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乃是后人所立,與炎帝的活動范圍沒有關(guān)系,。 《禮記·月令疏》引服虔之言曰:“自少昊以上,,天子之號以其德,,百官之號以其征。自顓頊以來,,天子之號以其地,,百官之號以其事?!蹦敲囱椎圩匀痪褪堑绿柫恕?/p> 炎帝之德自然是火德,,上古之時,,有火德的帝王有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有煉石補天的女媧氏,,還有刀耕火種的神農(nóng)氏,。 《禮記·祭法》云:“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nóng),,能殖百谷,。”《鄭注》曰:“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蛟挥辛疑绞?。”《韋注》曰:“烈山氏,,炎帝之號也,。起于烈山?!薄睹献印る墓稀吩?“益烈山澤而焚之,。”說的就是神農(nóng)氏的刀耕火種,。 因此,,炎帝就是神農(nóng)氏。 《月令疏》引《春秋說》云:“炎帝號大庭氏,,下為地皇,,作耒耜,播百谷,,曰神農(nóng),。”《左傳·昭公十八年》曰:“梓慎登大庭氏之庫,?!薄蹲ⅰ吩?“大庭氏,,古國名,在魯城內(nèi),,魯于其處作庫,。”《帝王世紀(jì)》曰:“炎帝都于魯曲阜,?!?/p> 所以,炎帝部族的活動范圍在今山東,,也就是泰山周圍,。事實上我們所知上古各帝王基本都是在泰山周圍活動,為什么后世帝王封禪大典都選泰山,,因為在上古時期,,泰山就是周圍地區(qū)就是中原,稱冀州,。那為什么堯舜禹卻到了山西河南呢,? 想想,從炎黃到夏禹,,這段時間發(fā)生了什么,,對就是大洪水。大洪水從帝堯到帝禹,,我們不說太久,,就按三十年為一代,堯舜禹三年,,近百年,。這百年間的大變故導(dǎo)致大部分部落西遷。為什么要西遷,?因為大洪水是喜馬拉雅運動,,導(dǎo)致青藏高原的形成,所以是天缺西北,,地傾東南,。大洪水從西北來,那自然高地是在西北,,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只能西遷,。 所以陜西有炎帝陵就不奇怪了,。 那湖南為什么會有炎帝陵?這就不得不蚩尤和三苗了,。 盡管大部隊西遷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留下來了,,這就是東夷。所以以黃帝為代表的中原部族和以炎帝為代表的東夷部族就有了后世上百年的斗爭,。 炎黃之后有顓頊與共工之爭,,《史記·律書》曰:“顓頊有共工之陳,以平水害,?!薄痘茨献印け杂?xùn)》曰:“顓頊嘗與共工爭為帝矣?!比绱丝磥睃S帝末年就有洪水了,,時間可不止百年。 顓頊之后是帝嚳高辛氏,。《淮南子·原道訓(xùn)》曰:“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遂潛于淵,,宗族殘滅,繼嗣絕祀,?!?/p> 帝嚳之后就是堯舜禹?!吨軙な酚洝吩?“昔者共工自賢,,自以無臣。久空大官,,下官交亂民無所附,。唐氏伐之,共工以亡,?!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曰:“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薄盾髯印ぷh兵篇》曰:“禹伐共工?!薄冻上嗥吩?“禹勞心力抑下鴻,,辟除民害逐共工?!?/p> 那么這里的共工是誰,?當(dāng)然肯定不是一個人,,也不可能是官職。一個人不能活這么久前后五世,,最少百年以上了,。如果是官職,豈能每一個居此官者都反了,,還是連著來,,有這么巧合?所以這里的共工只能是一個部族了,。 那共工是何族,?炎帝之分支也。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jié)并,。節(jié)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shù)器,術(shù)器首方顛,,是復(fù)土壤,,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明,。噎明生歲十又二。洪水滔天,?!?/p> 所以炎帝中有一支,后世出了個共工,,共工霸九州,,所以這一支就被統(tǒng)稱為共工了。共工分兩支,,一為術(shù)器,。一為后土?!抖Y記·祭法篇》曰:“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之以社,?!鄙琊⒅吧纭本蛷倪@里來,所以社稷有炎帝一半,,還有一半是黃帝后裔,,周朝的先祖棄,他代表的是社稷的“稷”,。 那么炎帝陵在長沙茶陵,,只能說與三苗有關(guān)系,三苗何來,?蚩尤之后也,。《國語·楚語》曰:“古者民神不雜,,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其后三苗復(fù)九黎之德…”等等,?!稇?zhàn)國策·魏策》曰:“三苗之居,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有人說不對,,衡山怎么可能在北方呢,?此衡山非今日之衡山。秦亡之后,,吳芮受封衡山王,,都邾,邾就是今天的湖北黃石,。難道不是在彭蠡洞庭之北,?再說,這里的彭蠡洞庭也不一定是今天鄱陽湖和洞庭湖,,說不定今日之名稱是因為三苗南遷才有的呢,? 所以炎帝陵在西也好,在南也罷,,都是后人所立,,并不代表炎帝的勢力范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