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詞,無疑是文學(xué)史上最為璀璨的明星,,在古典詩詞的體系中,,風(fēng)月最喜歡的便是近體詩。古典詩詞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近體詩是結(jié)構(gòu)最為完善的一種,,它有著成熟的音韻格律規(guī)定,這些音韻格律,,讓近體詩尤有魅力,。 當(dāng)然,格律音韻只是近體詩的外秀,,其豐富多情的內(nèi)在,,更令人沉醉。如詩人對愛情的追憶和歌頌,,或是對山川江河的贊嘆,,亦或者是羈旅時的思鄉(xiāng)之情,,往往也會牽動在異鄉(xiāng)讀者的心靈。 不過,,風(fēng)月認(rèn)為,,那些有關(guān)詩人歷經(jīng)浮沉之后,驀然回首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才是最為寶貴的財富,。像蘇軾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楊慎“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都蘊含一種讓人醍醐灌頂?shù)纳羁痰览怼?/p> 正所謂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蘇軾、楊慎的一生,,浮浮沉沉,,經(jīng)歷過大起大落,所以他們才能有如此滄桑的感悟,。唐朝的劉禹錫,,宦途也非常坎坷,,唐朝在安史之亂后,,一蹶不振,許多有志之士,,希望輔佐朝廷重現(xiàn)盛況,。 劉禹錫也懷著這樣遠(yuǎn)大的志向,并且他年少成名,,在士林中頗有聲譽,。在唐順宗繼位后,王叔文受到重用,,而王叔文素知劉禹錫的才華,,于是便大力提拔劉禹錫、柳宗元等能臣,。在朝廷為官的這段時間,,劉禹錫他們大刀闊斧,想要改革圖新,,做出一番事業(yè),。 然而,變法觸及了藩鎮(zhèn)和一些權(quán)臣的利益,,因此,劉禹錫也被貶官到偏遠(yuǎn)地區(qū),,難以得到重用,,“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就是他人生很好的寫照。雖然這只有短短的十四個字,,然而其中的艱辛,,只有劉禹錫自己知道。 當(dāng)然,,從他的其他作品中,,我們也有些感同身受,畢竟人生的苦,,很多都是相通的,,而許多艱辛坎坷的源頭,都是人心,。劉禹錫曾寫過一組《竹枝詞》,,可謂道盡了人心的叵測,在這里,,我們擇取其中一首來分析: 《竹枝詞九首》(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這首詩并不晦澀,劉禹錫是以瞿塘峽,,來比興世態(tài)人情,。 瞿塘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都是險峻的山峰,,并且地勢落差大,,所以水流也非常急,嘈嘈是擬水流聲音之大,,灘則是險灘,。而劉禹錫呢,看著急流的長江水,,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的思緒轉(zhuǎn)到了人生,。 都說自古人生的道路艱難,,其實艱難的只是人心,所以劉禹錫才會發(fā)出“長恨人心不如水”的感嘆,。初看這句,,我們可能會一頭霧水,為何人心需要似水,?最后一句給出了答案,。 因為水只是遇到險阻,,才會起波瀾,但是人心,,在人生平坦的途中,,也會突起波瀾,讓人防不勝防,。人心難測,,正是這個道理,而這個道理,,又是詩人劉禹錫從自己的親身體會中感受到的,。 自從改革失敗以后,他便不斷受到朝中奸邪的誣陷,,人生在美好的二十多年,,一直在“凄涼地”的貶謫中,所以才會有“長恨”二字的程度,,而用瞿塘水來諷刺人心,,不可謂不精警巧妙,三,、四句一恨三嘆之間,,人心之叵測,淋漓盡致,。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劉禹錫雖然半生艱辛,,也恨奸邪小人,,這是人之常情,難得的是,,他沒有因此沉淪,,而是抱著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這從他晚年的很多詩作中,,可以略窺一二,。 |
|
來自: Zhanjh1936 > 《劉禹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