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完顏體,,如果你指的是顏體的正楷,,那么一般有三個選擇, 一是順勢進入顏體的行書臨習(xí),,然后盡快進入行書的筆法練習(xí),,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可以說是無縫對接,。這里有兩個選擇一是《祭侄稿》,,一是《爭座位帖》。學(xué)顏體的朋友有福了,,因為大多學(xué)行書從《蘭亭序》《圣教序》臨起,,可那都已經(jīng)不是王羲之親手寫的了,那有大王的氣息?那有顏真卿這么好的老師,,千年前專門給我們親筆寫了一幅真跡,,學(xué)行書學(xué)真跡,這是啥感覺,。顏家軍獨一份專為學(xué)顏體的私人訂制的,。有人說開始學(xué)顏體,先不要臨《祭侄稿》,。認(rèn)為他是顏老先生行書的頂峰之作,,且在最悲憤的的時候?qū)懙模瑳]有充分的筆法積累感情積累,,是學(xué)不來的,,對這種故弄玄虛,神乎幽玄的說法,,我就先問一句,,你臨過《祭侄稿》沒?大的概率是沒臨過,,因為,,如果臨過《祭侄稿》之后你就會對顏體字的楷書也有了更高層次的認(rèn)識,你就在筆法上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人對顏體的認(rèn)識大都是肥而臃腫的概念,,那是因為《勤禮碑》《多寶塔》是碑刻,有刻工的二次創(chuàng)作,,導(dǎo)致了顏體筆法的過分夸張,,啟功先生說“透過刀法看筆法”,就指的讓人們盡量理解碑刻痕跡里書法家的原來筆法,。 可是,,《祭侄稿》是唯一一幅顏真卿的真跡,而且是在沒有事先準(zhǔn)備的情況下,,隨手拿了一支禿筆,,瞬間感情大爆發(fā),真實的不能再真了,,筆法紋路看的清清楚楚,,實實在在。原來顏體的線條挺苗條的,,有粗有細(xì),,不肥啊,!那種遒勁,,大開大合,,剛?cè)嵯酀瑩]斥方遒的書寫感,,太強烈了,,臨上一次,就讓人愛不釋手,,大呼過癮,!而且我們學(xué)的《蘭亭序》為第一行書,但都知道,,他不是王羲之的原帖,,再好也是別人臨摹雙鉤的東東,不是原汁原味了,。而《祭侄稿》是顏真卿的真跡,,雖說是第二行書,實際上,,歷來許多大書法家更認(rèn)為他才是真真正正的第一行書,。很簡單,組裝電器和原裝的能比嗎,?,。而且我的切身感受,臨過一陣子《祭侄稿》再回過頭重臨顏楷書,,原來不理解的筆法,把握不好的地方,,立刻秒殺,,那都不是事了。 再一個是臨《爭座位帖》也好,,我的體會,,爭座位帖看著多而繁雜,其實臨進去反而越來越有感覺了,,書體有篆籀感,,有一定難度,所以臨此帖,,最好參考何紹基的《臨爭座位帖》,,我覺得,這是所有臨帖里,,最能完美書寫表達顏真卿筆法的名家臨帖了,。 二是擴大顏體書體的范圍,以顏體書法為線索,,找到那些以顏體書法為根基,,不斷開創(chuàng)探索,,最后形成自己風(fēng)格的書法家,這里介紹幾位 一是錢南園,,一是民國時期的譚延闿和華世奎,,三人里最好是錢灃錢南園,其書法以顏體為基礎(chǔ),,吸收了眾家之長,,形成獨具一格的“錢體”。有眾多書法家一致認(rèn)可:“天下稱一千年中,,顏,、錢齊名無異詞?!倍覛v代的書法家,,學(xué)習(xí)顏體,都是參考了錢南園的筆法才進入顏體的臨習(xí),,比如光緒老師翁同龢,,何紹基,劉墉劉羅鍋,,當(dāng)代書法大家舒同,,還有上面說的華世奎,譚延闿等,,書法大家李瑞清也高度推崇錢南園,,說他“能以陽剛學(xué)魯公,千古一人而已,?!?/div> 其書法渾厚沉郁,又方正嚴(yán)謹(jǐn),,后又熔歐陽詢,、米芾,漢碑等家為一爐,,形成了自家的獨立風(fēng)格,,所以在學(xué)習(xí)錢南園的時侯,同時也多少學(xué)到了歐體,,特別是米芾的流暢筆法,,為以后專門臨習(xí)米芾的行書打下較好基礎(chǔ)。 為什么臨完顏體要臨錢南園的書法,,最主要是上述碑刻的原因,,使顏體除了祭侄稿外,多少有點肉,,圓轉(zhuǎn)的體驗,。而錢南園的書法因為吸收了歐陽詢的,,米芾的筆法,他兩位都是筆法俊俏挺拔,,作風(fēng)凌厲,。這樣一融合對沖,就完美的重塑了顏體的風(fēng)格,,使其更加英俊挺拔,,有棱有角,瀟灑流暢,,我覺得,,這才是錢南園千年顏體最大的貢獻。也是我推薦錢灃的主要原因,。 三是可以顏體為基礎(chǔ),,開始臨習(xí)別家的書法風(fēng)格,建議最好不要再臨唐代或唐代以下名家的了,,因為唐楷已經(jīng)使書法嚴(yán)謹(jǐn),,法度森嚴(yán),形成了一個書法高峰,,不好的一面就是已經(jīng)程式化,,法度化,特別是唐楷過分注重起筆,,收筆,。和轉(zhuǎn)折,反倒輕視了運筆的過程,,使書法格式化,。因此,最好直接上溯到魏晉時期的楷書,,古人言:"晉之書法,亦猶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尚也,。"特點是行筆瀟灑,如一股清流,,直達筆端,,一洗唐楷的格式化。這里首推鍾繇小楷《薦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張懷瓘《書斷》品論“真書古雅,,道合神明,則元常第一,,點劃之間,,多有異趣,,古雅有馀。秦漢以來,,一人而已”,。元常就是指的鐘繇本人。其次是王羲之的《黃庭經(jīng)》《樂毅論》小楷,。也可以進入《張猛龍碑》《張黑女墓志》碑刻臨習(xí),。都是這一時期的典范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