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八千里河山風景如畫,,其中奇人趣事也不少,非遺文化也不少,。今天就來看一個在蘇州的神秘古墓,,這座春秋時期的古墓,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被打開過,。 它便是春秋霸主吳王闔閭的墓,。古籍《越絕書》稱:“闔閭墓在虎丘山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這個墓地修建在虎丘山下的劍池水中,據(jù)傳墓中藏有3000柄寶劍,,每一把劍都是價值連城的,,自然引人關注。 俗語有云,,古墓與盜墓賊同在,。從古至今,見錢眼開的盜墓賊對古墓的偷盜都到了瘋狂的地步,,因此很多古墓都被洗劫一空,,那么,為什么卻獨獨放過吳王闔閭的墓呢,? 吳王闔閭還有個名字叫“公子光”,,史書記載他派遣勇士專諸刺殺了自己堂兄吳王姬僚,然后登基為君,,是為吳王闔閭,。闔閭在位時期,任用孫武,、伍子胥等賢人人,,大破強楚,使得吳國鼎盛一時,?!皡恰⒃叫“?,雄霸東南,,西擊強楚,北威齊晉”,。 雄才大略的闔閭在征討越國時去世,,他的兒子夫差便為他修建這一墓地,。由于闔閭生前酷愛名劍,所以夫差用了近10萬的人力,,修建了這座古墓,同時還將吳國的“扁諸”等3000柄名劍埋入墓中,,為其父殉葬,。 因為墓中埋有這么多寶貝,很多人都打起這座古座的主意,。據(jù)悉,,吳王夫差以雷霆之勢消滅越國后,越王勾踐甘當臣奴,,后來臥薪嘗膽,,勵精圖治,花了二十多年時間,,反過來消滅了吳國,,勾踐為了泄憤,在功成名就時,,還做出了掘挖吳王闔閭墓之舉,,結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連墓道都沒找到,最后只得做罷,。 無獨有偶,,到了秦始皇時,這位好大喜功的秦始皇也對吳王闔閭墓里的寶劍產(chǎn)生過“非分之想”,,一次,,他路過虎丘時,便想去找那3000把名劍,,結果卻看到有一只老虎在守護著這座墳墓,。秦始皇想除去這只攔路虎,于是拔出所佩寶劍去擊殺,,結果沒料到,,老虎神奇般地躲地后,他手中的寶劍掉入了水中,。因為這里竟然埋藏了3001把名劍,,也誕生了“劍池”一說。 而到了三國,,傳說東吳的孫權聽說這件事后,,為了能得到這些絕世名劍,他派士兵掘起巨石試圖尋求寶劍,。勞師動眾的結果是無功而返,。 吳王闔閭的墓當然不是那么容易盜的,是因為當年夫差為了“防盜”,命人在墓中注滿了水銀,,然后再將外圍的墓坑用水填滿,,形成水池。史載墓中“銅槨三重,,傾水銀為池,,黃金珍玉為鳧雁”。再加上南方氣候比較潮濕,,所以闔閭的墓葬得保持著池水覆蓋,,幾千年來都讓盜墓賊望而卻步。 而到了明朝的時期,,神奇的一幕出現(xiàn)了,。傳說在1512年時,千年水滿的“劍池”忽然干涸,,這讓很多人得已進入劍池底部觀賞,。據(jù)悉,當時的內閣閣老王鏊,、文人唐伯虎等才子還在里面題記留名,。 為了驗證這個傳說的真實性,1955年,,專家對劍池進行了考古勘探,。結果抽干“劍池”里的水后,眾人頓時驚呆了,,劍池底部竟然發(fā)現(xiàn)了王鏊,、唐伯虎的題字,證明了傳說的真實性,。 1978年,,考古人員再次抽干池水尋找闔閭墓墓門,清理了池底的淤泥后,,有人發(fā)現(xiàn)了池底有一個呈三角形洞穴,。幾天之后,人們擴展了洞口,,并且進入了洞穴之中,,洞穴中有石板阻隔,很多考古學家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闔閭墓的墓門,,不過因為國家的另一處重點文物一座宋代古塔也建在旁邊,,強勢挖掘可能會影響塔基,為了保護上面的建筑,,后來最終停止發(fā)掘工作,。 寫到這里,,闔閭墓千年末盜之謎也基本上有了答案。 闔閭墓是建在水中,,連科技發(fā)達的今天都沒有十足把握將這座陵墓完好無缺地進行開發(fā),,更別說古代的那些條件和技術都落實的盜墓者了??傊?,闔閭墓的3001把名劍目前還是末解之謎,吸引著考古專家去不斷發(fā)掘和探索,。 |
|
來自: 敦厚書屋 > 《旅居經(jīng)濟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