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黃河三角洲衛(wèi)星俯瞰圖 滔滔黃河,奔騰東流,,挾帶著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黃河從1855年在蘭考銅瓦廂決口北徒,,由原來注入黃海改注入渤海,。在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頂托,,流速緩慢,,大量泥沙便在此落淤,填海造陸,,經(jīng)過百年來的滄海變化,,形成黃河三角洲。 1855前后黃河河道 黃河三角洲是我國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位于渤海灣南岸和萊州灣西岸,,可分為古黃河三角洲和現(xiàn)代黃河三角洲兩部分。現(xiàn)代黃河三角洲是指1855年黃河改道入渤海后淤積形成的,、以寧海為頂點,,東起淄脈溝,西至徒駭河,,向海伸展到16m等深線附近的扇形堆積體,,面積5400多平方公里。 黃河 黃河三角洲 壹 現(xiàn)代黃河三角洲 huang-he-san-jiao-zhou黃河三角洲 黃河三角洲是一典型扇形三角洲,,由黃河填海造陸而形成,,屬河流沖積物覆蓋海相層的二元相結(jié)構(gòu)。由于黃河泥沙大量沉積, 導(dǎo)致黃河三角洲不斷向海洋延伸, 為世界上最年輕的陸地之一。作為最新成陸的黃河三角洲地區(qū),,陸海相互作用強烈,,并涉及到入海流路的多次改道,其海岸線的演變快速而復(fù)雜,,大量的未利用土地有待開發(fā),。 黃河三角洲 黃河三角洲地理位置獨特,自然條件特殊,,生態(tài)環(huán)境敏感脆弱,。該地區(qū)地下水淺埋,且鹽分含量很高,,對土壤鹽漬化及植被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影響,。此外,還受到黃河下游調(diào)水調(diào)沙及生態(tài)補水等人為活動影響,。 黃河三角洲春夏秋冬 研究結(jié)果表明,,1976年以來黃河三角洲的岸線形態(tài)及長度均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其中北部的刁口河流路區(qū)岸線向內(nèi)陸蝕退明顯,,以海洋侵蝕作用為主,,屬于蝕退型海岸;清水溝流路區(qū)的岸線整體向海域推進,,海岸處于進淤狀態(tài),,屬于強淤進型海岸。 中國的黃河是地球上沉積物填充最多的河流,。從巴顏喀拉山脈一直流到渤海,。 黃河三角洲岸線變化頻繁而快速,黃河的入海流路,、水沙量,、降水量等是影響黃河三角洲岸線變化的重要因素;行水期黃河三角洲岸線一般以淤進造陸為主,,停止行河岸段,,海岸侵蝕后退速率趨于緩慢,逐漸地變得相對穩(wěn)定,,在長時間不行水的海岸段,岸線基本保持穩(wěn)定,,隨著黃河三角洲海岸帶人類工程經(jīng)濟活動的加劇,,該區(qū)域的海岸線演變受人類的影響越來越大。 黃河入??诤0蹲冞w示意圖1855-1934 貳 黃河口與歷史上黃河下游河道變遷 河口變遷 黃河口位于山東省東營市東北部的現(xiàn)代黃河入??冢谏綎|省北部渤海灣和萊州灣之間(37°05′~38°20′N,118°30′~119°30′E)。行政區(qū)劃劃分為東營,、河口兩區(qū)和廣饒,、利津、墾利3縣,,大致為現(xiàn)代黃河三角洲的范圍,。以漁洼為頂點的扇面,西起黃河三角洲北部河口區(qū)下轄挑河,,南到墾利縣宋春榮溝,。 2013年5月黃河三角洲刁口段附近 etm融合影像 2013年5月黃河三角洲刁口段附近 etm融合影像 從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記載第一次黃河改道至金代初期的1700年間,黃河在現(xiàn)行河道以北來回擺動,,流入渤海,。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今開封市)留守杜充決開黃河大堤,,企圖阻止金兵南下,,黃河奪淮河入黃海,在現(xiàn)行河道以南遷徙不定,。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銅瓦廂(今河南蘭考東壩頭)決口,奪大清河入渤海(即現(xiàn)行河道),。1938年國民黨政府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黃河改道入淮河,1947年花園口口門堵復(fù),,黃河回歸現(xiàn)行河道,。 黃河三角洲入海口 歷史上,,黃河下游決口改道十分頻繁,,據(jù)統(tǒng)計,,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的兩千多年間,,改道共有26次。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津沽,,南達江淮的廣大平原上,都是黃河決口改道遷徙的地方,。 近42年黃河口海岸線遙感監(jiān)測與變遷分析 從遙感影像解譯圖上看自1964年至今, 出現(xiàn)了“黃龍擺尾”——黃河流路發(fā)生了3次較大的變化,,由北部的刁口河流路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行東部河口的清水口流路。兩大黃河入海流路期間,,黃河尾閭還發(fā)生了數(shù)次小的擺動,。其中,1973年以前至1976年,黃河流路為刁口河入海流路,,其間河道擺動,。清水溝流路自1976年5月,黃河在羅家屋子進行人工截流成功,,炸開西河口引河擋水壩,,刁口河流路終止變道,黃河改道東流,,改由清水溝入海,,這期間黃河入海流路處于不太穩(wěn)定的狀態(tài),分流河道及入??诘奈恢冒l(fā)生過多次小的變遷,,但基本都在目前的河口位置做小幅擺動,1996年7月以后,,黃河在清汊斷面處經(jīng)人工改道,,向河口東北方向入海,2007年8月至2014年自然改道形成黃河的當前流路,。 1973— 2014年黃河口海岸線變遷 叁 黃河三角洲海岸線時空演變 1976年5月黃河改道清水溝以后,,由于黃河每年都攜帶巨量泥沙進入河口地區(qū),受泥沙輸運及該區(qū)域海洋動力條件的影響,,黃河三角洲海岸線演變更加劇烈,,變化復(fù)雜。因此,,1976年以來的這段時間能很好地反映40多年來河口海岸的演變,。 01海岸線長度變化 黃河口海岸線長度變化 黃河口海岸線的總長度在整體上呈現(xiàn)增長趨勢。1973―2014年間黃河口海岸線長度發(fā)生了巨大變化,,1973年海岸線長度約為236.62 km, 2014年海岸線長度增加到535.82 km,。 按照海岸線長度的變化強度, 可以將其分為3個階段: 1973―1991年為較快增長階段, 1992―2000年為緩慢增長階段, 2001―2014年為快速增長階段。 黃河三角洲海岸線長度穩(wěn)定增加,,但是由于人類生產(chǎn)活動的不斷增強,,人工海岸線長度占比不斷增加,主要類型為人工堤壩,、鹽田,、養(yǎng)殖圍堤等。 02海岸帶面積變化 海岸帶面積變化 黃河泥沙的淤積在海岸帶造陸, 海水的侵蝕則不停地蝕退新增長的陸地,??傮w來看, 海岸線淤進與蝕退并存, 滄海桑田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反映。 拍攝于1995年9月18日,,與前幾年相比,黃河三角洲的東南部逐漸變長、變窄,。 1976年黃河改道清水溝流路以后,,清水溝口門發(fā)生淤積的同時刁口河口門由于失去泥沙補給發(fā)生侵蝕,整個黃河三角洲面積在1976-1984年間呈現(xiàn)增長趨勢,,1984年以后呈下降趨勢,,雖稍有起伏,但趨勢不變,,到 2010年下降到最低,,2010年之后呈逐年增長趨勢,但增長幅度很小,。 拍攝于1999年10月7日,。由于入海口東南部的航道在1996年被封鎖,,迫使黃河從東北方向入海,。 1996-1999年,沙嘴的形態(tài)隨著黃河入海泥沙的多少有淤有蝕,,河口口門走向不斷向東偏北方向調(diào)整,,這一階段共向海中淤進了 5.36km,造陸面積約為19.13km2,,1999-2003年入海沙嘴形態(tài)隨著水沙變化發(fā)生淤進,、蝕退交替變化。2004年開始進行口門疏浚試驗工程,,再加上汛期的調(diào)水調(diào)沙,,洪水沖刷改變河道,使口門位置向南偏移,。2004年汛后至2006年汛前,,入海河道都是單一順直入海,并向前延伸,,沙嘴形態(tài)由寬沙嘴逐漸變?yōu)椤靶ㄐ巍?。?006年汛期開始,由于汛期洪水漫灘,,汊河從北側(cè)沙嘴散亂入海,,淤積成小沙嘴,并在 2007年汛期迅速發(fā)展,,河道寬度增大,,主流從此汊河入海,成為黃河入海的主汊道,。原入海河道在北岸出汊部位由于泥沙淤積導(dǎo)致河道寬度變窄,,基本不過流,。到 2008年,隨著黃河繼續(xù)入海,,并形成2股汊河,,使入海口門前沙嘴迅速淤積,。2014年與1976年相比較,,黃河三角洲陸地面積侵蝕了101.55km2。 拍攝于2004年9月10日,。自1999年以來的5年里,,新的半島逐年加厚。 由于黃河兩岸堤防的日益完備, 黃河尾閭段已經(jīng)不再任意游蕩擺動或改道, 因而現(xiàn)在大部分海岸處于蝕退狀態(tài), 以海洋作用為主, 淤積主要在當前黃河河道地段,。 拍攝于2009年6月20日,。 03海陸交替過程 1976年至2013年黃河三角洲海岸海岸線動態(tài)觀察 研究表明,1973-2014年黃河口海岸線演變具有明顯的時空差異性, 進淤與蝕退并存,。 北部海岸蝕退 1977至今, 北部海岸線段以海洋侵蝕作用為主, 大部分海岸處于蝕退狀態(tài), 部分岸段的最大蝕退速度達到-128.47 m/a,。總體上, 北部海岸屬于蝕退型海岸, 變化特征在時空上的差異顯著,。 中部海岸淤進 中部岸段一直向海延伸,,尤其是1976年黃河再次發(fā)生改道后, 河水東流, 經(jīng)清水溝入海。由于黃河夾帶有大量的泥沙沉積, 大部分海岸處于進淤狀態(tài), 最大變化速率達619.46 m/a,。因此, 1973―2014年中部岸段以黃河泥沙淤積為主, 屬于強淤進型海岸,。 南部海岸蝕退 南部岸段一直向陸退縮, 以海洋侵蝕作用為主; 1973年至今大部分南部海岸處于蝕退狀態(tài), 部分岸段的最大侵蝕速度達到-86.11 m/a。由于南部岸段是歷史上黃河部分支流從宋春榮溝入海時的堆積,。如今黃河兩岸堤防的日益完備, 黃河尾閭段已經(jīng)不再任意游蕩擺動或改道, 沒有泥沙淤積, 屬于強蝕退型海岸,。 1995年10月 黃河泥沙的淤積和海水侵蝕是該區(qū)域海岸線變化的兩大大核心驅(qū)動力。海岸線的進淤與蝕退狀況與黃河流路直接相關(guān),。歷史上的黃河三角洲海岸屬于進淤型海岸; 但是, 隨著黃河兩岸堤防的日益完備, 黃河尾閭段已經(jīng)不再任意游蕩擺動或改道, 因而現(xiàn)在的大部分海岸處于蝕退狀態(tài), 以海蝕作用為主, 淤積主要發(fā)生在現(xiàn)在的黃河流路地段,。 人類活動是疊加在以上兩大自然驅(qū)動力基礎(chǔ)上的第三驅(qū)動力。人類對海岸(線)帶的改造,,例如鹽田,、港口及養(yǎng)殖場等建設(shè)以及海岸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增加了區(qū)域岸線變化特征的時空復(fù)雜性。 黃河三角洲目前已經(jīng)被廣泛開發(fā),,黃河流路的大幅度,、頻繁擺動已經(jīng)不太可能。由于黃河尾閭的抬高,,加之近幾年黃河來水來沙量的減少,,根據(jù)三角洲發(fā)育規(guī)律,推測新亞三角洲的面積不會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