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 咽 湯 【方 源】 宋祚民效驗方 【組成用法】 蘆根15g 茅根15g 菊花10g 板藍根10g 川貝母10g 僵蠶10g 元參10g 水煎服,。 【功效主治】 本方有清熱解毒,養(yǎng)陰利咽的作用,,可用于治療乳蛾,西醫(yī)屬扁桃體炎,。 【加減應(yīng)用】 夾表證而有惡寒者,,加芥穗6g,淡豆豉10g,,麻黃3g,;夾表證而不惡寒者,加薄荷10g,,金銀花10g,;高熱者,,加生石膏15~30g,知母6~10g,,或炒梔子3~6g,;扁桃體腫大者,加馬勃1.5~3g,,苦梗6g,,牛蒡子6g;扁桃體紅赤甚而紫赤者,,加丹皮10g,,赤芍6g;已化膿或有少量膿栓陷窩者,,加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0g,金銀花10g,,連翹10g,;喉腫痛劇者,加山豆根3~6g,,錦燈籠6g,;咽干痛者,加青果10g,,石斛6g,;咽啞者,加鳳凰衣6g,,或蟬衣10g,,木蝴蝶6g;乳蛾只腫不紅者,,加夏枯草6g,,橘葉10g;大便秘結(jié)者,,加瓜蔞10g,,元明粉3g(沖服),或用生軍1.5~3g用開水泡兌服,;余熱不凈,,或有低熱者,加天花粉10g或玉竹10g,,骨皮10g,。 清 蛾 湯 【方 源】 喬鴻儒效驗方 【組成用法】 金銀花15~30g 連翹10g 黃芩10g 板藍根15~30g 生地18g 玄參18g 麥冬 赤芍 丹皮 桔梗 牛子各10g 荊芥 薄荷各6~10g 甘草3g 此為成人量,,兒童酌減,。上藥用水浸泡透,,第一煎沸后8~10分鐘濾出,第二煎沸后20~30分鐘濾出,,混合后分2次服,,兒童可作2~3次服。一般日服1劑,,重癥2日服3劑,。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疏風(fēng)消腫,。治療兒童,、青壯年風(fēng)熱乳蛾,即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初發(fā)或反復(fù)發(fā)作者,。 【加減應(yīng)用】 熱毒不甚,,發(fā)熱輕者,金銀花,、板藍根可用小量,;內(nèi)熱傷津,虛火上炎者生地,、玄參,、麥冬用量不可少;若陰虛不明顯而風(fēng)熱為重者,,養(yǎng)陰藥宜減量,,以免滯邪;暑令挾濕者,,去養(yǎng)陰藥加香薷芳香化濁,,亦有利于退熱。 加減升降散 【方 源】 朱進忠效驗方 【組成用法】 蟬蛻10g 僵蠶10g 片姜黃10g 大黃3g 桔梗10g 薄荷10g 水煎服,,一日1劑,。 【功效主治】 解表清里,表里雙解,。治療素有積熱,,外盛風(fēng)邪,咽喉疼痛,,發(fā)熱哮喘,,便秘,舌苔黃燥,,脈浮數(shù)者。 【加減應(yīng)用】 熱較甚者,,加銀花10g,,連翹10g,。 清咽解毒湯 【方 源】 呂同杰效驗方 【組成用法】 生地30g 元參24g 麥冬30g 黃芩15g 板藍根45g 白芍15g 丹皮15g 蟬衣15g 薄荷6g 甘草6g 山豆根15g 桔梗9g 牛蒡子15g 浙貝15g 水煎2次分服,日1劑,,病重者可日服2劑,。急性扁桃體炎、咽炎等一般1~3劑即愈,。小兒或年老體弱者酌減劑量,。 【功效主治】 養(yǎng)陰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止痛,。治療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及白喉等,。 【加減應(yīng)用】 素體陰虛,、起病急驟者,多屬虛火上炎,,可加肉桂2~3g以引火歸元,;若脾胃素虛、不耐寒涼者,,也可稍佐肉桂或干姜,。 加減普濟消毒飲 【方 源】 王國書效驗方 【組成用法】 銀花15g 連翹15g 黃芩10g 黃連10g 玄參10g 麥冬15g 桔梗10g 甘草6g 馬勃6g 射干10g 薄荷6g 牛蒡子10g 板藍根15g 大青葉15g 水煎服。 【功效主治】 疏散風(fēng)邪,、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治療風(fēng)邪疫毒,、熱邪上攻的急性扁桃體炎,、急性腮腺炎、大頭風(fēng)瘟等,。 散火清廂湯 【方 源】 耿鑒庭效驗方 【組成用法】 粉葛根9g 蘇薄荷5g 淡豆豉10g 枳殼9g 甘草4g 赤苓10g 磨金果欖5g 蚤休10g 陳蘿卜纓12g 加水400ml,,煎成200ml,不宜多煎,,一次服完,。二煎與頭煎同法,間隔6小時左右再服,。 【功效主治】 本方有散火清咽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喉蛾腐破(或咽關(guān)紅腫破皮),發(fā)熱少汗,,頭痛口渴,,脈象滑數(shù),舌苔膩厚等癥象者。 【加減應(yīng)用】 若一服得汗熱解,,可去豆豉,;痰多腫勢重者,加貝母,;咽干者,,加玄參;脘悶苔厚者,,加生山楂,、郁金等;里熱重者,,加雪里青,;心火旺盛,小便少者,,加燈心,;咽部紅盛者,加赤芍,;不腐者,,去蚤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