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區(qū),石家莊市轄區(qū) ,鹿泉的名字來自于韓信射鹿得泉的傳說,。 1958年前叫獲鹿,; 2014年9月撤市設區(qū),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東麓,。總面積60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3.3萬人,,全區(qū)轄9個鎮(zhèn)、3個鄉(xiāng),、1個區(qū),。山區(qū)、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一、29處文物古跡 境內現(xiàn)存秦皇驛道土門關,、道教名觀十方院,、佛教圣地龍泉寺、明清商旅鐵行會館,、文化遺跡封龍書院等文物古跡 29 處,,由于篇幅有限,咱們挑重點的說,。 1,、秦皇驛道土門關 土門關位于鹿泉市白鹿泉鄉(xiāng)東土門村,土門關原有四座,,分別坐落在東土門村和西土門村村口處,,現(xiàn)存三座,即東土門西閣,、西土門東,、西閣。另存有300余米古驛道,、15通石碑及村西山上的烽火臺遺跡等,。三座門樓一線排開,遙相呼應,。三座關樓均為石砌礅臺,,中有券拱石洞門,上建殿宇,,拱券上分別有“三省通衢”,、“山輝川媚”,、“山陜通衢”石匾額。進入東土門村,,村西口聳立著東關樓,,關樓橫楣上 書“三省通衢”四個大字。出東關樓,,過太平河便是位于西土門村東的中關樓,,沿西土門村長街走近千米,便是西關樓,。 史稱“土門重地也,,東扼滹水燕趙疆焉。其西南萬峰插天,,羊腸一線,。而遠通-,誠東西之咽喉,,而往來之沖要也,。漢唐時為關隘,屯兵宿戌,,幾與潼關蒲坂等,。” 廣義的井陘關指的是西起娘子關,、東至土門關的整備峽谷通道,,而狹義的井陘關,指的就是東邊的土門關,。 從秦開始,,土門關就已經筑有雄稀的關城,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2,、道教名觀十方院 十方院又稱金闕宮,,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處鹿泉城西門外太平河南岸,。宮院座南面北,,整座建筑南北長135米,東西寬32米,。為始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的一座四進院古建筑群體。建筑形制嚴謹,,規(guī)模宏大,,高低錯落有致,,是鹿泉市規(guī)模最大、也是河北省內少有的道教建筑,。 3,、佛教圣地龍泉寺 龍泉寺坐落在河北省石鹿泉市上莊鎮(zhèn)韓莊村龍泉山上,東距石家莊14公里,。龍泉寺的龍井,、龍爪槐、龍池,、龍泉景觀,,皆冠以“龍”字,而龍又與這里水質優(yōu)良的泉水有關,,龍泉由此得名,。古人在此建寺,香火因此而更加興盛,。龍泉寺始建於金正隆二年(1157年),,為凈琛和尚所修建。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敕封龍泉寺,。 該寺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據寺內碑文所載,,它“東接翠屏,,西連五寨,南披封龍,,北帶滹沱,,其間基址動作規(guī)模氣象,稱石邑首騰之區(qū)”,。歷史上金,、元、明,、清歷代均曾修葺和續(xù)建,,是石家莊市附近現(xiàn)存的古寺之一。龍泉寺鼎盛時期,,曾有僧眾百余名,,寺田20公頃。四方香客絡繹不絕,。因多種原因,,寺院建筑多遭毀壞,,歷史上大修過六次。 1949年后,,為了發(fā)展旅游事業(yè),,有關部門撥款整修,如今寺院面貌一新,,已正式對游人開放,。 4、明清商旅鐵行會館 鹿泉在明末清初就聞名全國,,地處山西,、陜西與河北的交通要道。其中以鐵貨經營最為著名,,當時實力雄厚的山西鐵器商人很多,,他們共同出資在獲鹿修建會館,作為經商的山西人聚會,、居住的場所,,也是進行買賣的商務中心。 鐵行會館始建于雍正二年,,即公元1724年,,整個會館面積1450平方米。鐵器商人在這里的活動一直延續(xù)到民國,,大約二百余年,。1915年后由于鐵路的修建,“旱碼頭”才逐步衰落,。 東會館坐落在鹿泉會館路西口路北,,駐軍圍墻內。 5,、申后高氏民宅 坐落在鹿泉區(qū)申后村,,是申后村人高鳴蛟于1927年建成的,這是一座保存完整的三進四合院式建筑,,它是由前,、中、后院,、左右跨院及高大圍墻,,組成的一座宏大建筑群,。 整座莊園,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謹,房屋造型高聳,,雕刻裝修精美,。由于施工工匠都來自山西五臺山地區(qū),所以建筑具有典型的山西民居風格,,現(xiàn)今保存完整,,在河北省實屬少見。 鹿泉幾十年來在群眾中流傳著“永壁周家,、新城馬家,、申后高家”三個大院的說法。其中新城馬家和永壁周家大院于解放初和文革先后被拆除,, 現(xiàn)在只留下申后高家一處大院,。由于其建筑規(guī)模宏大,裝修風格獨特,,保存基本完整,,1993年7月被省人民政府確定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鹿泉8大景 分別是靈巖洞,、抱犢寨、海山嶺,、翠屏山,、韓信廟、趙佗墓,、龍泉寺,、白鹿泉。 1,、靈巖洞 位于白鹿泉東南的靈巖洞,,它是地球造山運動時形成的自然山洞,洞內大洞連小洞,,象一串相連的珍珠?,F(xiàn)在的靈巖洞仍在,周圍已發(fā)展成靈山景區(qū),。 2,、抱犢寨 抱犢寨,,舊名抱犢山,古名萆山,,位于河北省石家莊鹿泉市西郊,,是一處集歷史人文和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名山古寨。系國家4A級旅游區(qū),、河北省旅游先進單位,。 3、海山嶺 城東海山嶺上有一種石頭,,雨天過后,,雨水浸潤石頭,石頭就會現(xiàn)出像柏樹枝葉一樣的紋理 4,、翠屏山 在城南橫山村的南面,,有一道和太行山南北走勢不一樣的山嶺,人們之所以管它叫橫山,,是因為它是東西走向,。這道山,遇雨天多云時,,時常將云霧隔開,,像個青翠的屏風一樣。 5,、韓信廟 西土門西閣樓南面的韓信廟,,廟前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為紀念韓信而題寫的石碑,這里的碑不論你怎么數(shù),也數(shù)不清楚有多少個,,是非常有文化和軍事價值的古跡,,現(xiàn)在已經夷為平地,十分可惜,。 6,、趙佗墓 曾經被毛主席稱為“中國南下干部第一人”的趙佗先人的陵墓。那里蒼松翠柏,,郁郁蔥蔥,時常被云霧籠罩,。 7,、龍泉寺 龍泉寺,那里的龍泉水夜里嘩嘩啦啦,,聽上去就像夜里的雨聲,。 8、白鹿泉 白鹿泉水,,時常有成串的氣泡從泉底涌出,,看上去就像是一簇簇珍珠上涌。 三,、2處特色小鎮(zhèn) 1,、德明古鎮(zhèn) 德明古鎮(zhèn)位于鹿泉區(qū)白鹿泉鄉(xiāng)西部長青旅游度假區(qū)內,吸引了眾多媒體和大批游客,,其緊鄰柳仙谷,、亦禾觀光園兩個山地風景區(qū),逛完自然風光,就可以參觀仿古建筑街區(qū),,體驗各色美食,。 2、門關驛道小鎮(zhèn) 土門關驛道小鎮(zhèn)是仿古民居而建,,每家商鋪都按農家小屋設計,,磚砌的灶臺,灶上一兩口大鐵鍋,,鍋邊就是傳統(tǒng)的八仙桌和長板凳,,老板服務員想穿啥就穿啥,進店就感覺到了鄉(xiāng)里人家做客一樣,??粗思矣缅佺P在大鍋里炒菜,沒有排煙設施,,菜的香味四溢,,滿屋飄香,鄉(xiāng)情滿屋,,看著大鍋里的菜,,那叫一個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