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隱約聽見,窗外細(xì)雨迷蒙,,翻起身,,支起耳朵細(xì)聽雨聲,再無一半點(diǎn)睡意,。 隔著窗,,一切都很寂靜,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這么喜歡雨,依稀記得小時候,,總是倚在窗前看那綿綿的雨絲,,聆聽滴答滴答灑落在房屋的雨聲,時不時,,還會伸手去感受那紛飛飄墜的雨點(diǎn),。 自古文人視「聽雨」為雅事,能從自然的聲音中聽出無限韻味,,“梧桐聽雨,、芭蕉聽雨、枯荷聽雨,、隔窗聽雨,、小樓聽雨、漏間聽雨,、竹鳳聽雨,、棋邊聽雨,,夜船聽雨......”盡讀唐詩宋詞,真的很佩服古人,,自然界最平常不過的事,,居然也成了一件雅事,聽雨被稱為古人九雅之一,。 雨是有溫度和感情的,,古人用不一樣的心境聆聽滴答的雨聲,獲得了不一樣的心靈感悟,。孟浩然在雨夜之后寫下了:“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感懷。李商隱寫下了:“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的情趣,。有秦少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的細(xì)膩,?!币灿刑K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感嘆。更喜歡陸游的:“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讀過季羨林先生的散文《聽雨》,,其中有一段我記得特別清楚:“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 讀了《聽雨》,我明白了許多,,聽雨的人從來不在少數(shù),,但能聽出雨意的人,大多數(shù)都是對塵世有所感悟的人,。 亙古以來的雨,,淅淅瀝瀝,點(diǎn)點(diǎn)滴滴,,如臨其境,,意無此境時,也想造個境來聽聽那雨有幾分柔情,。 聽雨應(yīng)有聽雨的環(huán)境與意境,,最好當(dāng)在廂房里,窗外有一叢綠竹或是芭蕉,,窗外飄著綿密的細(xì)雨,絲絲縷縷,,雨點(diǎn)飄落在瓦楞上,,叮當(dāng)作響。敲打在樹葉上,,沙沙輕吟,。滴落在小巷里,淙淙有聲,。那一刻,,屋內(nèi)燒水、煮茶,、看書,,定會陶然自若,忘乎所有,。 撰稿|吳媛媛 視覺|魏錦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