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明帝劉莊,幼名陽,,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個兒子,。生于建武四年(28),,建武十五年 (39) 封東海公,,建武十七年 (41) 進爵為王。在劉莊立為皇太子以前,,劉秀曾經(jīng)立過一個皇太子,,就是他的長子劉彊。劉莊獲得帝位,,需從東漢光武帝后宮里兩個女人的命運談起,。一個是新野的陰麗華,另一個是定恭王的外孫女郭氏,。 在各種勢力的較量中,,劉秀逐漸取得了絕對優(yōu)勢。公元25年,,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quán),,劉秀當了皇帝,就面臨著選擇誰當皇后的問題,。劉秀傾心的是陰麗華,,然而這時陰麗華沒有生育,,郭氏倒有了一個男孩。在政治和宗法的需要遠勝愛情的力量的封建時代,,皇帝也得考慮傳宗接代的責任,。于是在建武二年(26),劉秀立郭氏為皇后,,立陰麗華為貴人,。同年,劉彊被立為皇太子,。 天下還未平定,,劉秀率軍征討彭寵。陰麗華也隨軍遠征,。在行軍途中,,陰麗華懷孕了。在元氏這個地方,,陰麗華分娩了,,生了一個男孩,就是后來的明帝劉莊,,這時起名叫劉陽,。這一年,是建武四年 (28),。 劉陽因是陰麗華所生,,所以特別得到劉秀的寵愛。少年時代,,他從經(jīng)學大師桓榮學習,,10歲時,就能背誦和理解古典名著《春秋》,,劉秀覺得兒子很了不起,,簡直是神童。而較早地在光武帝身邊學習和觀察政務(wù)活動,,又增加了劉陽的才干,。建武十五年 (39),劉秀下令檢查天下的墾田和戶口,,并命令刺史,、太守們逐一匯報。到匯報這一天,,12歲的劉陽站在劉秀身后,,觀察上報官吏的神色。劉秀仔細檢查著文書,翻著翻著,,在陳留縣的吏牘中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句話:“潁川,、弘農(nóng)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劉秀莫明其妙,,問下面的官吏們: “這句話什么意思?”陳留的官員慌忙出列說,,這支簡冊是從長壽街上撿來的,也不知什么意思,。站在劉秀身后的劉陽,,微笑著走到父親的面前,鞠了一躬,,問道: “我可以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嗎?”劉秀鼓勵他說: “當然可以,。”于是劉陽說: “河南是首都所在,,中央高級官吏都住在這里; 南陽是陛下的故鄉(xiāng),,陛下的親戚多居住于此。因此對這兩個地方的田畝數(shù)字,,負責檢查的官員們不敢多問,。”劉秀恍然大悟,,驚嘆12歲的孩子有如此銳利的眼光,。于是有了以劉陽為帝位繼承人的打算。 這時,,郭后由于失寵,,亦增加了怨恨之情,時時諷刺陰麗華和劉秀,,更促成了劉秀廢長立幼的決心,。但皇太子劉彊并沒有什么過錯。劉秀決心先廢黜郭后再說,。于是在建武十七年(41),劉秀以“懷勢怨懟,、數(shù)違教令”的罪名,,廢黜了郭皇后,另立陰麗華為皇后,。 郭后被廢后,,皇太子劉彊處于十分難堪的境地,整日戰(zhàn)戰(zhàn)競競,唯恐有過,。殿中侍講郅惲看透了劉秀的心思,,于是向劉彊進言說: “殿下久處疑位,上違孝道,,下近危機,。從前殷高宗為一代英主,尹吉甫乃千古良臣,,尚因纖芥微嫌,,放逐孝子。至於說到 《春秋》大義,,母以子貴,。為殿下計,還不如趁機讓位,,奉侍母親,,才是不虧圣教的萬全之策!”劉彊惦量了郅惲話中的分量,覺得母親被廢,,大勢已去,,不得已上書劉秀,請求讓位,,出鎮(zhèn)藩國,。劉秀因為劉彊畢竟沒有過錯,不忍心批準,。劉彊又拜托親近大臣,,為其表白誠心。劉秀覺得時機成熟了,,于是在建武十九年(43),,下詔說: “《春秋》之義,立子以貴,。東海王陽,,皇后之子,宜承大統(tǒng),?;侍訌櫍鐖?zhí)謙退,,愿備藩國,,父子之情,重久違之,,其以彊為東海王,?!眲櫧拥皆t書后,便繳上太子印綬,。當天,,劉秀策命東海王劉陽為太子,改名為莊,。這一年,,劉莊16歲。 建武中元二年 (57),,劉秀逝世,,劉莊正式即帝位,是為明帝,,時年30歲,。因為經(jīng)王莽改制和隨之而來的社會動亂,國家的禮儀制度遭到破壞,。所以諸王及大臣們前來奔喪,,也不遵法度,朝廷里一片亂哄哄,。明帝的兄弟們在宮殿中與明帝并肩而坐,,一點也不把這個新皇帝看在眼里。為了樹立威信,,明帝命令秉性剛直,、舉止威儀、執(zhí)法如山的太尉趙熹主持喪事,。趙熹不負重托,,仗劍入朝,將與明帝坐在一起的諸王請下殿階,,加入到大臣的行列里,,以辨明君臣之別。并且整頓宮衛(wèi)制度,,王國官吏不得隨便出入宮禁,。朝廷的秩序才逐步安定下來。 然而,,在表面的平靜下面,,仍隱藏著不平靜的潛流。對明帝以第四子的身份繼承大統(tǒng),,他的眾兄弟們是不服氣的,。明帝的同母弟山陽王劉荊,偽造大鴻臚郭況 (郭皇后的弟弟) 的手筆,,寫信給東海王劉彊,言其無罪被廢,人心不服,,勸其舉兵以取天下,。劉彊是膽小怕事之人,忙將送信的使節(jié)和信件原本押送到京城洛陽,,交給明帝查辦,。明帝吩咐監(jiān)獄官員暫緩審訊送信的使節(jié),暗中監(jiān)視他和誰往來,。經(jīng)過仔細觀察,,結(jié)果搞清楚這封信確系山陽王劉荊所為。這件事,,對明帝震憾很大,。同出一母的親弟弟尚且如此,那些異母所生的弟兄們會安分嗎?當務(wù)之急,,是緩和皇室內(nèi)部的矛盾!于是將劉荊一案,,隱秘而不發(fā),以免激起更大的騷動,。對陰,、郭二皇后,明帝同等禮敬,,“每事必均,,恩寵俱渥?!睂η疤觿?,明帝也關(guān)懷備致,其待遇高于一般的王侯,。永平元年 (58),,劉彊有病,明帝派使者到其封國去問侯,,詔令太醫(yī)為其診治,,并詔令劉彊的同母弟沛王劉輔、濟南王劉康,、淮陽王劉延前去看望,。在人事安排上,明帝委任開國元勛高密侯鄧禹為太傅,,同母弟東平王劉蒼為驃騎將軍,,光武朝太尉趙熹保留原職,使宗室,、功臣,、官僚集團都有了自己的政治代表,,增加了政權(quán)的穩(wěn)定力量。與此同時,,明帝還發(fā)布詔令,,賜天下民爵,安輯流民,,減免刑罰,,照顧鰥寡孤獨,最大限度地緩和社會矛盾,,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 當然,明帝對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斗爭也不是一味采取退讓政策,。一俟其統(tǒng)治鞏固,,就開始嚴厲鎮(zhèn)壓反對派,強化自己的專制統(tǒng)治,。永平十三年 (70) 發(fā)生的楚王英獄,,就是對諸侯王勢力的一次沉重打擊。楚王劉英,,是光武帝劉秀與許美人所生,。因許美人無寵,所以劉英也受到冷淡,,封在僻遠之地,,封地也很小。當時,,佛教漸漸地傳入中國,,劉英在百般無聊中,對佛教產(chǎn)生了興趣,,數(shù)次訪求佛法,,希望仗佛氏靈光,佑護己身,。這一年,,有一個叫燕廣的人,到朝廷上書,,彈劾劉英與漁陽人王平,、顏忠等,借信奉佛教為名,,造作圖書,,圖謀不軌。明帝得到報告,,馬上命令宗正(管理皇族事務(wù)的中央官員)派員查證,。派出去的官員不久匯報說,,楚王劉英招集奸猾,捏造圖讖,,圖謀篡位,,罪證確鑿,。請求判處劉英死刑,。明帝得到報告結(jié)論,宣布剝奪楚王劉英的王爵,,遷往丹陽涇縣,。劉英行至丹陽,自殺身死,。 劉英雖然死了,,但案件并沒有完結(jié)。楚王劉英的同案犯顏忠,、王平,,這時被押在洛陽獄中,接受審訊,。由于遭受不住獄吏的嚴刑拷打,,二人胡亂招供,牽連到許多無辜的人,。這些人中,,有隧鄉(xiāng)侯耿建、郎陵侯臧信,、護澤侯鄧悝,、曲成侯劉建等。四人與顏忠,、王平,,素昧平生,互不認識,。但明帝這時已把往日對宗室諸王隱忍的仇恨,,傾注在楚王英獄上,所以對顏忠,、王平所招的人,,不分罪證是否成立,一律窮治,,下面的官員奉承上意,,造成了眾多的冤獄。只有侍御史寒朗,,剛直不阿,,敢于依法辦案,。他乘明帝查詢案情的機會,痛陳耿建等四人無罪,。明帝勃然變色,,責問寒朗: “你說耿建等四侯無罪,顏忠,、王平為什么又招供出他們參與了犯罪呢?”寒朗整了整衣冠,,從容答道:“顏忠、王平二人,,自知犯了不赦之罪,,因此隨便招供,還想死中求生!” 明帝又問道: “你既然知道這個情況,,為什么不早些奏報?”寒朗回答說: “臣雖察知四人冤情,,但怕海內(nèi)再有人受誣告,因此未敢立即奏陳,?!?明帝大怒,喝叫左右將寒朗拿下治罪,。寒朗大呼曰: “臣為國持正,,但愿進一言而死!” 明帝叫左右暫緩,讓寒朗把話說完,。寒朗叩頭至地說:“臣奉陛下的命令審訊罪犯,,將及一年,不能窮治罪犯,,反而要為其辯護,,自知必死。尚望陛下聽臣一言,,翻然覺悟,。對眾多的冤案,朝中大臣們心中明白,,但無人敢直陳,。我今天能直伸其理,也死無所恨了!”明帝聽了寒朗一席話,,半天沉默不語,,揮手叫寒朗退出。當天晚上回到寢室,,起坐不安,,徹夜不寐。寒朗的一番苦諫無疑是一服清醒劑,使明帝熱昏的頭腦漸漸冷靜下來,。連日來窮治楚獄,,已使朝中大臣們?nèi)诵幕袒蹋羁诌B及,。百姓們也疑竇重重,,謠言四起。楚王劉英生前喜歡交際,,大多數(shù)朝臣和其都有些來往,,這樣搞下去,局勢就會發(fā)生難以預(yù)料的動蕩,。明帝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是啊,是應(yīng)該改弦更張了,。第二天早上,明帝親自駕臨洛陽監(jiān)獄,,查對案情,。將沒有確鑿證據(jù)的囚犯,統(tǒng)統(tǒng)釋放歸家,。這一放,,共計放走了1千多人。朝臣們的心才漸漸安定下來,,上朝時的臉色,,也都安詳多了。民間的謠言,,也自然地平息下去,。 《后漢書》的作者范曄評論說:“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泵鞯圩约簩@一點也許很自負,所以即位以后躬親政務(wù),,事無巨細,,都要過問。一日,,明帝賜給西域使者10匹絲綢,,負責登計的尚書郎誤記為百匹,并將記錄轉(zhuǎn)交給大司農(nóng)入帳,。不知是明帝看到了記錄呢,,還是由于別的什么原因,明帝向大司農(nóng)索要計簿查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錯處,。明帝大怒,,急召尚書郎重新進殿,要當場施以重罰,,命令左右將其按下,,自己手持大棒,狠狠揍去,。尚書臺的長官鐘離意在宮外聽說,,急急進殿,叩首求情說:“過誤乃小失,,不足以施重刑,。郎官是我的屬下,陛下要處罰就處罰我好了,,亦足懲戒百官,。”明帝的怒氣才漸漸平息下去,。有一天,,郎官藥崧犯了微小的過失,明帝抄起木棒就要敲打,,藥崧恐懼,,迅速鉆到床下躲避起來。明帝更加氣憤,,大聲呼喚: “郎出! 郎出!”藥崧在床下回答說:“天子穆穆,,諸侯煌煌,未聞人君,,自起撞郎!”明帝聽了,,也轉(zhuǎn)怒為喜,扔掉木棒,,說:“你出來吧,,饒你這一回?!?明帝不僅對身邊的下級官員嚴厲,,對三公九卿這些重臣,也監(jiān)督很嚴,,每有過錯,,就當面訓斥。永平朝的吏治,,為后世的史家所夸獎,。 那時,黃河的河道南移,改從東宛 (今山東境內(nèi)) 入海,。由于沒有堤坊約束,,下游常常泛濫成災(zāi)。為了恢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永平十二年(69),,明帝命令著名的工程水利專家王景、王吳負責修治黃河,。王景,、王吳率領(lǐng)幾十萬民工和士兵,先用 “堰流法”修成浚儀渠,, 并從滎陽至千乘??谇в嗬镩g修渠筑堤, 從而使河,、 ??分流,。 黃河受新筑堤防的約束,水勢足以沖刷沙土,,通流入海,。經(jīng)過軍民們共同努力,終于制服了黃河水患,,為沿岸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在對付周邊游牧民族的侵擾問題上,,由于社會的安定和國力的恢復,,明帝一改光武朝的守勢,采取積極進攻的戰(zhàn)略,。永平八年(65),,北匈奴騎兵進攻河西諸郡,焚燒城邑,,殺掠甚眾,,以至河西城門晝閉,人民受害不淺,。永平十五年 (72),,北匈奴又侵犯河西,而且脅迫西域小國隨同入寇,。面對北匈奴勢力的猖狂侵擾,,耿秉上奏說:“中國虛費,邊陲不寧,,其患專在匈奴!以戰(zhàn)去戰(zhàn),,圣王之道。”明帝有志于北伐,,十分贊同耿秉的意見,。是年,明帝派遣竇固和耿秉出屯涼州(東漢治隴縣,,今甘肅清水縣北),,作為經(jīng)營北伐的準備。永平十六年 (73),,明帝命令諸將率同南匈奴及烏桓,、鮮卑等少數(shù)民族組成的騎兵部隊,四道出塞北征,,揭開了東漢政府同北匈奴戰(zhàn)爭的序幕,。這次出征,竇固西出酒泉,,在天山 (今新疆吐魯番城北)擊敗匈奴呼衍王部,,追至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占據(jù)了伊吾盧城 (今新疆哈密縣),。 為了鞏固軍事活動的成果,,竇固命令假司馬班超和從事郭恂到西域諸國開展外交活動。班超和郭恂率領(lǐng)36人,,先到鄯善,。鄯善國王起初對班超等還很禮敬,招待殷勤,。過幾天,,忽然冷淡下來。班超與郭恂商量說:“國王禮不如前,,肯定北匈奴又派使者來了,。”于是第二天,,班超見到鄯善國王就問: “匈奴使者來好幾天了,,住在何處?”鄯善國王大驚,只得如實以告,。到了晚上,,班超密召他的部下36人聚會,鼓動說: “你們與我一起來這里,,目的就是建功立業(yè),,謀取富貴。現(xiàn)在匈奴使者已到,,鄯善王態(tài)度有了變化,,我們的處境很危險,。”下面的人說道: “事到如今,,愿與司馬同生死,,共患難!”班超一躍而起,慷慨激昂地說: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們乘黑夜攻擊匈奴使者,,鄯善自然膽落。功成名立,,在此一舉,。”正好當夜北風大起,,班超一行摸至匈奴使者的住處,,順風放起火來,吏士們乘混亂,,殺將進去,,將匈奴派行鄯善的一百多人,全部殺死,。第二天,,班超等向鄯善王呈上匈奴使者首級,鄯善王大驚失色,,連忙請罪,,聲明從今以后依附漢朝,永無二心,,并且納子為質(zhì),。班超隨著質(zhì)子回到首都洛陽,明帝很是高興,,下詔提升他為軍司馬,命令其繼續(xù)經(jīng)營西域,。 在思想文化方面,,明帝崇尚儒學,命令皇太子,、諸侯王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弟,都要讀經(jīng),。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弟立學校于南宮,,聘任高明的經(jīng)師傳道授業(yè),。明帝在“五經(jīng)”之中,又獨重孝經(jīng),,倡導“以孝治天下”,,甚至命令期門、羽林的守衛(wèi)士兵都要背誦孝經(jīng),。對禮儀制度,,明帝也非常重視。他親自與東平王劉蒼討論,,制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儀式,,按等級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車服制度。明帝十分提倡尊師重道,。明帝為太子時,,曾跟博士桓榮學過《尚書》,,即位以后,仍尊桓榮以師禮,?;笜s以少傅調(diào)任太常,明帝常常親臨太常府中,,聽桓榮講課,。桓榮的學生們請明帝講解,,明帝謙虛地笑著說:“老師在座,,不必問我?!被笜s這時年已逾80,,常常生病不起,明帝派太醫(yī)去為其治病,?;笜s壽終,明帝親執(zhí)弟子禮,,作孝服為其舉哀,。明帝這樣做當然是出于師生之誼,然而更重要的是其表率作用,,目的是為了向社會倡導一種尊師重道的風氣,,以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倫理道德及政治統(tǒng)治。 對外來文化,,明帝亦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針,。傳說明帝有一次睡覺,,夢見一高大的金人,頭頂上放射出白光,,降臨在宮殿的中央,。正要開口詰問,那金人又呼的一聲騰起臨空,,一直向西方飛去,。夢醒后,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會時,,他向群臣們詳述夢中所見,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其由,。博士傅毅進言道: “臣聞西方有神,,傳名為佛,佛有佛經(jīng),,即有佛教,。從前武帝元狩年間,驃騎將軍霍去病出擊匈奴,,曾繳獲休屠王供奉的金人12座,,安置在甘泉宮中,焚香致禮,。久經(jīng)戰(zhàn)亂,,那12座金人早已不知去向。今天陛下所夢見的,,也許就是佛的幻影呢!”一席話引起了明帝的獵奇思想,,于是他派郎中蔡愔西往天竺,求取佛經(jīng),。蔡愔一路風塵,,吃盡千辛萬苦,到了大月氏,,與大月氏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一起,用白馬馱著佛教經(jīng)典,,回到了洛陽。明帝就命令在洛陽城中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用以儲藏佛經(jīng),,講授佛教。 永平十八年 (75) 秋天,,明帝染病,,不久病逝于洛陽東宮前殿,,享年48歲。當年,,葬于顯節(jié)陵,,廟號“顯宗”。明帝因病去世,,漢明帝的第五個兒子劉炟即皇帝位,,時年19歲。次年,,建元 “建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