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篇幅上來看,,《滕王閣序》要比《岳陽樓記》長,再從內(nèi)容上來看,,兩篇古文都抒發(fā)了渴望經(jīng)世救民的遠大理想和情懷,,就這一點來看,《岳陽樓記》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要比《滕王閣序》的胸襟更為遠大,,但從才情上來說,則《滕王閣序》要勝出,,王勃的描寫要更為細膩,。 而這當然和兩者當時不同的處境以及年紀有關(guān),《滕王閣序》是王勃二十七歲時去探望父親,,在洪州滕王閣的宴會上所寫,。序文開始由洪州的地勢、人文寫到宴會,,他寫“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又寫“千里逢迎,高朋滿座,?!?/span> 接著又寫滕王閣的壯麗,,眺望的廣遠而鮮明的秋色,“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又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經(jīng)過一系列的鋪墊之后,,開始觸景傷情,訴說起自己的人生遭遇,,抒發(fā)自己的身世之感,,所以,他又寫“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寫“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但他沒有繼續(xù)自憐下去,,心里而是浮起一股豪邁之氣,先是感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接著又鼓勵說“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最后以應命賦詩和自謙之詞結(jié)束了本文,,《滕王閣序》主要還是抒發(fā)了王勃對自己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傷懷和悲憤心情,,所以他說“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滕王閣序》全文辭藻華麗,,對仗工整,,感情真摯,用典貼切,,意蘊十分優(yōu)美,。而《岳陽樓記》與之比較起來則少了這樣一種細膩的情感,但是多了一股雄渾博大的,,粗狂豪放的氣質(zhì),,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在“慶歷新政”變法運動失敗后貶居外地時所作,,雖然同樣也是敘事寫景,但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就把作者本人那種胸懷家國萬民的遠大抱負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比之于《滕王閣序》少了一些懷才不遇的抱怨和宣泄,而是直接抒發(fā)了自己的理想,,這種理想當然是他在變法失敗后繼續(xù)激勵自己為天下蒼生為奮斗的決心,,所以比之于王勃,范仲淹的心里多了穩(wěn)重,,淡定和從容,,就像王勃自己說的一樣,“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兩篇古文都主要抒發(fā)的是理想抱負和個人情懷,,只不過因為處境,格局的不同而稍有差別,,一個是報國無門,,另一個官場失意,情感上自然表現(xiàn)的不一樣,。 |
|
來自: 昵稱56327666 > 《古文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