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1950年8月21日生 上海人 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自幼喜歡畫畫,曾任劇團午美設(shè)計,,出版社美術(shù)編輯,,發(fā)表大量作品,繪畫參加多次全國美展和各美術(shù)展覽,。是上海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協(xié)會會員,上海中外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員。
▲張軍本人 這盛夏開放的花朵,,總能給人力量,,帶來希望。荷花的美不僅在于外形姿態(tài),,更在于它的心靈高潔而不媚俗,,優(yōu)雅而不嬌艷,隨風舞蹈放浪形骸,,臨水而望蔑視世間,在它的身上,,有一種明凈樸素的親和感,,更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錚錚傲骨!
▲《荷》,,60×60cm, 2016 看多了濃妝艷抹,、貪戀浮華的面孔,感嘆物質(zhì)欲望讓人性墮落,,世風不古,。這個時候,仲夏夜微風拂過,,在池塘邊靜靜佇立,閉上眼睛感受清風徐來的氣息,。
▲《荷》,70×50cm, 2017 一朵朵挨挨擠擠的荷葉,漫無邊際地鋪展開去,看看浩淼煙波里的荷花仙子,,一株株綻放出分外端莊的花朵,,驚艷了靈魂。駐足荷塘之前,,久久不忍離去,,恨不能將每一朵花移植于心田。
▲《荷》,,60×50cm, 2018 荷花經(jīng)泥,,水,日月,,風雨的歷練,,吸足了各方養(yǎng)分而成,但自信自立自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雖扎根污泥但珍愛自潔,,保持清幽潔凈淡然的本色,。
▲《荷》,50×100cm, 2017 白莖埋地環(huán)境冷酷哀涼,不怨時乖命蹇,,不屈從環(huán)境,,不沾污納垢,照樣安身立命,,隨遇而安,,處之泰然,自有一股遺世獨立的姿態(tài),。
▲《荷》,,60×60cm, 2017 在張軍的創(chuàng)作中素凈的荷花總隱隱相伴,堅貞,、純潔,、無邪、清正的品質(zhì)也一直被他所歌詠,。并不濃烈的香氣,,正如他所崇尚的謙虛之態(tài),不爭不搶,,而非薄情寡義,,清高自傲,低調(diào)中顯現(xiàn)出了高雅,。
▲《荷》,,80×100cm, 2017 于他荷花不只是他的一個情結(jié),更是一種文人情懷,,一種中國精神,,也是他詠物抒懷之物,紅色的花蕾就是他內(nèi)心按耐不住的激情,!
▲《荷》,,50×70cm, 2016 作品取材于荷塘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出荷花或清麗,,或艷而不俗,,或純潔無暇,挺展,、優(yōu)雅,、圣潔、傲然獨立之態(tài),。
▲《荷》,,80×100cm, 2017 荷花的表現(xiàn)力是無窮的,或青澀或成熟,,或舒展或枯萎,,或綻放或凋零,,都給畫面增添了許多趣味性,同時也使顏料與畫布間產(chǎn)生了無限可能性,。
▲《荷》,,60×80cm, 2014 畫面既有少情的芙蕖,又有”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卷舒開合任天真,,芙蓉向臉兩邊開之景,。
▲《荷》,50×70cm, 2017 美輪美奐的荷花,,含羞帶漏,,婷婷裊裊,如佳人立于水中央,,荷葉田田,,營造出一種如仙境般的朦朧感。
▲《荷》,,80×120cm, 2015 如幻如夢如詩如畫的畫面構(gòu)圖,一片亭亭玉立的荷花 ,,朝朝暮暮傾吐著芳華,,水作的骨肉清新自然 ,多少人一見鐘情 ,,魂牽夢繞,。
▲《荷》,60×80cm, 2017 幽幽隱隱的荷風荷香,,都是無形無跡的,,卻把人引到有形有跡的碧荷紅蓮跟前來,妙處會叫你心旌搖蕩,。
▲《荷》,,60×60cm, 2017 佛教認為蓮花清凈無染,是佛的象征,。從古至今關(guān)于它的傳說數(shù)不勝數(shù),,古代神話中觀音大士的蓮臺,釋迦摩尼一步一金蓮等等,。
▲《荷》,,80×120cm, 2018 它是佛教的圣物,可以說是植物花卉種最具佛性的,,往往以它來映射,。它清雅神圣,令人心靈安定,,仿佛一切煩惱在它面前都會煙消云散,。
▲《荷》,,120×80cm, 2018 彼時此刻,古今中外,,賞荷的人總能在那一朵荷花中看見不同的世界,,也看見相同的曼妙超然。
▲《荷》,,50×60cm, 2017 然而韶光一過也會滿池枯色,,不過荷花只是凋謝了顏色,根是不死的,。即便是枯荷,,也有人渲之筆墨,也有人聽雨吟詩,,顏色剝落,,反而更見神韻。
▲《荷》,,60×60cm, 2018 滿眼荷塘,,荷花殘敗凋零,但殘缺也是一種美,,美有硬度,,幾乎洗盡了鉛華,只留下生命的堅實蒼勁和豐盛,。
▲《荷》,,60×60cm, 2018 張軍將自己的審美傾注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象,并從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直達欣賞者心靈深處,喚起欣賞者強烈共鳴和喜愛,。
▲《荷》,,80×100cm, 2017 他用西方的油彩來歌頌中國的氣韻,喜歡在傳統(tǒng)中國文人水墨畫里尋找自己的切入點和繪畫語言,,從而使油畫更具有水墨的寫意和韻味,。
▲《荷》,50×70cm, 2017 并且也將傳統(tǒng)技法運用到油畫中去,,產(chǎn)生或?qū)懟螂S意的機理,,這是一種探索,更是一種突破,,別具豐神的藝術(shù)語言,,盡情地表現(xiàn)了自己對荷花的獨特感悟,散發(fā)出濃濃的生命詩意,。作品構(gòu)圖取勢簡潔疏朗,,靈動多變,,運筆瀟灑,,虛實相間,頗具筆墨韻味與情趣。
▲《荷》,,50×70cm, 2016 在他的畫里面你能發(fā)現(xiàn)一個全然不同于平常公園里的池塘 ,,且呈現(xiàn)一幅幅攤開在手心里的風景,,讓你不斷地去邂逅其淡雅之身姿,。
▲《荷》,60×60 cm, 2018 荷花如至情之人,,張軍為人坦誠,,熱情自然,有著藝術(shù)家特有的執(zhí)著和靈氣,,他將各式各樣的荷花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塑造出一個平穩(wěn)的畫面,一種自信的掌控,,一種寂寞的重復,,一種禪定的安靜,似乎是一曲交響樂的各個聲部,,各種樂器發(fā)出的和諧柔美的曲調(diào),,完全反映了他的心靈,他深深地陶醉,,沉浸在自然和寧靜之中。
▲《荷》,,60×60cm, 2015 張軍是個天賦異稟極有才華的藝術(shù)家,,畫畫,音樂,,旅游,,作詩,行行精通,,無事不能,,他往往把他多方面的學養(yǎng),融入他的繪畫作品中,,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
▲《荷》,100×150, 2014 從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看,,張軍秉承了文人畫的傳統(tǒng),,他以荷花為題作畫是靜修和反省。他對古今中外的種種畫風有著廣泛的興趣,,于歷代畫荷名家沾溉更深,,拓寬了荷花藝術(shù)表現(xiàn)的廣度,,在一個更為廣闊的時間與空間中去升華荷之禪境。
▲《荷》,,50×70cm, 2014
▲《荷》,,60×80cm, 2015
▲《荷》,100×150cm, 2015
▲《荷》,,80×120cm, 2018
▲《荷》,,50×60 cm, 2017
▲《荷》,80×120cm, 2016
▲《荷》,,80×120cm, 2016 《鳥》系列作品
▲《鳥》,,50×70cm,2017年 天地萬物都有自己的定所,唯有鳥兒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它們翱翔天際、跨過山川,、飛越大海,,頗有“以天為蓋地為廬”的豪情壯志。
▲《鳥》,,50×70cm,2017年 鳥兒這種不羈,,無拘無束愛自由的性情,又有像張軍,。他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他竟然把上海的房產(chǎn)賣掉,,一個人跑到浙北的一個農(nóng)村獨居,不喜與傳統(tǒng)或主流藝術(shù)家為伍,,幽居陋室,,遠離市場,潛心學問,,獨立探索,,盡量讓自己的作品孤傲不羈。
▲《鳥》,,50×60cm,2017年 他是游走于世間的隱居者,,滿腹才華,志存高遠,,在世人眼中是神秘的,,甚至人們根本覓不到他的行蹤。儼然一副與現(xiàn)實社會的背離姿態(tài),,避開車馬之喧,,人聲之沸,匿跡于眾目睽睽之外,。有時他過分的執(zhí)著,,顯得與現(xiàn)實脫節(jié),,甚至會遭到市俗的不解與嘲諷。
▲《鳥》,,60×60cm,2016年 觀張軍《鳥》系列作品,,不免讓人感動,下筆一絲不茍,,嚴謹認真,畫面充滿了春意,,充滿了情趣,充滿了理想,。這樣的人當然要畫這樣的畫,,或者說,張軍的人品,、畫品是合一的,。
▲《鳥》,50×70cm,2017年 寫意風景油畫
▲《窗》,50×70, 2018年 張軍的風景系列作品也是一樣,,既樸素又典雅透露著朦朧詩意的美,,并創(chuàng)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令觀者充分發(fā)揮欣賞,、想象的余地,,從而達到一種東方固有的藝術(shù)境地。
▲《山里》,80×100cm, 2017年 若故意在他的畫中挑點瑕疵,,你會不忍心的,,面對自然界中的一山一水,一枝一葉,,一花一草,,他的內(nèi)心簡單而純粹,畫面亦多是如此,。
▲《水鄉(xiāng)記憶》,50×70cm, 2018年
▲《臺階路》,50×60cm, 2016年
▲《荷》,80×120cm, 2018年
▲《月夜》,80×120cm,2017年
▲《小牛》,60×60cm,2012年 這幾年來,,張軍創(chuàng)作出數(shù)百件的作品,,且佳作不斷涌現(xiàn),作品亦逐漸被同行和收藏者注目,,這是上帝對他辛勤勞作的眷愛和回報,,但不論外界如何盛譽,張軍都任人評說寵辱不驚 ,。
▲《織娘》,50×100cm,2013年 從“荷花”,、“風景”系列,張軍始終在探索狀態(tài),。藝無止境,,路漫漫其畫漫漫也,,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我們期盼他不斷有新的作品問世,。
▲《凝夜》,50×60cm,2011年 相信憑著張軍鍥而不舍,,繼續(xù)探索,終將創(chuàng)造出自己繪畫的一片新天地 ,! |
|
來自: 秦緣情 > 《中國油畫--花卉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