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徒時天天跟著師傅干,基本上是打下手,,因為啥也不會,,當時師傅也是一個人(家屬在上海)每天(雙休日休息)上班時跟師傅走,到車間主要工作就是穿線到各個配電箱接線盒,,主線都很大截面BX95平方的用8號鐵絲把電線固定好,,穿管在另一頭用人工拉,到各個分配電箱,,穿好線對各個配電箱里留好的線頭進行接線,,接頭要求很嚴很正規(guī)。接好頭裝配電板,,到各臺設備的線路已提前預埋好暗管,,只有穿線就可以,穿好線開始給每臺設備的控制箱接線,,接好要檢查通過才能試機,,天天基本上是宿舍.食堂.車間,。 想學技術全靠自努力堅持,那時你沒技術(學徒時)天天打雜,,精干些出勞動力的活,,比如;打洞預埋彎管挖坑(電線桿挖坑)那時的建筑都是磚混結構,,也沒有電錘,,室內(nèi)布線主要是;瓷夾木槽板磁珠明線暗線,,鋼管明暗布線,,什么都干,你們知道我那時的學徒工資一個月六元,,下次再說,。 當時學徒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很多電工們不會用電工儀表,用的最多的就是電筆和驗電燈,。電工儀表屬于班用工具,,單位給每個新人發(fā)了一本電工書,自己看(這種技術書籍在書店是買不到得),,當時我天天看背26個英文字母大寫的小寫的和希臘字母的讀法,。記不住就寫在本上和住的床邊的墻上,學電工基礎知識這些文字代號和圖文符號一定要牢記,,不然的話看不了圖紙,。什么電壓符號U,單位符號是V,,電流符號I,單位符號A,,電阻符號R,,單位符號。三年的學徒就看了三本書,。天天抽空看做筆記,,電壓電流電阻歐姆定律。要不說基礎知識很重要,,我學過才知道為以后的提高打下基礎,。今天就寫到這里。 在跟師傅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師傅的技術幾乎是在前學的,,我們國家的設備電氣有發(fā)展但是沒那么快,。那時凡是設備機床帶接觸器控制的電路就有點難,接觸器和繼電器多點就更難了,,師傅老是憑過去學的那點實踐經(jīng)驗干活,,你要不懂多問一點師傅就沒法回答,。自己想學有時師傅滿足不了自己想學的欲望,怎么辦自己必須趁著年輕多學,,那時想到是以后我們國家發(fā)展肯定先發(fā)展電力,,工業(yè)革命就是電氣發(fā)展史。而且電氣技術要求即要懂理論又要懂得實踐,,培訓不出來,。學不出來,這要靠主觀能動性,,就是靠自己的持之以恒的堅持不間斷的學習和實踐干出來的,。買本,愛迪生傳,,慢慢看,,學他的那種精神和動手能力。 在這里先說個帶徒弟的事,,2009年的上半年我在給一個培訓班上電工理論課,,當時有個電工特想學,因為才開始學啥也不會,,培訓班結束后有好長時間了,,有一天突然找來,帶了接觸器和繼電器接近開關,,不知道如何接,,該怎么接,什么是主觸點什么是輔助觸點,。接近開關和繼電器如何接線,。我要在現(xiàn)場給他按照實物講解。當時理解的很快,,我單位有個電工倉庫,,把他領去,倉庫里幾乎什么都有,,在倉庫里開始實踐動手安裝接線,,分解電機。整整一個月,,后來在我的建議下去了工廠,,邊學習邊去電工技術鑒定中心培訓,初級中級一步一步的來,,到2013年下半年已考過了技師,,證也拿了,而且工廠的變配電,自動生產(chǎn)線設備和中央空調(diào)維修保養(yǎng)都掌握了,,工資廠里給的多少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說了,,比班組長,生產(chǎn)線拉長還高,,工廠里的廠長拿他真的當寶了,,而且廠里的設備幾乎都是進口的,還要學英語看圖紙?,F(xiàn)在他后悔學晚了,,沒學之前是沒有一個目標。到底從事那個行業(yè),。第一選定了好好學,,第二師傅找對了更重要。 如果當年他不來培訓,,我不去講課,,誰也不認識,這就是可遇不可求,,遇到了不可錯過,。 在跟著師傅學徒的三年里,自己除了跟師傅干以外,,自己自學電工學的理論知識,,并開始研究變壓器的原理,從硅鋼片開始到如何計算變壓器的初級次級圈數(shù),,自己做了個小型電源變壓器初級220V次級6V,,沒有繞線機土法做,繞好后通上220V電試,,為了怕燒壞了在初級串了個燈泡,,如果很亮證明計算有問題,如果暗亮證明成功了,,實驗表明計算是對的,,次級輸出交流電壓6V,用硒片整流電容濾波給1號3節(jié)干電池充電(限制充電電流不要超過100mA),,在做電工實驗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年的學徒生涯里干了很多工作,,工廠變配電.車間配電.電子車間配電.電鍍車間配電.機床安裝試車.10KV/0.4KV配電房安裝調(diào)試耐壓試驗,,大型禮堂配電.220KV外線架設,變電所安裝,,中央控制室安裝調(diào)試,。安裝電工主要是,工廠.宿舍車間配電,要會看圖紙,,安裝圖預埋圖做電纜頭,,調(diào)試電工要懂得很多,各種儀表儀器的原理使用,,機床的調(diào)試.變電所里所有的繼電保護的原理動作靈敏度,,備用發(fā)電機組.直流電源,電力拖動不用說了,,天天上班就是給車間的設備打交道,,線鼻子基本上是自己領來銅管自己做,銅排自己彎形狀,。 工廠都是大型的至于什么工廠就保密了,。自己做的電工實驗有變壓器.單相電機.三相電機.充電器.三到四管半導體來復式收音機.仿紅燈711型電子管六燈超外差收音機(在上海托人買的套件)電源變壓器和輸出變壓器自制,從設計計算繞線到裝配調(diào)試,。就這樣強電電子都捎帶著一起學了,。為什么我老是說;年輕時學最好,,沒成家精力集中記性好,。 過來的人知道,七十年代學技術很難,,在一般的小工廠雖然是國企縣企,,沒在直轄市或省會重點工程工廠,設備的電氣控制都很簡單,,電工師傅們的文化水平也有限,,電器產(chǎn)品也很舊,但是沒假的,。我是多虧了參加工作時在國企大工廠上萬人,,接觸的機床電氣控制設備和數(shù)控比較多,連變電所也去安裝,,外國的設備很多,,特別是西德的設備。不是維修設備,,是工廠建好后里面設備的安裝調(diào)試試機到正常使用,。圖紙不知看了多少,但是參考書很少,,跑個新華書店要30多公里(那時沒公交車)都是利用星期六或星期天去,,而且業(yè)務書特別少,要不三本書看了三.四年,,做電工實驗都是在電工倉庫(每個班組一個放材料和工具的倉庫),。想想現(xiàn)在的條件太好了,,書也多新書也多,有電腦有網(wǎng)絡,,移動改變了生活,。環(huán)境條件好了,反而有些人學習少了,,老想賺錢不會做生意又沒技術,,還想最快學到,技術可不是一天二天學到手的,,你問問高手他們都是付出了時間和辛勤勞動還有青春年華換來的,。 七十年代電工會正確使用萬用表的很少,主要是表太少了,,利用萬用表測試線路,,測控制電路很方便,我在調(diào)試設備時(三年后)才發(fā)現(xiàn)好多儀表不會用,,象電橋(單臂和雙臂的)示波器(單蹤和雙蹤),,只會用萬用表.絕緣搖表.接地電阻測量儀.等,在電工調(diào)試培訓班里培訓時,,主要學習電工儀表的原理使用,,各種繼電器的工作原理,高壓電器,;隔離開關.油負荷開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繼電保護電路.電容補償,,變配電高低壓耐壓試驗,發(fā)現(xiàn)調(diào)試電工要求懂得更多,。有人說電工沒必要會修電機,,這是錯誤的說法,不是叫你天天修,,但是你必須修過,,你只有修過才知道電機的工作原理。我原來修過30W的三相電機和45KW的電機(45KW的原線圈是鋁線改為銅線)整個過程,,一次成功,。直流電機也要學,調(diào)速電路的工作原理,。你學的多(電氣.電器)懂得多,,遇到用電設備你可以對付,大到工控.小到家電和農(nóng)業(yè)用電都要懂,。那樣你的范圍就廣了,。養(yǎng)成學習的好習慣不容易,年輕人學,,我們年齡大了也在不斷的學,。活到老學到老,。 在這里說個事,,一天一個單位的配電房里低壓柜合不上閘,負荷開關是DW15型的,,找了單位的電氣高工去看,,看了半天合不上還是合不上,負荷開關具備,;失壓.短路.過載保護,。因為原來我安裝過這種開關。派人找我去看時高工還在那里研究問題所在哪里,,我到了后給他講可能是保險熔斷了(二次回路的保護),,他就是找不到保險的位置,其實就在低壓柜的邊上有一排接線排和熔斷器,,我去掉熔斷的熔管叫他找人去買,,他還說我是不是這個的問題引起的合不上閘,失壓是什么,? 在DW15的開關右下方有個脫扣電磁線圈,,在操作停電時只要按面板上的停止按鈕就可以停電了,為了保護控制回路都安裝了保險裝置,,一旦保險熔斷了,,合閘時就會出現(xiàn)能合上但是不能保持,保持是靠脫扣電磁線圈來維持它,。等于電磁線圈因為保險熔斷,,在合閘時線圈一直沒有電。買來熔斷器安裝上合閘成功,。這說明什么問題,,工程師.高工,搞設計可以,,如果沒有在第一線干過,,真的不行。這就是,;科學家的設計,,工程師的藍圖,高技能人才的產(chǎn)品,。 我們常用的低壓配電系統(tǒng)是三相四線TN-C系統(tǒng),,中性點接地,輸出電壓是380V/220V,,三相和單相用電設備都可用,,在學徒時老是搞不明白線電壓為什么是380V后來學了電工基礎知識才搞明白,,原來線電壓是相電壓的根號3倍,220*√3*31.73*220=380,,220V是有效值,,220V的最大值是220* √2*21.41*220=310。因此我們常用的低壓交流電器標的都是有效值,。家里的單相電壓高低不一樣,,與供電系統(tǒng),供電距離,,供電負荷和導線截面材質(zhì)有關,。 在這里說一下,都說電工的前途如何,,沒有發(fā)展前途,,工資低,待遇低,,很多人看不起,。其實這些都是你自己瞧不起你自己,開始從事這個行業(yè)你要踏踏實實的干幾年,,這里面有做事做人,。我從事電工行業(yè)12年后才開始在單位有名聲的,主要是其他人解決不了的,,我可以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也可以,理論上的也可以,。為什么說,,電工必須理論和實踐都要有,12年的積累,,而且不是在一個地方,,但是始終是在一個單位。 不管從事什么行業(yè),,請記住你努力的人不一定成功,,不努力的人就一定不會成功。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怨社會的不公平和單位的領導同事,,自己去努力把握自己的命運,有付出就有收獲,。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年輕苦點累點無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要浪費青春和年化,,是金子總會發(fā)光。 來源: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