲也。 【評析】 “子之不欲”其實就是“子帥以正”所包含的內(nèi)容之一,?!白訋浺哉保褪菫檎咭腥实?。對儒家而言,,就是要行禮治。所謂禮,,就是一切合義的道德與法律規(guī)范的統(tǒng)稱,。因此禮治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道德教化,,二是法治建設(shè),。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子曰:“民無信不立”,。為政者只有依禮而行、以身垂范,,才能使民眾對禮治生信,,禮治也才能取得成功。因此,,為政者既要為政以德,,正人先正己;又要建設(shè)合義的規(guī)范,,使民眾有法可依,。這就是“子帥以正”的全部內(nèi)容。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官若盜國,則民必盜貨,。而為政者若能“帥以正”,,則民眾亦將內(nèi)有廉恥,、外有法約,縱有獎賞,,亦必不肯為盜,。故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子帥以正”,,則“群下歸心”,俯仰無愧于天地,,所行無不可示人,。因此,濫用公權(quán),、怠政懶政,、貪污腐敗、環(huán)境污染以及食品與疫苗安全等問題之所以屢除不盡,、屢禁不絕,,關(guān)鍵就在于政務(wù)信息不透明、官員財產(chǎn)不公開,、社會監(jiān)督不開放,、司法地位不獨立。而這一切則皆由“子帥不正”所致,。正因為所行不正,,所以才信息不敢透明、財產(chǎn)不敢公開,、監(jiān)督不敢開放,、司法不敢獨立,所以才只能靠槍桿子威嚇民眾,、靠筆桿子欺騙民眾,,以維護(hù)執(zhí)政權(quán)力、維持統(tǒng)治地位,。 儒家文化中天然地含有主張公平正義,、反對專制暴政的基因,此兩章可為又一明證,?!罢哒病W訋浺哉?,孰敢不正,?”此話雖是孔子對季康子所說,但后世為政者,,皆當(dāng)奉為至理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