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來都不是冷漠的看客,, 而是最熱血的青年,。 作者:鳶尾花 主播:若涵 音頻合成:魂斷藍橋 時光匆匆,歲月變遷,,又是新的一年 盡管,,生活的故事淘洗著生存的無奈 盡管,時光的蒼涼讓我們倍感著人情的冷暖 盡管,,疫情的來臨,,我們看見了人性最美和最丑的那一面 盡管,,歷經紅塵滾滾,,時光的無常 我們,還是當初那個懷著初心的姑娘和小伙 我們,,依舊是祖國有難時,,最熱血沸騰的青年 武漢,武漢 我無數(shù)次在夢里牽掛的前方 我無數(shù)次翻遍的新浪微博,、抖音,、頭條、還有朋友圈 我在搜尋,,搜尋這座城市跨世紀的疫情 我在找尋,,找尋疫情下的舌尖 我在關注,關注一場人類歷史上又一次大的災難 是的,,我只是一名最普通的百姓 可是,,我只想盡我的綿薄之力 告訴那座城市,告訴所有人: 我們不做冷漠的看客,,我們是最熱血的青年 最難忘,,83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 身先士卒走在第一線 最感動,92歲的醫(yī)生敖忠芳 “我來,,肯定不要增加醫(yī)院的負擔,。” 最戳心的壯行,那個七尺男兒徐國良 大聲哭喊:“王月華,,我愛你” 最不舍那個出征湖北的日照媽媽 孩子那一聲哭喊:“我不管生病,,我只要媽媽“ 哭痛了多少人心,哭痛了多少淚眼 是的,,他們只是最普通的醫(yī)務工作者 卻又是最不普通的一員 他們,,都是共和國的天使 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不畏生死,,沖上前線 在這場災難面前,, 隔離病房里有互相打氣的醫(yī)生父子 有勞累到虛脫,心理承受到極限的大夫 那一聲聲沙啞的聲音,訴說的是患者的病情 摒棄的是自己的苦難 那一聲令下,,不顧個人安危的軍人,、醫(yī)護工作者 他們遠赴武漢,只為救助更多的病患 只為讓這座城市,,再一次遠離病毒的糾纏 他們不是冷漠的看客,,他們都是最熱血的青年 再看“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的建設者 不分晝夜,,奮戰(zhàn)在一線 一周,,看似很長,對患者來說 是歷經生與死的考驗 一周,,是建筑史上的奇跡 在火神山醫(yī)院,,將要投入使用700-1000個床位 在雷神山醫(yī)院,將要增加1300個床位 給這座城市新的希望,,結束魔鬼般的夢魘 沒錯,,這是神的速度、這是愛的奇跡,, 這是愛的奉獻 看那,,來自全國各地的捐助和暖心的故事 讓我們感動 中華民族從來都是一個團結向上的民族 一旦有難,八方支援 不管是來自個人,,還是團體 不管是來自城市,,還是一線 我們,都是這個國家的一員 我們,,人人都心系武漢 盡管,,我們也看見了人性丑陋的一面 不法的商人借機讓白菜和口罩變成天價 但是,我們同樣也看見懲罰也是天價 沒有擔當,,發(fā)國難財?shù)娜藗?/span> 勢必會被歷史的洪流淹沒 同樣,,那些善良而又執(zhí)著的人們 也勢必會成為這個時代最靚麗的詩篇 看,大街上,,自己出資購置五萬口罩發(fā)給市民的好心人 給派出所民警送去口罩的小伙 不顧別人感謝,,快速逃走的瞬間, 讓我們暖心而又淚流 我們還看到了捐助不留姓名的人們 一車車運往武漢的醫(yī)療物資,,蔬菜和生活的必需品 這些,,都注定是武漢最強大的后盾 每一個有大愛的人們 正用他們的善良,譜寫一曲生命的贊歌 他們的大愛,,注定會讓這一座城的災難快速結束 我們整個民族的眾志成城,,注定會讓這一場疫情快速消散 盡管,我們都是最普通的百姓 但是,,我們卻都是最熱血的青年 作者簡介:鳶尾花,,自由撰稿人,。多年來,堅持用安靜的文字,,蕩漾一池春水的寧靜,。用紅塵的煙火,解讀不一樣的詩情和人生哲理,。擅長詩歌,、散文、雜文的寫作,,文字風格婉約,、辛辣、多變,。若你懂,,請靜靜聽;若你懂,,請關注鳶尾花開(ID:yuanweihuakai00),。 |
|
來自: 鳶尾花的原創(chuàng)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