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芨芨草 【文圖原創(chuàng)】 中國有句古話: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的興旺發(fā)達多半和家庭和美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這個觀念從很早以前就有的,,一代一代傳承到今天,。 現(xiàn)在,隨著經(jīng)濟生活的越來越好,,人的壽命也在不斷加長,。這不,我們家族里就有一位百歲的老奶奶,,目前五代同堂,,一大家族其樂融融。 不知是哪個晚輩從電視里看到大家庭里稱為最高壽最有權(quán)威的老人叫“老祖宗”,,于是我們的百歲老奶奶也順理成章地成為“老祖宗”,。當然,“老祖宗”是我們開玩笑的時候稱呼的,,大多時候,,小輩還是很正經(jīng)地叫她“老祖嬤”,而我對她的正式稱呼應(yīng)該是“太奶奶”,。 太奶奶其實很有智慧,,無論我們叫她什么,她都樂呵呵地,。103歲的老人,,眼不花,耳朵有點聾,。我有時說,,如果她耳朵好一點,就厲害了,。她卻笑笑說:不能,,人越老,耳朵得越聾才好,。我不明白,。太奶奶笑了,她說耳朵聾好啊,,該聽的和不該聽的,,都不用聽啊。 我方醒悟過來,,對她豎起了大拇指,。這是一個聰明的女人,,我一直不知道她如何把一個大家族治理得條條有理。 她有五個兒子,,如今最大的也有八十多了,,最小的曾孫現(xiàn)在三歲。一個大家族的人如果都到齊,,少說也有七八十人了,。每逢過年過節(jié),無論走多遠的孩子,,都是一定要回來見見她的,。所以,每到節(jié)日,,我們的吃飯只能到祠堂前的大廳里,,因為家里實在是坐不下。太奶奶又不愿意上樓,。她說在祠堂里吃飯挺好的,。所以這么多年來,我們都是在祠堂里過年過節(jié)的,。 我曾經(jīng)問過奶奶,,為什么太奶奶能夠這么高壽,能夠得到這么多人的愛,?奶奶說,,太奶奶有三條“家訓”,,總結(jié)起來就是:父慈子孝妻賢良,。 一是父要慈 有句古話叫:嚴父出孝子。但顏之推卻說過: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太奶奶比較認同后一句,。她覺得,,父親是孩子的榜樣,一個父親如果過于嚴厲苛刻,,他的孩子必然沒有一顆慈愛容的心,。所以她要求她的兒子們,要給孩子一個仁愛慈祥的父親形象,,而不是嚴厲嚴肅的嚴父模式,。 孩子小,對于嚴厲只會心生恐懼,,而不是心甘情愿地接受,,所以,,慈父的角色要遠遠成功于嚴父。 我曾聽奶奶說,,其實家里論威嚴的,,太奶奶的威嚴要比太爺爺還厲害。太爺爺生性純良,,性格極好,,倒是這位太奶奶,生起氣來是一臉的威嚴,,不怒而威的那一種,。奶奶說,爺爺那一輩,,不怕爹,,就怕娘,但又和娘的感情更好,,反正一家人有時候沒大沒小的,,有時候又正經(jīng)得不能再正經(jīng)。 我想,,這是一個聰明女人的“經(jīng)營”之道,。她的手中,就如有一條無形的繩索系在每一個人身上,,時松時緊,,全憑她的掌控。但不管怎么樣,,她提倡的“父慈”模式還是成功的,,你看今天的兒孫滿堂其樂融融的樣子就知道。 二是子要孝 太奶奶要求作兒女的,,一定要孝順長輩,,這是她定的第二條“家訓”。她說,,一個家庭,,不管窮富,父慈子孝,,才能興旺家庭,。 孟子曾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太奶奶一直希望她的家庭是和美的,,家庭成員是相親相愛的,。 她說:“世上最親的人就是家人,,沒有了家人的愛和幫助,你就算走到世界之外,,也是不得意的,。”她的意思是說,,如果你不看重親人和親情,,你即使成就再高,也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我對“華人神探”李昌鈺教授充滿了敬佩,,但我更敬佩的人是他的母親王淑貞老人——一位橫跨三個世紀,活了106歲,,在丈夫遇難后,,獨自一人把13個孩子個個培養(yǎng)成為優(yōu)秀人才的中國傳統(tǒng)婦女。 丈夫死后,,王淑貞從一個富家太太變成一個單親母親,,但她沒有被困難和厄運打倒。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沒有馬虎,。雖然孩子眾多,但她始終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們做了一個好榜樣,。 有記者曾問李昌鈺教授:你見過這么多血腥的刑案現(xiàn)場,有沒有什么讓你感到害怕的,? 李教授卻說:我唯獨害怕母親生氣,。 成名之后,很多人邀請李教授去參加活動,,但他沒有時間一一答應(yīng),。那些人知道他的孝順,,就紛紛去找了他的母親,。只要母親答應(yīng)下來的活動,李教授就一定會去,。 所以,,13個孩子,無一對母親充滿了敬愛和孝順,。因為,,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而我想,,我們家的太奶奶雖然沒有李教授的母親那樣有成就,,但她在我們的眼中,,同樣是偉大的,因為她同樣成為一個子孫們都敬愛的“老祖宗”,。 高爾基說: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有偉大的母親,,才會有成就的兒子,。 三是妻要賢良 在一個家庭中,最能穩(wěn)固家庭的人就是妻子的角色,。作為妻子,,上有公婆,下有兒女,,如何平衡和團結(jié)家庭,,就全在“妻子”這個人物身上。 一個賢良的妻子,,會懂得“家和萬事興”的道理,。她會努力做好妻子的角色,對上孝敬老人,,對下關(guān)愛孩子,。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你若有個好妻子,可能成為幸運兒;你若有個壞妻子,則能成為哲學家。 可見,,妻子這個人物在家庭中何其重要,!而一個家庭,有一個賢良的妻子,,則是家庭幸福美滿的最基本的保障,。 賢良,賢淑善良,。這樣的女人多半不會惹事生非,,也不會掀風作浪,挑撥丈夫和親人之間的矛盾,。相反,,她會是一塊粘合劑,把整個家庭的人牢牢凝聚在自己的身邊,。我想,,我們家的太奶奶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所以才會有今天這樣和諧和睦的大家族,。 所謂“以身作則”,。沒有事實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有了活生生的例子,道理講起來就更容易讓人信服,。而太奶奶這些關(guān)于一個家庭興旺發(fā)達的“家訓”,,我想也是有理可依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