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布斯堡家族與奧地利公國
哈布斯堡家族是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最早居住在萊茵河邊的德意志地區(qū)阿爾薩斯,,公元六世紀被法蘭克國王封為阿爾薩斯公爵,。公元十世紀,家族的一支向東至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在1020年筑起鷹堡,,名為哈布斯堡。
奧地利地區(qū)最早于976年由奧托二世建立的東方馬克,,封與巴本堡家族,,附屬于巴伐利亞公國。 1156年,,皇帝“紅胡子”腓特烈一世將奧地利馬克升格為奧地利公國,, 1251年,由于巴本堡家族絕嗣,,波希米亞國王奪取了奧地利,。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魯?shù)婪蛞皇喇斶x德意志國王(未加冕為皇帝),。1282年魯?shù)婪蛞皇来驍〔环牟ㄏC讈唶?,奪得奧地利,自此哈布斯堡皇室擁有奧地利長達600余年,。
魯?shù)婪蛞皇?/span>1291年逝世后,,拿騷家族的阿道夫被選舉為德意志國王。1298年阿道夫被廢,,魯?shù)婪蛞皇乐影柌匾皇辣贿x為國王,,但1308年,阿爾伯特一世被自己的侄子士瓦本的約翰殺害,,盧森堡伯爵被選為國王,。盧森堡伯爵之后,阿爾伯特的次子腓特烈三世與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四世都被選為國王,腓特烈三世還被打敗,,此后100年間哈布斯堡家族失去德意志國王位,,只保有奧地利與施蒂利希為領(lǐng)地。歷任奧地利公爵都不斷地擴大公國的統(tǒng)治范圍,。14世紀,,新成立的瑞士聯(lián)邦向德國南部擴張,導(dǎo)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鷹堡,。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由瑞士轉(zhuǎn)移到奧地利的維也納。
1365年,,哈布斯堡家族兩位兄弟艾伯特和利奧波德簽定協(xié)議,,艾伯特擁有下奧地利公國(今日的上下奧地利),利奧波德則坐擁有上奧地利和內(nèi)奧地利和公國(包括奧地利西部,、阿爾薩斯和位于德國西南領(lǐng)地),。奧地利這種分治的局面,直至1490年下奧地利公爵家族絕后才得以結(jié)束,。哈布斯堡家族領(lǐng)地再次歸由一位公爵統(tǒng)領(lǐng),。
1.
波希米亞;2.
布科維納,;3.
卡林西亞,;4.
卡尼奧拉;5.
達爾馬提亞,;6.
加利西亞,;7.
濱海;8.
下奧地利,;9.
摩拉維亞,;10.
薩爾茨堡;11.
西里西亞,;12.
施蒂利亞,;13.
提羅爾;14.
上奧地利,;15.
福拉爾貝格,;16.
匈牙利;17.
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18.
波黑,;19.
倫巴第-威尼斯王國;20.
下奧地利=今上下奧地利(8+14),;上奧地利=蒂羅爾和西部領(lǐng)地(13+10+15),;內(nèi)奧地利=施蒂里亞,、卡林西亞、卡尼奧拉以及亞得里亞海岸領(lǐng)地(12+3+4+7),。
二,、哈布斯堡王朝與神圣羅馬皇帝
1422年,下奧地利公爵阿爾伯特五世娶了神羅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西吉斯蒙德唯一女兒,,并被指定為繼承人,。1437年,西吉斯蒙德病逝,,阿爾伯特即位為德意志國王,、匈牙利國王及波希米亞國王(未加冕為皇帝)。自他以后,,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圣羅馬帝國皇位(1742年~1745年間除外),直至帝國覆亡,。
但不久(1439年),,阿爾伯特葬身沙場,僅遺下一名遺腹子拉迪洛,,拉迪洛出生后繼承了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而奧地利公爵和德意志國王由內(nèi)奧地利公爵腓特烈三世繼承(后加冕皇帝)。拉迪洛去世后,,使家族喪失了對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統(tǒng)治,。
1453年,腓特烈三世將奧地利公國提升為大公國,,王朝也逐漸步入鼎盛期,。1480年代,腓特烈三世在與匈牙利國王馬加什一世的戰(zhàn)爭中,,幾乎失去了全部的奧地利領(lǐng)地(包括維也納),。
腓特烈三世之子馬西米連一世于1477年迎娶勃艮地公爵大膽查理獨女瑪麗,先是繼承了屬于勃艮第公國的尼德南,。在1490年馬加什一世去世后,,重新奪回了奧地利,并在1493年他的父親腓特烈三世去世后,,繼承了奧地利大公和德意志國王(1493年~1519年),,1508
年,教皇授予其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稱號,。自他以后,,德意志國王當選后即成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無須去羅馬接受教皇加冕,。
馬西米連的兒子英俊王腓力,,于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儲胡安娜,。馬西米連的孫子,日后的神圣羅馬皇帝費迪南一世(查理五世的弟弟)于1521年5月25日迎娶了波希米亞郡主安妮,,次年,,費迪南的妹妹瑪利亞郡主嫁與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路易二世,這兩段婚姻為日后奧地利吞并波希米亞和奧匈合組二元帝國埋下伏線,。
三,、查理五世稱霸歐洲
馬西米連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孫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稱卡洛斯一世)成為歐洲的霸主,。
1506年,,查理的父親英俊王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繼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職,,成為了西屬尼德蘭(今日的荷蘭和比利時)的首位統(tǒng)治者,。
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費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為阿拉貢國王,、巴塞羅那伯爵、瓦倫西亞國王,、那不勒斯國王,、西西里國王頭銜。同年,,他又從其母胡安娜那里繼承了卡斯蒂亞國王頭銜,。
1519年查理的祖父馬克西米連一世去世,查理五世被選為德意志國王,。并繼承了其祖父的奧地利大公,,斯蒂利亞公爵,卡林提亞公爵, 卡尼奧拉公爵,提羅爾伯爵頭銜。1520年,他加冕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
哈布斯堡王朝奪得波希米亞
1526年,,匈牙利兼波西米亞國王路易二世與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附近激戰(zhàn),,路易戰(zhàn)死,。奧斯曼帝國撤軍后,查理五世的弟弟,,奧地利大公費迪南以路易的姐夫身分繼承匈牙利王國和波希米亞王國國王,。并很快平定競爭者。自此,,匈牙利,、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一直在哈布斯堡皇朝的管治之下,直至1918年,。而西里西亞(今日波蘭南部)也暫時成為哈布斯堡皇朝的領(lǐng)地,。
1556年,,查理五世因為在擊潰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敗后,決定將西班牙王位和奧地利大公分別讓與他的兒子和弟弟,,自此,,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為奧地利分支和西班牙分支。
哈布斯堡王室家族成員流行與他們親屬結(jié)婚的傳統(tǒng),,使得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于1700年絕嗣而亡,,被法蘭西的波旁王朝所取代;奧地利的王朝于1740年絕男嗣,,被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取代,,直至1918年帝國被奧地利共和國取代。
四,、哈布斯堡王朝與西班牙
1504年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病逝,。由于她與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所生的兒子都不幸夭折,女王儲瘋女胡安娜繼承卡斯蒂利亞王國王位,。神圣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的兒子菲利浦以胡安娜的王夫的身分,,和岳父費迪南一起監(jiān)國。1506年菲利浦早逝,,1516年,,費迪南病逝后,,胡安娜和菲利浦的兒子查理繼承西班牙(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王位,。1556年將西班牙王位讓與其子菲利浦二世,并廢除了菲利浦及其后裔繼承奧地利爵位的權(quán)利,,正式揭開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序頁,。
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無嗣,,結(jié)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對西班牙5代的統(tǒng)治,。王位傳給了卡洛斯二世的姐姐與法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菲利普(也就是后來的腓力五世),對此強烈不滿的哈布斯堡奧地利分支與英國結(jié)盟,,與法國開戰(zhàn),,史稱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最終西班牙波旁王朝將西屬尼德蘭,、那不勒斯王國,、撒丁島、西西里島以及其他一部分意大利領(lǐng)地歸還奧地利,,以換取奧地利承認波旁王室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權(quán),。
五、哈布斯堡王朝與奧地利
1556年,,查理五世將奧地利大公之位讓與其弟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一世,,并立費迪南為神圣羅馬帝位的繼承人,。但根據(jù)查理的遺囑,費迪南及其子裔喪失了繼承為西班牙國王的權(quán)利,。自此,,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統(tǒng)治奧地利、匈牙利及波希米亞直至1740年查理六世去世,,由于無男性繼承人,,長女瑪麗婭·特蕾西婭只繼承了奧地利大公位,因此爆發(fā)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此后一百多年亦是歐洲歷史上戰(zhàn)爭最多的時期,。
六、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1740年10月,,瑪麗亞·特蕾莎繼承了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而她的丈夫洛林公爵弗朗茨于1745年,,當選神圣羅馬皇帝,。自此,帝國進入哈布斯堡-洛林王朝,。1806年,,拿破侖解散了神圣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的領(lǐng)地,,改稱奧地利帝國,。1867年,為了化解普奧戰(zhàn)爭失利對帝國的沖擊,,奧地利帝國又改稱為奧匈帝國,。王朝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失敗而1918年被推翻,奧地利成立共和國,,哈布斯堡皇室被迫流亡海外,。
七、哈布斯堡王朝大事記
1273年
魯?shù)婪蛞皇莱蔀樯袷チ_馬帝國的皇帝,,但沒有加冕稱帝,。
1282年
魯?shù)婪蛞皇缞Z取了被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占有的奧地利與施蒂利希公國,旋即分封于自己的兩個兒子阿爾伯特與魯?shù)婪?,自此奧地利劃歸哈布斯堡皇室擁有長達600余年,。
1422年阿爾伯特支系的阿爾伯特五世迎娶了神圣羅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庶女盧森堡的伊麗莎白,并被指定為西吉斯蒙德的繼承人,。
1438年奧地利公爵阿爾伯特五世成為德意志國王(阿爾伯特二世),,但他沒有加冕稱帝。
1439年阿爾伯特五世英年早逝,,遺下一名遺腹子拉迪斯勞斯,。奧地利公爵和德意志國王由阿爾伯特五世的堂弟腓特烈三世繼承,,拉迪斯勞斯一出生僅繼承了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這位哈布斯堡幼主死后,,家族喪失了對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統(tǒng)治,。
1477年馬克西米連迎娶勃艮地公爵獨女瑪利。這段姻緣,,將屬于勃艮第公國的,,自法國南部至荷蘭、比利時的領(lǐng)地通通并入哈布斯堡皇室領(lǐng)地,。
1496年馬克西米連的兒子美男子菲利浦,,迎娶西班牙女王儲胡安娜,開創(chuàng)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不過,,菲利浦將母親勃艮地公爵的領(lǐng)地也帶入西班牙王室,種下了西班牙與法蘭西沖突的火種,。
1506年美男子菲利浦英年早逝,,他的兒子查理繼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職,成為了尼德蘭(今日的荷蘭和比利時)的統(tǒng)治者(此時勃艮第公爵領(lǐng)被法國國王奪取并收回),。
1519年
查理的祖父,,神圣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病逝,查理繼承帝位成為查理五世,,并承繼了家族對奧地利和阿爾薩斯的管治,。
1526年
查理的弟弟費迪南得到波西米亞。
1556年
查理五世把哈布斯堡家族的土地分為兩半,。
1700年
最后一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tǒng)治者卡洛斯二世逝世,。
1740年
神羅皇帝查理六世去世(無男嗣),,他的女兒瑪麗亞·特蕾西亞繼承了他奧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亞,、匈牙利的王位。
1804年弗朗茨二世自稱奧地利皇帝以回應(yīng)拿破侖一世,,并借機整合哈布斯堡王朝的領(lǐng)地,。
1866年在普奧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奧地利帝國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聯(lián),,被迫將威尼斯歸還給普魯士的同盟意大利,。
1867年約瑟夫一世加冕成為匈牙利國王,奧匈帝國成立,。
1918年
最后一個哈布斯堡家族皇帝卡爾一世放棄皇位,,奧匈帝國最后解體。
哈布斯堡世系
1273年,,哈布斯堡伯爵魯?shù)婪蛩氖喇斶x為德意志國王,,稱魯?shù)婪蛞皇馈?/span>1276年魯?shù)婪蛞皇缆?lián)合盟友入侵奧地利,,開創(chuàng)了哈布斯堡王朝。以下是奧地利公爵的世系,,紅字部分是德意志國王(有的加冕了皇帝),。
奧地利公爵(1278--)
1魯?shù)婪蛞皇?/span>(1278-1282任公爵),哈布斯堡王朝奠基人,,奧地利,、施蒂里亞、卡林西亞和卡尼奧拉的公爵(1278-1282),,德意志國王(1273-1291),,哈布斯堡伯爵(1239-1291)。
2阿爾伯特一世(1282-1308),,德意志國王(1298-1308),,奧地利公爵,魯?shù)婪蛞皇赖拈L子
3腓特烈三世(1307-1330),,奧地利公爵,,前者次子,德意志共治國王(腓特烈一世1314--132),影響僅奧地利,。
阿爾伯特二世(1330-1358),,奧地利公爵,阿爾伯特一世的四子
魯?shù)婪蛩氖?/span>(1358-1365),,奧地利公爵,,阿爾伯特二世的長子。1365年魯?shù)婪蛩氖廊ナ篮?,他的兩個弟弟阿爾貝特三世和利奧波德三世分別繼承,。
阿爾伯特支系(統(tǒng)治奧地利大公國,后來的上,、下奧地利)
阿爾貝特三世(1379-1395),,阿爾伯特二世的三子。
阿爾貝特四世(1395-1404),,阿爾貝特三世之子,。
4阿爾貝特五世(1404-1439),阿爾貝特四世之子,。1422年,,他娶神羅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女兒,并被指定為繼承人,。1437年,,西吉斯蒙德病逝,他陸續(xù)即位為德意志國王(阿爾伯特二世1438-1439)、匈牙利國王及波希米亞國王(未加冕為皇帝),。在與奧斯曼作戰(zhàn)中去世,。
拉斯洛五世(1440-1457),,阿爾貝特五世的遺腹子,,唯一的兒子,。他繼承了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國王的頭銜,,而德意志選侯選擇他的堂叔,、內(nèi)奧地利公爵腓特烈五世繼承德意志國王(并在1452年加冕為神羅皇帝)。拉斯洛五世去世后無子嗣,,腓特烈五世繼承了奧地利大公國,;匈牙利攝政的兒子匈雅提·馬加什繼承匈牙利王位;波希米亞攝政伊日成為波希米亞國王,。
利奧波德支系(統(tǒng)治施蒂里亞,,克恩滕(卡林西亞),卡尼奧拉,,蒂羅爾和外奧地利)
利奧波德三世(1379-1386),,阿爾伯特二世的四子
威廉一世(1386-1406),利奧波德三世的長子
利奧波德四世(1386-1411),,利奧波德三世的次子,。
注:利奧波德四世死后,他的二個弟弟又分為施蒂里亞和蒂羅爾兩支,,于是奧地利領(lǐng)土一分為三:下奧地利含今上下奧地利,;上奧地利包括蒂羅爾和西部領(lǐng)地;內(nèi)奧地利包括施蒂里亞,、卡林西亞,、卡尼奧拉以及亞得里亞海岸領(lǐng)地。
提羅爾支系
腓特烈四世(1402-1439),,利奧波德三世的四子
西吉斯蒙德(1439-1490),,腓特烈四世的次子。死后堂侄馬克西米連一世獲得了其領(lǐng)地,。
施蒂里亞支系(內(nèi)奧地利)
恩斯特(1402-1406),,利奧波德三世的三子
5腓特烈五世(1406-1493),,恩斯特之子,。奧地利大公,斯蒂利亞公爵,卡林提亞公爵,卡尼奧拉公爵,德意志國王(1439-1493),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
6馬克西米連一世(1493-1519),,腓特烈五世之子,,奧地利大公,斯蒂利亞公爵,卡林提亞公爵,卡尼奧拉公爵,勃艮第伯爵,提羅爾伯爵,德意志國王(1493-1519),,神圣羅馬帝國皇帝,。
7查理一世(1519-1521),馬克西米連一世的長孫,,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一世和胡安娜的長子,。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
8斐迪南一世(1521-1564),查理一世弟弟,。1522年,,查理將奧地利諸邦以及家族在北意大利的領(lǐng)地分給其弟斐迪南,
1526年繼承了捷克王位,,
1529年,、1532年,兩次擊退奧斯曼帝國蘇丹蘇里曼一世圍攻維也納,。1544年,,奧土兩分匈牙利。他死后,,奧地利領(lǐng)地被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下奧地利,、上奧地利和內(nèi)奧地利)。
下奧地利(奧地利本部,,包含上下奧地利)
9馬克西米連二世(1564-1576),,斐迪南一世的長子,奧地利大公,德意志國王,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神圣羅馬帝國選帝,。
10魯?shù)婪蛭迨?/span>(1576-1612),,馬克西米連二世的次子,奧地利大公,提羅爾攝政,德意志國王(1576-1612),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神圣羅馬帝國選帝(魯?shù)婪蚨溃?/span>
11馬提亞斯(1608-1619),,馬克西米連二世的四子,奧地利大公,提羅爾攝政,德意志國王(1612-1619),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神圣羅馬帝國選帝,。死后無嗣,,由斐迪南三世繼承。
上奧地利(蒂羅爾和外奧地利)
斐迪南二世(1564-1595),,斐迪南一世的次子,,無嗣,領(lǐng)地被傳給馬提亞斯,。
內(nèi)奧地利(含施蒂里亞,,克恩滕和卡林西亞)
查理二世(1564-1590),斐迪南一世的三子,,內(nèi)奧地利大公,。
12斐迪南三世(1590-1637),,內(nèi)奧地利大公,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自此德意志國王頭銜被中止),斐迪南一世的孫子,奧地利大公查理二世和巴伐利亞公主瑪麗亞*安娜的次子,。
1619全部奧地利領(lǐng)地在斐迪南三世(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治下統(tǒng)一,。但他旋即又將上奧地利分封給他的弟弟利奧波德。
下奧地利和內(nèi)奧地利
斐迪南三世(1623-1637),,內(nèi)奧地利大公查理二世和巴伐利亞公主瑪麗亞*安娜的次子,,三十年戰(zhàn)爭。
13斐迪南四世(1637-1657),,斐迪南三世的三子,,神圣羅馬帝國選帝(魯?shù)婪蛉溃?/span>
利奧波德六世(1657-1665),斐迪南三世的四子
上奧地利
利奧波德五世(1623-1632),,奧地利大公查理和巴伐利亞公主瑪麗亞*安娜的五子
斐迪南·查理(1628-1662),,利奧波德五世的長子
西吉斯蒙德·弗蘭茨(1662-1665),利奧波德五世的次子,,1665奧地利最后統(tǒng)一
14利奧波德六世(1665-1705),,斐迪南五世的四子,神圣羅馬帝國選帝(利奧波德一世),。
15約瑟夫一世(1705-1711),,利奧波德六世的長子,神圣羅馬帝國選帝,。
16查理三世(1711-1740),,利奧波德六世的次子,神圣羅馬帝國選帝(查理六世),。
瑪麗婭·特蕾莎(1740-1780),,查理三世的長女
維特爾斯巴赫王朝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約瑟夫二世(1780-1790),瑪麗婭·特蕾莎和弗朗茨一世的長子,,神圣羅馬帝國選帝
利奧波德七世(1790-1792),,瑪麗婭·特蕾莎和弗朗茨一世的三子,神圣羅馬帝國選帝
弗蘭茨一世(1792-1806),,利奧波德七世的長子,,神圣羅馬帝國選帝(弗蘭茨二世)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哈布斯堡王朝先后三次參加反法聯(lián)盟,,均被擊敗,,失去本土西部、意大利北部,、西加里西亞和南斯拉夫等領(lǐng)地,。1804年5月,拿破侖稱帝,。8月,,弗朗茨二世將他統(tǒng)治下的奧地利大公國,、波西米亞王國,、匈牙利王國以及位于意大利和波蘭等處的領(lǐng)土合并為奧地利帝國,,自稱為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是為奧地利帝國之始,。1806年,,奧地利再次被拿破侖擊敗,弗蘭茨放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稱號,。
奧地利帝國
弗朗茨一世(1792年~1806年稱神羅皇帝弗朗茨二世),,1804年~1835年在位。
斐迪南一世,,1835年~1848年在位,。弗朗茨一世之子。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1848年~1867年在位,。斐迪南一世之侄。
奧匈帝國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1867年~1916年在位,。
卡爾一世,1916年~1918年在位,,末代奧皇,,卒于1922年。約瑟夫一世之侄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