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昆蟲喻多子多孫,,源于《詩經(jīng)·周南·螽斯》,,這首詩歌很短,原文如下:“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蜇蜇兮?!痹娨馐怯皿沟亩嘧?,喻人的多子,以表示對多子者的祝賀,。但歷代學(xué)者這首詩歌的注解分歧頗大,,其中的焦點是:螽斯到底是什么昆蟲?圍繞這個問題,主要有三種觀點,,一種認(rèn)為螽斯是蝗蟲,,一種認(rèn)為是蟈蟈,還有一種比較含糊的,,認(rèn)為螽斯是蝗一類的昆蟲,,包括紡織娘、蚱蜢,、蟋蟀之類的小草蟲,。直到現(xiàn)在,螽斯為何物仍然沒有明確的結(jié)論,。正因為如此,,人們對翠玉白菜上的兩只昆蟲才有了不同的稱呼。 雖然對“螽斯”二字的理解各種不同,,但學(xué)術(shù)上的爭議并沒有妨礙吉祥藝術(shù)的發(fā)展,,受《詩經(jīng)·周南·螽斯》等詩歌的啟發(fā),從宋代開始,,藝術(shù)家們便把螽斯作為一種吉祥紋飾搬上了藝術(shù)的舞臺,。在宋代的繪畫作品中,韓佑的《螽斯綿瓞圖》、許迪的《野蔬草蟲圖》,、作者姓名不詳?shù)摹恫菹x瓜實圖》等都是螽斯畫的代表作,。《螽斯綿瓞圖》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畫面擷取田間一角的場景,,花葉生長茂盛,爪果也已熟透,,引來了兩只貪吃的螽斯,。這幅作品的寓意均來自《詩經(jīng)》,除螽斯的寓意來自《螽斯》外,,瓜實的寓意則來自《詩經(jīng)·大雅·綿》的首句“綿綿瓜瓞”,,《綿》詩用此句起興,以大瓜(大者曰瓜)小瓜(小者曰瓞)在藤蔓上連綿不斷來比喻周族人的繁衍生息和興旺發(fā)達,,后來“瓜瓞綿綿”便成為祝頌子孫昌盛的吉祥語,,故古人把螽斯和瓜實畫在一起,常蘊含祝愿子孫滿堂的吉祥寓意,。 《草蟲瓜實圖》的畫面也是螽斯和瓜實的組合,,畫畫是一顆熟透裂開的南瓜懶洋洋地躺在地上,甜熟的香氣隨風(fēng)飄散,,嗅覺靈敏的螽斯便聞香而來,。可見宋人很喜歡畫這種題材,,且有非常明確的吉祥寓意,。 許迪的《野蔬草蟲圖》構(gòu)圖十分簡單,地上畫白菜一株,,蝗蟲一只,,加上低空飛翔的粉蝶與蜻蜓,四種動植物分別占據(jù)了畫面的四個角落,,構(gòu)圖貌似簡單,,但是每一物都畫得非常傳神。對這幅畫的寓意,,很少有人介紹過,。從畫面來看,蜻蜓和白菜,,無疑是象征清白,蝴蝶的“蝶”與“耋”諧音,,是長壽的象征,,加上蝗蟲,整幅畫的寓意就是清白、長壽和多子多孫,。從這幅畫我們還可以了解到,,以白菜與草蟲為題材的作品并非在清代才有,從宋代開始,,這種題材便出現(xiàn)在草蟲畫中,,而在元至明初的草蟲畫中,也是屢見不鮮,。 以螽斯為題材的作品不僅出現(xiàn)在繪畫和玉雕上,,明清以后,還廣泛出現(xiàn)在銅器,、服飾,、建筑裝飾等上面。明清銅錢有“螽斯衍慶”,、“麟趾呈祥”花錢,,通常成對使用,。“螽斯衍慶”是祝賀人多生子孫,,“麟趾呈祥”的寓意源于《詩經(jīng)·周南·麟之趾》以及孔子出生的傳說,,古人認(rèn)為麒麟是“仁獸”,《麟之趾》一詩是一首祝賀人多生有仁德的子孫的詩,,而傳說孔子出生時有“麒麟吐玉書”之吉兆,,故后世多將“麟趾”和“螽斯”連文。除銅錢外,,銅鏡也有“麟趾螽斯”吉語鏡,,在明清時期流行一時。 瓷器上的螽斯紋,,為草蟲紋之一,。在明以前的瓷器中,很少見到螽斯紋,,而且早期的草蟲紋,,只是作為景物中的點綴,直到清代,,蚱蜢,、蟈蟈等紋飾才成為流行紋飾,民國時期,,涌現(xiàn)了一批在瓷器上畫蟈蟈的名家,。蟈蟈紋還出現(xiàn)在明清時期的服飾上,如清代女子服飾上通常繡有葫蘆,、蟈蟈,、蝴蝶、蜻蜓等紋飾,,蟈蟈不僅象征多子多孫,,還諧音“哥哥”,有祝賀多生男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