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與鄉(xiāng)愁 邵薪哿(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一) 離開家鄉(xiāng)青島,已經(jīng)四年有余,。 而無論腳步走多遠,,在腦海中始終有故鄉(xiāng)的味道,熟悉而頑固,,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那片土地。 五月春游,,我站在八達嶺長城上,,酷熱難耐。此時瘋狂想念,,家鄉(xiāng)的那一碗涼粉,。 青島的涼粉,不同于陜西用綠豆或淀粉作為原料的涼皮,,而是用石花菜熬成的,。夏天趕海的時候,在灘邊的礁石上采回這種海菜,,放在院子里曬干,。那時還住在平房里,沒有冰箱,,只有等到冬天的時候熬制,,才能保存得久一些。年節(jié)的前幾天,,在磨盤上碾碎摻雜在石花菜根上的沙粒和蛤蜊皮,,淘洗干凈后放入鍋中,風箱大柴,,一灶旺火,,熬兩三個小時,用紗布瀝出湯汁,,放在雪地中,,凍上就成了涼粉。 三十的年夜飯,,取一塊涼粉分成小條,,胡蘿卜切絲,,加一點海米,最不濟也是蝦皮,,最能提鮮,。醬油代替食鹽,倒上醋,,再點幾滴香油,,若是喜歡可以加點蒜泥。涼粉滑中帶韌,,配料清涼爽口,,是在那個年代最容易吃到的一道美味,往往來不及細細品嘗一番就吞下了肚,,讓人欲罷不能,。 兩間廂房,門簾后的食品柜上永遠擺著鈣奶餅干,,灶上蒸騰著煮海蠣子的熱氣,,蒜泥拌在涼粉里,零零碎碎的片段,,拼湊起我對這座城市最初的記憶,。 后來,記憶擴展開來,,帶有淡淡海鹽氣息的風,潮汐浪花,,礁石海鷗,,在不知不覺中夾雜進每日的柴米油鹽中,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卻渾然不覺,。直至北上之后,,我的味蕾像夏天瘋長的草一樣,不時的搖曳,、攪動,,甚至一想起家鄉(xiāng)的味道就口舌生津。 當然,,沖不淡的,,還有骨子里對海鮮的熱愛,那是鮮甜的家鄉(xiāng)的記憶,。以至每次媽媽來看我,,都要帶一箱子的蠣蝦和扇貝。似乎它們上桌,,便等于我回家了,。秒回故鄉(xiāng)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味蕾觸及記憶中熟悉的味道啊。 每到夏日,,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時分,棧橋北面的海鮮大排檔總會熙熙攘攘,。白色的塑料桌椅,,辣炒的蛤蜊,肥嫩的蟶子,、魷魚,,炸幾條剛捕上岸的小黃花魚,偶爾帶幾個拌海蜇之類的涼菜……青島小哥和大嫚兒向來直爽,,吹一瓶二廠產(chǎn)的啤酒,,就忘卻了一天的疲勞,在美食間高談闊論,,一旁的老板笑著招呼客人,,忙前忙后。還有街上,,拎著塑料袋散啤的人,,家里必然已經(jīng)準備好了下酒的小菜。這一幕幕,,記了很多年,。 我以為自己年紀小,便不會懂得思念,,不會觸及鄉(xiāng)愁,,其實只要一離開家鄉(xiāng),這種感覺就會緊緊跟隨著你,,就算大部分時間覺察不到,,也會在某個時刻冒出來,催下你的眼淚,,亦或是在你支撐不下去的時候告訴你,,別怕,身后有一條通往家鄉(xiāng)的安心歸路,,就算走得再遠,,也可以抽身而回,撫平一身傷痛,。 深夜聽趙照和齊豫唱的《鄉(xiāng)愁》,,當塤的三聲音階響起之后,我忽然發(fā)現(xiàn)無論如今自己身在何方,終究是屬于故鄉(xiāng)的,,血脈中流淌的,,是這一方水土倔強的記憶。 回首,,月漸盈,。 指導老師:王宇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