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xué)把原生家庭中孩子與父母的關(guān)系稱作“親子關(guān)系”,,親子關(guān)系對于孩子來說,十分重要,,它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和人際交往關(guān)系,。它也是兒童最早建立起來的人際關(guān)系,尤其是對于幼兒來說,,他們會把全部情感都寄托在這種關(guān)系之中,。 讓你家的小朋友來畫一幅畫,一副全家人在一起活動的場景畫,,記得給他彩筆,。 孩子們畫畫與成年人不同,他們往往更加擅長和喜歡這種表達方式,,進行起來,,也會很容易,你只需記得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方便和自由就好,。 這是一位7歲小男孩畫的一家人,。中間這幾個人能分辨 出各自的角色嗎?相信還是比較簡單的,,左側(cè)是孩子、中間是爸爸,、右邊是媽媽,。透過這幅畫,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孩子與誰的關(guān)系更近一些? 這個相對還是比較簡單,,也很好理解,,我們可以感覺到孩子與父親的關(guān)系相對更親近一些,因為有一個很直觀的呈現(xiàn),,就是孩子站在爸爸旁邊,,而且靠的很近,手還挽著爸爸的胳膊,。 這幅畫的來歷同樣很有意思,。 一天,一位母親帶著她的孩子來找我咨詢,,一進門就有各種抱怨,,說孩子不聽話,,不愿意和她交流,,說孩子的爸爸也不管,,任由孩子學(xué)習(xí)不認真,很是著急,。怎么辦呢? 以后涉及這類問題,,包括了你,你的另一半和孩子,,及所有的家庭成員,,建議這時,都可以讓孩子畫一幅畫,。 等這位媽媽情緒平復(fù)后,,我讓孩子畫了一幅一家人在一起的畫。孩子怎么畫的呢? 爸爸站在孩子和媽媽中間,,面帶微笑,,雙手有力的撐在腰間;在爸爸左側(cè)的是孩子自己,他一只手緊緊地挽住爸爸的胳膊,,另一只手指著左側(cè)的方向,,仿佛想要拉爸爸走;媽媽站在爸爸右側(cè),面相爸爸和孩子的方向,,橙紅色的衣服,,看上去氣勢洶洶。 我們從孩子的這幅畫上,,很輕易就能看出,,孩子對父母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位置居中的是爸爸,形象也要比孩子和媽媽形象要高大,,那說明了什么呢? 說明爸爸是孩子心目中是高大的,,是保護神,可以給孩子以安全和依靠,。孩子與爸爸挽手的動作也顯示出孩子與爸爸比較緊密的連接感,。 孩子不跟母親溝通交流,很正常,,至于畫面中孩子離她這么遠,這位母親應(yīng)該找找自己的原因了,。從那紅色的衣服,,從那交流咄咄逼人的氣勢,很有可能就是平時母親對孩子要求過多,,過于嚴厲了,。 在這幅畫里,,一家人出現(xiàn)在遼闊的草坪上,,父母大小基本一致,畫面上方有淺淺的白云和太陽,,這既體現(xiàn)出一家人活動的一致性,,也說明父母在家庭溝通中是比較平等、順暢的,,這一家人的關(guān)系從整體上是很不錯的,,很和諧,很平等,。如果我們一定要再細致把握下,,可以再仔細看看。 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爸爸,、媽媽分站兩邊,,孩子在中間,說明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陪伴比較到位,,孩子受到關(guān)心照顧得比較多,。而畫面中小女孩牽著媽媽的手,與媽媽的步調(diào)一致,,雖然她處于爸爸媽媽之間,,但仍有輕重之分,母女兩人要更親密,?! ?/p> 這是一個9歲的小女孩畫的家庭動態(tài)圖,。孩子描述,左邊的是媽媽,,一個人在干家務(wù);中間的是自己,,在看電視;右邊的是爸爸,在玩電腦,。 在場景活動上,,媽媽一個人在做家務(wù),孩子舒服地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爸爸在玩電腦,,三個人各干各的事情,沒有交集,,彼此之間的互動是明顯不夠的,。 孩子畫出來的都是生活的常態(tài)或者是她印象深刻的場景,可見平時家庭中都是媽媽操持家務(wù),,很可能爸爸很少伸手幫忙,,對媽媽關(guān)心體貼不夠;同時從畫面上看,人與人之間都隔著阻隔物沙發(fā),,孩子和爸爸媽媽看似在同一個空間,,但卻是毫不相干的,說明家庭內(nèi)部還是缺乏足夠彼此的溝通和良好的氛圍,。 接下來我們看一個不那么和諧的家庭動力圖,。 這是一位8歲男孩的畫,,屋子里最小的藍色人是他自己,,和他一起待在屋子里的紅色人是媽媽,而門外深藍色的人則是爸爸,,爸爸在哭,。 為什么他爸爸會一個人待在外面呢?孩子說,爸爸媽媽經(jīng)常吵架,。又一次媽媽說爸爸:“你掙這么少的錢,,還待在家里干什么,給我滾出去!” 父母對另一半的評價也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它影響著孩子的認知和發(fā)展,。 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見,,人物所在的空間明顯分區(qū)了,,人物之間隔得也比較遠,人物之間的活動就是爭吵,,家庭的親密度明顯不足,。父母在孩子面前的爭吵與謾罵,,也在孩子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最后,,我們來看一個“沒有爸爸”的家庭,。 這是一個8歲小女孩的畫,。小女孩說:我畫的一家人是我在中間,,媽媽在左邊,右邊是姑姑,,不過我畫錯了,,把爸爸畫成了姑姑。 如果是你聽到這樣的說法,,你會怎么理解呢?繪畫是直通潛意識的,,沒有所謂的“畫錯”的說法,其實就是爸爸陪孩子的時間少了,,姑姑陪孩子的時間多,在孩子的心目中,,一家人就是自己,、媽媽和姑姑。這就是兒童畫中常見的“省略”,。 根據(jù)奧爾森的家庭功能理論,,家庭動力圖可以從家庭親密度、家庭適應(yīng)性和家庭溝通三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家庭親密度,家庭親密度在畫中表現(xiàn)為家庭成員的距離遠近,、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似度以及家人的表情,。 一家人離得近還是離得遠這個很好判斷,幾個人物都是靠在一起的,,肯定是關(guān)系不錯;人物之間是遠離的,,甚至各干各的,這代表關(guān)系比較疏遠或者他們之間的互動是明顯不夠的,。 畫中孩子與父母的人物像越是相似,,比如衣著、打扮,,有共同特征,,就可以說明孩子與父母越是親密。表情這個指標,,是高興,、一般還是沮喪?一家人笑嘻嘻,,當然是親密的象征,如果有人不開心或者是哭了,,一般體現(xiàn)出家庭的矛盾與沖突,。 第二,家庭適應(yīng)性,。家庭適應(yīng)性看的是家人的相對位置即以誰為中心,。 一般來說,畫面正中的,,是孩子心中比較重要的人,。畫面人物之間的遠近距離,也代表了人物之間情感聯(lián)系的強弱,,誰離孩子越近,,誰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就越高。 相反隔比較遠,,或者整體處于各自分離的狀態(tài),,那么表現(xiàn)出了家人之間的一種隔離狀態(tài)。 第三,,家庭溝通,,家庭溝通則是看家庭成員有無互動交流,比如看人物的動作和正在進行的活動,。如果一家人在做一件事,,那么家庭關(guān)系就會比較融洽;如果各做各的事,家庭成員間可能缺乏溝通,。 我們還可以看下孩子的朝向,。在畫中,你的孩子是朝向父親還是母親?孩子朝向誰,,可能表示一種接納,,而背向則是一種逃避。 家庭動力圖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孩子與父母的親密程度,。但有的時候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在一張圖里,兩個人物距離很近,,但是人物之間的狀態(tài)卻是沖突的,,那么我們當然不能說他們的家庭關(guān)系好。 特別是看孩子的畫,,我們成人不能用自己的眼光,,一定要多問,才能知道他到底在畫什么,多聽聽孩子講畫里的故事,。 “孩子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這種問題最好還是不要經(jīng)常問孩子,這對于小孩子來說實在是太有壓力了,。 如果你真的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就看看孩子的畫吧??纯串嬛心愕暮⒆釉谀睦?你又在哪里?孩子是牽著你的手,,還是遠遠地在自己玩? 仔細看畫,認真思考,,相信你能從孩子的畫中讀出:孩子和誰親?你的孩子很快長大,,讓孩子用繪畫去表達,去記錄,,而你可以從這些繪畫中體會到為人父母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