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向旅 秋天最適合的活動莫過于登高遠眺,,讓清爽的山風(fēng)吹散你平時忙碌的疲態(tài)。登山看看雄偉壯麗的山峰,,強身健體,,心情也會得到釋放。在象山,,適合登山的地方著實不少,。趁秋高氣爽,邁開步子,,去登山,,一起踏秋吧! 蒙 頂 山 蒙頂山位于西周鎮(zhèn)南面,,因常年云霧繚繞蒙于頂而得名,。有三條路線可登山噢!由南面芭蕉東嶺頭上山,,路寬闊平緩,。適合一路說說笑笑慢慢登上此山。 由北麓沙地村上山,,沿路有上馬石,、縛虎山、歡喜嶺等多處勝景,,路徑盤曲仄小,。適合與閨蜜一路歡聲笑語,邊欣賞風(fēng)景邊拍美照,,走走停停上山,。從東麓賴家村上山,,羊腸小道,,陡峭難攀,適合戶外驢友朋友們走起,。 上山的路,,視野所及,,古樹接天連葉,常有百年油麻藤橫亙路間,,空氣里透著泥土和樹葉的沁香,。一路爬上去,微微出汗,,通體舒展,。 如果天氣晴朗登上蒙頂山,也許可觀看到天下奇觀“日月并出”,。民國《象山縣志》寫道:“天峰者,,蒙頂之第一峰也。游人于十月朔,,雞初鳴,,觀扶桑日月并出。須臾,,日光如丹砂,,月隱不可見,海天璀璨一色,,光芒萬道,,閃閃刺目不能視,奇觀也,?!?/p> 蒙頂山還是象山縣內(nèi)唯一的茶葉專業(yè)村,所制的“云霧茶”聞名遐邇,。呼吸著滿眼的綠,,沁人心脾,泡一杯大自然的清香,,享受生活的美好,。 靈 巖 山 靈巖山位于象山半島西南部的靈巖山景區(qū)內(nèi)。海拔388米,,東臨大海,,三面皆低丘、港灣,。景區(qū)內(nèi)有漫山遍野的茶林,,山中還保留著距今700多年的馬幫古道。 景區(qū)內(nèi)千丈巖,、百步登云,、仙人洞、倒流瀑布等特色景點,受到了眾多拍攝劇組的青睞,,靈巖山由此也成為象山影視城外景拍攝基地之一,,熱播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轟炸》《醉玲瓏》等都曾在此取景拍攝。 靈巖山瀕臨蟹鉗港,,海灣漲潮時,,海面溫柔得像是湖泊。落潮時,,形成十幾里的灘涂,,有三三兩兩的漁民在撿海珍,有蟶子,、泥螺,、蛤蜊,從遠方來的游客想要躍躍欲試,。 站在小靈巖巔峰遠眺陽光流動,,村落、田野,、港灣,、海灘形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好想把它就此定格,,成為壁紙,、屏保,每日三點一線困頓在格子間也能回望流連,。 五 獅 山 五獅山又名五指山,,位于茅洋鄉(xiāng)、東陳鄉(xiāng),、新橋鎮(zhèn)交界處,。海拔557米,歷代人們西從箭嶺頭上山,,東從外橋洞上山,,均有彈石路可到山頂。 五獅山五峰相連,,雋秀挺拔,,猶如五獅相搏,又似五指相聚,,這依山傍水之地,,澄凈的空氣猶如天然氧吧。秋日的五獅山有陣陣銀杏飄落,,層林被染成金色,,踏著落葉走在密林中,,發(fā)出簌簌作響的聲音。望一眼風(fēng)景,,疲勞便隨山間清風(fēng)消散。天地之間,,詩意的漸變,,進而影響身心之中,心情的悠然,。 五獅山,,水庫湖面的碧,群山間的青,,紛紛落葉的黃,,在晨昏日落中慢慢鋪展開,正等著我們?nèi)ビH近,。 珠山 珠山位于賢庠,、涂茨二鎮(zhèn)交界處。珠山又名珠巖山,,海拔541.5米,,據(jù)宋寶慶《四明志》記載:“珠山,一名珠巖山,,是東鄉(xiāng)的少祖山,,寧波十大山峰之一,山頂一石圓如珠,,高百余丈,,因名珠巖”,古有“海舶遙望,,巖頂寶光射星漢”的傳說,,又有“赤玉盤堆削琢峰”之贊譽。 珠山腳下有一座珠廟,很多自駕游的游客假如步行上去的話,都會選擇把車停在這里,。珠山登山步道,,相傳始建于北宋年間。民國初,,山道路面用小石塊鋪設(shè),。因常年失修,路面多出被山洪沖毀,,雜草荊棘叢生,,破敗不堪。1978年對部分山道進行修補,,今年來,,隨著鄉(xiāng)村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游客徒步登臨珠山。新修復(fù)的山道,,從珠山廟至大珠山峰,,總長度為3005米,平均寬度為1.5米,,路面依舊以小石塊鋪設(shè),。 宋建隆二年在珠山建有法王寺,距今已有1000年歷史,,在香火鼎盛時,,法王寺曾有僧人800余。法王寺是象山十八名剎之一,,古有“智門五獅期延壽,,法王雙龍祝保寧”之名句,明建文年間法王寺被大火焚毀,,現(xiàn)在留存的是原正殿后面的石拱寰圓小殿和亂石砌筑的廂房,,都是清時重建,現(xiàn)在是象山縣文物保護點,。 珠山峰巔聳立著懸崖巨巖,,高百余米,極難攀登,,傳說巨巖削壁凌空處隱藏著“吊蘭,、龍袍、寶劍”三件法寶,,古人云:“鄉(xiāng)人道珠山,,三寶隱巖不可見?!敝樯絽^(qū)域內(nèi)另有草蓬巖,、仙人洞、大佛座,、觀音巖,、金蛤潭等景觀,值得登臨領(lǐng)略風(fēng)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