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guān)與企業(yè)文化建設(shè)、培訓咨詢,、理論研究與成果發(fā)布,、企業(yè)文化調(diào)研與測評、推廣與交流等工作,。
《道德經(jīng)》有言:“大巧若拙,,大成若缺”。 曾國藩作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為人辦事有兩個特別之處值得我們學習,,一是拙誠,,二是求闕。 拙 誠 曾國藩考秀才,,六次不中,;隨后又考進士,三次落榜,。梁啟超曾評價他:“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并時諸賢杰中,稱最鈍拙,?!?/section>曾國藩也明白自己天資不高,,他說:“天資拙,唯有以恒破之,?!?/section>他給自己立下一個規(guī)矩:不讀完這本書,,就不碰下一本書,;不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wù),就堅決不睡覺,。尤其是到了晚年,這位深諳世事的老人,,更講求“拙渾”二字,。 他說:“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yīng)之,,以誠愚應(yīng)之,;久之,則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迎相距,則報復(fù)無已時耳,?!?/section>曾國藩認為,用兵貴在詭異和狡詐,,這些他不擅長,;用兵又貴在巧取和奇奪,這些他也不擅長,。他所擅長的,,唯有穩(wěn)打穩(wěn)扎、步步為營的策略,。這種策略雖然笨,,拼的卻是硬實力,,取得的勝利,也是絕對的勝利,。圖 | 畫 姜坤 求 闕 曾國藩通過鉆研《周易》,,琢磨宇宙間盈虛消漲的規(guī)律,。他曾寫過一篇《求闕備記》,開頭便說:“天地之氣,,陽至矣,,則退而生陰;陰至矣,,則進而生陽,。一損一益者,自然之理也,?!?/section>花開到盛時便會凋謝,月亮圓滿后隨即虧缺,,太陽升到中天便開始西斜,。自然界尚且沒有圓滿的事物,人生在世更不可能完美無缺,。所以,,君子存有警惕自省的意識,懂得留有一絲缺憾,,而不敢去強求圓滿,。小人則常常追求圓滿,卻不知圓滿一旦到來,,危機也便隨之而來了,。因此,曾國藩最喜歡“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個字,,認為這是惜福之道,、保全之法。他說:“我們家中父母健在,,兄弟姊妹平安,,即便是大富之家也難以比美,可以算得上萬全之家了,。故而我只求缺陷,,以‘求闕齋’來作為寓所之名,。目的在于以其他方面的欠缺,來求取家中親人的齊全,。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愿望了,。”意思是,,假使你有一匹駿馬,,也應(yīng)該象對待跛馬一樣珍惜它,、呵護它,。人也一樣,,一味追求登高圓滿,未免沒有跌落的一天,。曾國藩對這五個字非常贊同,,他說:“福不可享盡,勢不可使盡,,自然悠久矣,,自有深固之基矣?!?/section>我們都一樣,,羨慕別人穿著一雙新鞋,卻忘了世間還有只能拄拐的人,。既然是人皆有缺陷,,那么我們就滿足于“缺”的狀態(tài)。(儒風君) 姜坤: 湖南邵陽人,1940年生,,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湖南省文史館員,,湖南省湘江書畫院顧問,。歷任湖南省美協(xié)專職畫家、湖南書畫研究院專職畫家,、湖南省美協(xié)水墨畫藝委會主任,。曾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毛主席紀念堂、湖南革命歷史紀念館,、湖南省博物館創(chuàng)作大幅美術(shù)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