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王氏在東晉的建立過程中發(fā)揮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 早在西晉末年,,經(jīng)歷了八王之亂后并最終取得勝利的司馬越贏得了一個蒼夷滿目的山河。然而司馬越在政治上有一個先天不足的弊病,,由于他和司馬氏皇室血緣疏遠(yuǎn),,并不具備皇室近親屬的名分,政治號召力十分有限,,因此他考慮通過聯(lián)絡(luò)關(guān)東地區(qū)的大族名士,,利用這些世家大族的社會地位和實際力量,達(dá)到鞏固政治的目標(biāo),。司馬越首選的是瑯琊王氏,,一方面瑯琊王氏是一個很有勢力的世家大族,另一方面其代表人物王衍是當(dāng)時最負(fù)盛名的清談名士,。司馬越與王衍的政治合作,,各有所得,司馬越用自己宗室的名分和執(zhí)政地位,,為王衍家族提供官位權(quán)勢,;王衍則利用自己的盛名,替司馬越網(wǎng)絡(luò)名士,、裝點朝堂。 司馬越在與王衍聯(lián)合執(zhí)政共掌西晉洛陽政局的同時,,為了保證朝局安全,,還操縱組成了瑯琊王司馬睿和瑯琊王導(dǎo)在徐州的政治組合。與司馬越和王衍相互利用,、司馬越處于強(qiáng)勢的政治組合不同,,在司馬睿和王導(dǎo)的這對組合中,王導(dǎo)則是主角,。司馬睿當(dāng)時只是一個“時人未識”,、默默無聞的一般宗室成員,除了一個“瑯琊王”的封號外,,基本上一無所有,。而王導(dǎo)出身名門,并且主導(dǎo)了南渡長江之前和渡江之后大部分重要行動的籌劃和安排,。永嘉之亂前,,司馬越積勞成疾病死,永嘉之亂期間,,王衍等東晉朝廷名士大部分被石勒俘虜并殺害,,洛陽王馬組合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徐州方面,,司馬睿在王導(dǎo)等人的簇?fù)硐?,南渡長江來到建鄴并在司馬越等人死后建立了東晉王朝,,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獨具特色的門閥政治時代。 瑯琊王氏的出身據(jù)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在東晉時期,,王氏最著名的人物無疑是三個,一個王導(dǎo),,是創(chuàng)立東晉王朝和擁立司馬睿做皇帝的第一功臣,。第二位王敦是王導(dǎo)的同族兄弟,生前一直掌管著東晉的兵權(quán),,屬于“內(nèi)戰(zhàn)內(nèi)行,、外戰(zhàn)外行”的主。沒見到有什么統(tǒng)一大業(yè)的事跡,,彪炳史冊的是造了兩次反,。第一次打下了南京,但是沒敢改元稱帝,,不過還是把司馬?;实劢o氣死了。第二次估計鐵了心要滅了晉朝,,但是快勝利之前不幸因病去世,,也算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三位王羲之在政治上沒什么突出表現(xiàn),,但是字寫的太好,。 除了上述三位,再往前推,,很重要的一位王氏是王衍,。王衍在東晉建立之前,已經(jīng)被石勒殺了,?!妒勒f新語》記載的內(nèi)容是從東漢末年一直到東晉末年,因此也有多處提到王衍,。和王衍親緣關(guān)系更近一點的王戎也是一號人物,,是竹林七賢里最小的一位。爺爺輩的一位人物王祥,,歷史上有很多著名故事,,比如說臥冰求鯉。還有一個說王祥的后母想要殺他,,碰巧王祥去上廁所了,,只砍到了被子。王祥回來后,知道朱氏對這件事很懊喪,,便跪在她面前請求處死自己,。朱氏因此深受感動而悔悟過來,從此像對親生兒子那樣對他,。最后是王祥得佩刀的故事,。呂虔有一把佩刀,工匠觀看,,以為有此刀的人一定會登上三公之位,。呂虔對王祥說:“我不是可以做三公的人,這刀對我說不定還有害,。而您有公輔的器量,,所以送給您?!蓖跸閳詻Q推辭,,呂虔強(qiáng)迫他才接受。后來,,王祥果然位列三公,。李商隱的詩句,“自蒙半夜傳書后,,不羨王祥得佩刀”,,就是語出此典。 五年(庚寅,、330)[1]春,,正月,劉胤首至建康,。司徒導(dǎo)以郭默驍勇難制,己亥,,大赦,,梟胤首于大航,以默為江州刺史,。太尉侃聞之,,投袂起曰:“此必詐也?!奔磳⒈懼?。默遣使送妓妾及絹,并寫中詔呈侃,。參佐多諫曰:“默不被詔,,豈敢為此!若欲進(jìn)軍,宜待詔報,?!辟﹨柹唬骸皣夷暧祝t令不出胸懷,。劉胤為朝廷所禮,,雖方任非才,何緣猥加極刑,!郭默恃勇,,所在貪暴;以大難新除,,禁網(wǎng)寬簡,,欲因際會騁其從橫耳!”發(fā)使上表言狀,,且與導(dǎo)書曰:“郭默殺方州即用為方州,,害宰相便為宰相乎?”導(dǎo)乃收胤首,,答侃書曰:“默據(jù)上流之勢,,加有船艦成資,故苞含隱忍,,使有其地,,朝廷得以潛嚴(yán);俟足下軍到,,風(fēng)發(fā)相赴,,豈非遵養(yǎng)時晦以定大事者邪!”侃笑曰:“是乃遵養(yǎng)(屈從)時賊也,!”(王導(dǎo)此為有極壞的示范性,。) 豫州刺史庾亮亦請討默。詔加亮征討都督,,帥步騎二萬往與侃會,。 西陽太守鄧岳、武昌太守劉詡皆疑桓宣與默同,。豫州西曹王隨曰:“宣尚不附祖約,,豈肯同郭默邪!”岳,、詡遣隨詣宣觀之,,隨說宣曰:“明府心雖不爾,無以自明,,惟有以賢子付隨耳,!”宣乃遣其子戎與隨俱迎陶侃,。侃辟戎為掾,上宣為武昌太守,。(兵連禍結(jié),,無窮無盡。) [2]二月,,后趙群臣請后趙王勒即皇帝位,;勒乃稱大趙天王,行皇帝事,。立妃劉氏為王后,,世子弘為太子。以其子宏為驃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單于,封秦王,;斌為左衛(wèi)將軍,,封太原王;恢為輔國將軍,,封南陽王,。以中山公虎為太尉、尚書令,,進(jìn)爵為王,;虎子邃為冀州刺史,封齊王,;宣為左將軍,;挺為侍中,封梁王,。又封石生為河?xùn)|王,,石堪為彭城王。以左長史郭敖為尚書左仆射,,右長史程遐為右仆射,、領(lǐng)吏部尚書,左司馬夔安,、右司馬郭殷、從事中郎李鳳,、前郎中令裴憲,,皆為尚書,參軍事徐光為中書令,、領(lǐng)秘書監(jiān),。自余文武,封拜各有差。 中山王虎怒,,私謂齊王邃曰:“主上自都襄國以來,,端拱仰成,以吾身當(dāng)矢石,,二十余年,,南擒劉岳,北走索頭,,東平齊,、魯,西定秦,、雍,,克十有三州。成大趙之業(yè)者,,我也,;大單于當(dāng)以授我,今乃以與黃吻婢兒,,念之令人氣塞,,不能寢食!待主上晏駕之后,,不足復(fù)留種也,。”(虎,,殘將,,無人性,內(nèi)外皆危險,。) 程遐言于勒曰:“天下粗定,,當(dāng)顯明逆順,故漢高祖赦季布,,斬丁公,。大王自起兵以來,見忠于其君者輒褒之,,背叛不臣者輒誅之,,此天下所以歸盛德也。今祖約猶存,,臣竊惑之,。”安西將軍姚弋仲亦以為言,。勒乃收約,,并其親屬中外百余人悉誅之,,妻妾、兒女分賜諸胡,。(祖約,,祖逖,一龍生九子,,個個不相同,。) 初,祖逖有胡奴曰王安,,逖甚愛之,。在雍丘,謂安曰:“石勒是汝種類,,吾亦無在爾一人,。”厚資送而遣之,。安以勇干,,仕趙為左衛(wèi)將軍。及約之誅,,安嘆曰:“豈可使祖士稚無后乎,?”乃往就市觀刑。逖庶子道重,,始十歲,,安竊取以歸,匿之,,變服為沙門,。及石氏亡,道重復(fù)歸江南,。(胡人報恩,。) [3]郭默欲南據(jù)豫章,會太尉侃兵至,,默出戰(zhàn)不利,,入城固守,聚米為壘,,以示有余,。侃筑土山臨之。三月,,庾亮兵至湓口(今 江西省 九江市),,諸軍大集。夏,,五月,,乙卯,默將宋侯縛默父子出降,。侃斬默于軍門,,傳首建康,同黨死者四十人,。詔以侃都督江州,,領(lǐng)刺史;以鄧岳督交,、廣諸軍事,,領(lǐng)廣州刺史。侃還巴陵,,因移鎮(zhèn)武昌,。庾亮還蕪湖,辭爵賞不受,。(庾亮歷難后淡泊名利了,。) [4]趙將劉徵帥眾數(shù)千,浮海抄東南諸縣,,殺南沙都尉許儒,。 [5]張駿因前趙之亡,復(fù)收河南地,,至于狄道,,置五屯護(hù)軍,與趙分境,。六月,,趙遣鴻臚孟毅拜駿征西大將軍、涼州牧,,加九錫,。駿恥為之臣,不受,,留顏不遣,。 [6]初,丁零翟斌,,世居康居,,后徙中國,至是入朝于趙,;趙以斌為句町王,。 [7]趙群臣固請正尊號,秋,,九月,,趙王勒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建平,。文武封進(jìn)各有差,。立其妻劉氏為皇后,太子弘為皇太子,。 弘好屬文,,親敬儒素。勒謂徐光曰:“大雅,,殊不似將家子,。”光曰:“漢祖以馬上取天下,,孝文以玄默守之,。圣人之后,必有勝殘去殺者,,天之道也,。”勒甚悅,。光因說曰:“皇太子仁孝溫恭,,中山王雄暴多詐,陛下一旦不諱,,臣恐社稷非太子所有也,。宜漸奪中山王權(quán),使太子早參朝政,?!崩招娜恢茨軓?。 [8]趙荊州監(jiān)軍郭敬寇襄陽,。南中郎將周撫監(jiān)沔北軍事,屯襄陽,。趙主勒以驛書敕敬退屯樊城,,使之偃藏旗幟,寂若無人,。曰:“彼若使人觀察,則告之曰:‘汝宜自愛堅守,,后七八日,大騎將至,,相策,,不復(fù)得走矣,?!本词谷嗽●R于津,,周而復(fù)始,,晝夜不絕,。偵者還以告周撫,撫以為趙兵大至,,懼,,奔武昌,。敬入襄陽,,中州流民悉降于趙,;魏該弟遐帥其部眾自石城降敬,。敬毀襄陽城,,遷其民于沔北,,城樊城以戍之,。趙以敬為荊州刺史,。周撫坐免官。 [9]休屠王羌叛趙,,趙河?xùn)|王生擊破之,,羌奔涼州。西平公駿懼,,遣孟毅還,使其長史馬詵稱臣入貢于趙,。 [10]更造新宮,。 [11]甲辰,徙樂成王欽為河間王,封彭城王子俊為高密王,。 [12]冬,十月,成大將軍壽督征南將軍費黑等攻巴東建平,拔之,。巴東太守楊謙,、監(jiān)軍丘奧退保宜都,。 六年(辛卯、331)[1]春,,正月,趙劉徵復(fù)寇婁縣,,掠武進(jìn),,郗鑒擊卻之。 [2]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3]夏,,趙主勒如鄴,,將營新宮;廷尉上黨續(xù)咸苦諫,,勒怒,,欲斬之。中書令徐光曰:“咸言不可用,,亦當(dāng)容之,,奈何一旦以直言斬列卿乎,!”勒嘆曰:“為人君,不得自專如是乎,!匹夫家貲滿百匹,,猶欲市宅,,況富有四海乎!此宮終當(dāng)營之,,且敕停作,以成吾直臣之氣,?!币蛸n咸絹百匹,,稻百斛,。又詔公卿以下歲舉賢良方正,仍令舉人得更相薦引,,以廣求賢之路,。起明堂、辟雍,、靈臺于襄國城西。 [4]秋,,七月,,成大將軍壽攻陰平,、武都,楊難敵降之,。 [5]九月,,趙主勒復(fù)營鄴宮;以洛陽為南都,,置行臺,。 [6]冬,蒸祭太廟,,詔歸胙于司徒導(dǎo),且命無下拜,;導(dǎo)辭疾不敢當(dāng),。初,,帝即位沖幼,,每見導(dǎo)必拜;與導(dǎo)手詔則云“惶恐言”,,中書作詔則曰“敬問”,。有司議:“元會日,帝應(yīng)敬導(dǎo)不,?”博士郭熙,、杜援議,以為:“禮無拜臣之文,,謂宜除敬,。”侍中馮懷議,,以為:“天子臨辟雍,,拜三老,況先帝師傅,;謂宜盡敬,。”侍中荀奕議,,以為:“三朝之首,,宜明君臣之體,則不應(yīng)敬,;若他日小會,,自可盡禮?!痹t從之,。(咬文嚼字也很重要,說話行文口氣重要,,“敬”字故事,。)奕,組之子也,。 [7]慕容廆遣使與太尉陶侃箋,,勸以興兵北伐,共清中原,。僚屬宋該等共議,,以“立功一隅,,位卑任重,等差無別,,不足以鎮(zhèn)華,、夷,宜表請進(jìn)官爵,?!眳④婍n恒駁曰:“夫立功者患信義不著,不患名位不高,?;浮⑽挠锌飶?fù)之功,,不先求禮命以令諸侯,。宜繕甲兵,除群兇,,功成之后,,九錫自至。比于邀君以求寵,,不亦榮乎,!”廆不悅,出恒為新昌令,。于是東夷校尉封抽等疏上侃府,,請封為燕王,行大將軍事,。侃復(fù)書曰:“夫功成進(jìn)爵,,古之成制也。車騎雖未能為官摧勒,,然忠義竭誠,;今騰箋上聽,可不,、遲速,,當(dāng)在天臺也?!保?span style="color:#ff0000">還是遵守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