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帝王的創(chuàng)業(yè)史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當(dāng)屬劉邦和朱元璋了,。因為這兩人的出身條件并不好,,劉邦早年只是一個無所事事的混混。朱元璋就更慘了,,小時候給地主放牛,,后來又當(dāng)過和尚,甚至還去討過飯,。不過,,這兩人最終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開國皇帝。 劉邦和朱元璋除了同樣是草根出身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殺功臣。劉邦誅殺的開國功臣是那些位高權(quán)重的異姓王,。這些異姓王在漢朝建立的過程中,,功勛卓著,所以在國家建立之后他們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不但享有王爵的爵位,,還擁有自己的獨立封地和武裝力量。這些異姓王名義上是漢朝的臣子,,實際上都是各自獨立王國中的國王,。所以,對劉邦而言,,這些異姓王就成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從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6年,劉邦通過各種手段相繼“解決”了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代相國陳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燕王盧綰(臧荼被消滅后,,接替臧荼成為燕王),。最終,除了地處偏遠又勢力弱小的長沙王吳芮外,,其他異姓王悉數(shù)被劉邦鏟除,。 不過,和朱元璋相比,,劉邦誅殺異姓王的行動幾乎不值一提,。可以很肯定的說,,在中國歷史上,,沒有比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更倒霉的開國功臣了。與其說朱元璋殺了哪些功臣,,不如說朱元璋沒殺哪些功臣,。在朱元璋的那些著名開國功臣中,,除了早年戰(zhàn)死和病逝的那幾位外,,真正得到善終的就只有信國公湯和(晚年中風(fēng)了,所以朱元璋實在沒殺他的必要),。其他功臣或是被誅殺,,如韓國公李善長、永嘉侯朱亮祖,、江夏侯周德興,;或是被賜死,如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德慶侯廖永忠;或是死得蹊蹺,,如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誠意伯劉伯溫,。 最終,,朱元璋終于完成了一件空前絕后的“壯舉”,將當(dāng)年陪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小伙伴”全部清除干凈。 縱觀中國歷史上所有大一統(tǒng)王朝的開國皇帝,,只有劉邦和朱元璋對功臣趕盡殺絕,,其他皇帝對待自己的開國功臣都是禮遇有加。為什么劉邦和朱元璋會如此“另類”呢,?其實主要有幾點原因,。 首先,劉邦和朱元璋的這些功臣原本就是他們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核心成員,。這些人在王朝建立后,,享有很高的社會特權(quán),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朝廷中,,他們都有各自的追隨者,。這就對皇權(quán)產(chǎn)生了嚴(yán)重威脅。中國有句老話“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當(dāng)天下坐定之后,,來自外部的威脅消失,內(nèi)部潛在威脅就成了主要矛盾,。為了自己以及子孫后代的江山永固,,消滅這些隱患就成了必然之事。 其次,,中國歷史上其他開國皇帝不殺功臣,,并非那些皇帝心慈手軟,而是不好下手,。除了劉邦,、朱元璋外,歷史上的其他開國皇帝都是貴族出身,,他們身邊的功臣也都屬于貴族階層,,這些人原本就有各自的勢力和關(guān)系網(wǎng)?;实巯胍P除這些人,,必然會導(dǎo)致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后果。所以與其冒險去鏟除他們,,還不如以優(yōu)厚的待遇來籠絡(luò)他們更為妥當(dāng),。 此外,劉邦,、朱元璋的陣營中的不少功臣都是他們當(dāng)年的發(fā)小,,彼此知根知底。打江山的時候,,大家同為袍澤兄弟,,可等到坐江山的時候,,功臣們?nèi)绻€把皇帝當(dāng)兄弟來看待,甚至拿皇帝當(dāng)年一些糗事出來顯擺,,那就真正離死期不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