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播出至今十余年,,仍是一部令人回味無窮的經(jīng)典之作,,當中有許多點睛之筆的細節(jié)被觀眾忽略,,如在攻打李家坡的山崎大隊時,,先是386旅的772團發(fā)動八次沖鋒失敗。 輪到李云龍出馬時,,李云龍站在山坡上諷刺772團團長“程瞎子”,,說:“當年怎么教他打槍,今天就怎么教他打仗,!”李云龍是過了一把嘴癮,,可是建國后大授銜時卻讓李云龍傻眼了。 他瞧不起的“程瞎子”,,竟然授中將銜,,而自以為戰(zhàn)功赫赫的李云龍的卻只授少將,“程瞎子”用事實打了李云龍響亮的一耳光,許多人可能都納悶,,這個“程瞎子”為何能授中將呢,? 這就得從“程瞎子”的原型來看了,此人的原型究竟是誰呢,?《亮劍》中只是一筆帶過,,即“772團團長”,也就是這畫龍點睛的一筆讓人看出了“程瞎子”的真實身份,,就是陳康,。 陳康原名陳五和,是湖北武穴人,,在一千多位開國將軍之中,,他的名氣不算大,不過他的戰(zhàn)功卻是巨大的,,陳康自小家貧無緣上學,,7歲就當了放牛娃,跟李云龍的出身差不多,,都是窮苦出身,。 1927年,17歲的陳康參加了本村的赤衛(wèi)隊,,1930年7月,,鄂東的紅8軍第4縱隊到了蘄春、黃梅一帶活動,,陳康當即報名加入了第4縱隊,,后來部隊改編為紅15軍,他隨軍參加了鄂豫皖蘇區(qū)的反“圍剿”戰(zhàn)斗,。 每次戰(zhàn)斗中陳康都非常英勇,,他的成名之戰(zhàn)就是在嘉陵江戰(zhàn)役中奪取劍門關(guān)之戰(zhàn),那是1935年3月,,當時紅31軍攻打劍門關(guān)初戰(zhàn)失利,,在王樹聲的指揮下,時任紅31軍92師274團2營營長的陳康率先沖鋒,。 陳康率領(lǐng)2營沖鋒,,他沖在第一個,身后緊跟的通信員,、警衛(wèi)員和號手,,后面才是全營的戰(zhàn)士,面對敵人的機槍,,全營都是敢死隊,,陳康在最前面勇猛沖鋒,一舉拿下劍門關(guān),。 經(jīng)此一戰(zhàn),,陳康的大名在紅31軍全軍聞名,戰(zhàn)后他一路升遷至紅31軍276團團長,,李云龍是在1934年擔任紅軍團長的,,稍微比陳康早一點,也許正是如此,,李云龍是“程瞎子”面前才敢以班長自居,。 不過“程瞎子”是后來居上,在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三個師共16個團,陳康只好降為營長,,李云龍也是如此,,后來陳康擔任772團團長,而李云龍則是獨立團的團長,。 別看兩人都是團長,,可是差別很大,陳康這個團長是正規(guī)編制的團長,,而所謂的“獨立團”只是八路軍自行擴編的團,,是沒有正規(guī)編制的,從名份上看,,李云龍比“程瞎子”要差一截,。 在解放戰(zhàn)爭中,李云龍受傷住院,,無緣許多大戰(zhàn),,而陳康則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在豫西拖垮國民黨李鐵軍3萬大軍,,殲敵2萬余人,,在滇南參與殲滅云南境內(nèi)國民黨殘余,所以說陳康授中將銜是當之無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