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州區(qū)齊壽鎮(zhèn),,以鎮(zhèn)境內(nèi)有齊壽山得名,。 第一節(jié):嶓冢導(dǎo)漾,東流為漢 齊壽山,,古稱嶓冢山,,又名崦嵫山、兌山,、壽丘,。 清人梁玉繩在《漢書「人表」考》中說:“天水東南七十里有嶓冢山,亦稱崦嵫山,?!?/p> 《山海經(jīng)》里有:“鳥鼠同穴山,西南曰崦嵫,,下有虞泉,,日所入處”的記載。 《史記》中也有“日出東南隅,,日落崦嵫山”的描寫,。 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在《離騷》中有“望崦嵫而勿迫,舉長矢射天狼”的詩句,。 東漢張衡《思玄賦》:“彎威弧之拔刺兮,,射嶓冢之封狼?!?/p> 《辭?!罚骸搬冕焉剑涸诟拭C省天水縣西境,古代指日落的地方,?!?/p> 《尚書·禹貢》:“嶓冢導(dǎo)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 過三澨,,至于大別,,南入于江。東,,匯澤為彭蠡,, 東,為北江,,入于海,。”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第十一》里也說洋水出昆侖山西北隅,,《山海經(jīng)》里經(jīng)常提到的的昆侖山,,指的就是現(xiàn)在的秦嶺山脈。 洋水就是漾水,,就是著名的西漢水,。西漢水發(fā)源于天水齊壽山以西,流經(jīng)徽縣南部(永寧河),,在陜西略陽西北部匯入嘉陵江,。 在公元前186年的武都大地震之前,西漢水是在古陽平關(guān)(漢中寧強縣陽平關(guān)鎮(zhèn))附近東流入漢中,,匯入漢江,。古河道至今還在,,但早已干涸。 第二節(jié):星河燦爛,,以漢之名 據(jù)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注釋:泉水剛出山時,水流較小,,稱為“漾”,,多股泉水匯成盛大水流后便叫“漢”。 因為地球地軸傾斜的原因,,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銀河是相對傾斜的,。 古秦人發(fā)現(xiàn)漾水的走向與天上銀河走向十分相似,因此就把漾水改稱為漢水,。 古漢語中,,“漢”就有“銀河”的意思。銀河也稱為“云漢”“銀漢”“天漢”,,成語“氣沖霄漢”也取這個意思,,今日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水和朝鮮的漢江也是用的也是這個意思。 包括我們天水,,天水名稱的由來說法很多,,其中也有天河注水一說:銀河之水天上來,稱之為天水,。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觀滄?!凡懿?/p>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鵲橋仙》秦觀 江(長江)淮(淮河)河(黃河)漢(漢水)在先秦時都是特指的,,漢本身也有浩瀚和龐大的意思。漢族得名自漢朝,,漢朝取自劉邦的漢王,,漢王則源于漢水,漢水就發(fā)源于齊壽,! 第三節(jié):嘉陵源頭,漢水故道 話說上古時代輔佐大禹治水的伯益的長子大廉,,他的后裔因為參與商周更迭之際的殷商貴族叛亂,,被周流放到西垂(天水隴南)。 因為他們的后代很擅于牧馬駕車,所以一支封于秦,,一支封于趙,,這在當時都是最重要的馬產(chǎn)地。 戰(zhàn)國末年,,秦滅趙,,末代趙王趙遷的弟弟趙嘉逃到代地(山西大同),自稱代王,,堅持抗秦,,兩年后,,秦滅代,,代王趙嘉被秦國俘獲。鑒于秦趙同宗共祖,,秦始皇就命令趙嘉全族遷徙到西垂故地,,管理秦趙先祖的故都和陵墓。趙嘉死后就葬在當?shù)?,號稱嘉陵,,就在齊壽山西漢水發(fā)源地一帶。當年古人認為齊壽才是嘉陵江的源頭,,所以將其命名為嘉陵江,。 就在西漢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武都道,、羌道一帶發(fā)生過一次強烈地震,且余震持續(xù)時間較長,。 《漢書高后紀》記載:“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殺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p> 地震發(fā)生的時間,是公元前186年2月22日,,震中就在陜西漢中市略陽,。 這次強烈地震直接導(dǎo)致陜西寧強縣陽安關(guān)附近的山體發(fā)生大面積滑坡,堵塞了西漢水和漢水之間的通道,,讓嘉陵水把西漢水給奪走了,,史稱:河川襲奪。從此西漢水改道,一路向南流經(jīng)廣元進入四川盆地,,匯入嘉陵江,,進入長江水系。 長江的支流,,縱跨兩大水系的白龍江,、嘉陵江分別發(fā)源于甘南郎木寺和天水齊壽山。 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也發(fā)源于甘肅,,源頭在定西渭源的鳥鼠山,,鳥鼠同穴之山。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第十二》:崦嵫山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鳥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瓰E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漢水,?!?/p> 第四節(jié):有蟠其丘,,與天齊壽 我們經(jīng)常說: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砥礪(dǐ lì),,亦作“砥厲”:郭璞 注:“磨石也,。精為砥,粗為礪,?!?/p> 砥礪這個詞也和齊壽有關(guān),《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西南三百六十里,,曰 崦嵫之山 …… 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礪,?!?/p> 齊壽還是傳說中上古神獸兕(Si)的故鄉(xiāng),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兕如野牛,,青毛,,其皮堅厚可為鎧。嶓冢之上,,其獸多兕,?!钤谒丛釚|,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p> 兕,是中國文化里一個常見的象征物,。 《資治通鑒》:而明公擁之以為爪牙,,譬猶驅(qū)虎兕以赴犬羊。 《晉書》蔓草猶不可長,,況狼兕之寇乎,! 最有名的就要數(shù)孔子那句:“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據(jù)說當年和珅就是靠這句話發(fā)的跡,,前一段熱播的電視劇《延禧宮略》,,女主角也提起過這個典故。 其實先民所說的犀,,是指雙角犀牛,,兕則是單角犀牛。 新石器早期大地灣遺址中曾多次發(fā)現(xiàn)犀牛骨,,殷商甲骨文中有焚林獵犀的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用犀牛皮做成的犀甲是軍隊的頂級裝備。 由于大范圍的捕殺,,犀牛這種生殖率低的野生動物在北方迅速減少。從戰(zhàn)國到宋朝,,犀牛的分布地從東向西,,自北向南急劇退潮,直至清末,,最后的犀牛種群在云南滅絕,。 中國最古老的避孕藥也出自齊壽,《山海經(jīng)》:“嶓冢之山……有草焉,,其葉如蕙,,其本如桔梗,黑華而不實,,名曰蓇蓉,,食之使人無子。”也不知道這個藥方是否有效,,但肯定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第五節(jié):漢柞隆昌,,砥礪前行 漢,把家和國的概念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偉哉我強漢,明犯強漢雖遠必誅,。奮進的民族,,偉大的時代! 漢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精氣神的時代,,那種薪火相傳,、抗爭到底的精神:不屈,早已融入到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血肉基因里,。 在羸弱落后時,,我們可以不屈不撓,臥薪嘗膽,。在繁榮昌盛,,我們懂得上善若水,與天下共贏,。 當夜晚來臨,,我們站在齊壽山頂,仰望星漢璀璨橫亙天際,,俯瞰漢水萬古奔流生生不息,。 我們的民族就起源在這里,,我們的名字取自浩瀚銀河,,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新時代賦予我們新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