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滄海明月生 大唐上元二年,,意氣風發(fā)的詩人王勃路過江西南昌,恰逢新上任的洪州都督閻伯嶼重修滕王閣,,作為初唐久負盛名的才子,,王勃應邀為這項盛事?lián)]毫作序。 時值金秋,,王勃感念于身世沉浮,,便一揮而就寫出了爆文《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采用駢體格式,,通篇用典而不失自然,,文辭華美卻清麗典雅,一經(jīng)問世便備受矚目,。 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還作為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上的必背篇目。 因《滕王閣序》而聞名的滕王閣,,既是南昌市的地標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然而,,千百年來,,游覽于此的游客只會驚嘆于王勃的才情,很少有人會關注滕王閣為何以滕王命名,?這個滕王又是何人,? 一、多才皇子 公元630年,已經(jīng)禪位兩年的太上皇李淵,,迎來了他晚年最大的一樁幸福:他的寵妃柳寶林為他誕下了一名男嬰,。 這一年的李淵64歲,此前因為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爭奪皇位而引發(fā)的慘劇,,不僅令他心力交瘁還被迫讓位于秦王成了太上皇,。 如今這個嬰兒的來臨,為他落寞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老年得子的李淵將這個小生命賜名為李元嬰,,尚在襁褓之中的李元嬰被貼上了這些標簽: 開創(chuàng)了貞觀盛世的太宗皇帝是他的兄長,比他還長兩歲的侄兒李治后來成了唐高宗,,那位千古一帝的女皇武則天,,是他的侄媳婦。 公元635年,,李淵駕崩,,5歲的李元嬰便被托付給了李世民。 盡管深得父皇的歡心,,但這位比自己兒子還小的弟弟,,顯然不會對李世民的帝位構(gòu)成威脅。 在對李元嬰的教育方面,,李世民發(fā)揚了長兄如父的精神,。公元639年,9歲的李元嬰被御封為"滕王" 李世民還召集了一眾學者畫師為李元嬰傳授宮廷藝術(shù),,經(jīng)過名師指導,,年幼時的李元嬰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尤其擅長繪蝴蝶,。 他筆下的蝴蝶筆法細致入微,,色彩清淡素雅,對畫壇的發(fā)展影響深遠,,最著名的當屬《百蝶圖》,,為此還開創(chuàng)了"滕派蝶畫"。 幾百年后,,宋代還有人作詩贊頌"滕派蝶畫":"粉翅翻飛大有情,,海棠庭院往來輕,當時只羨滕王巧,,一段風流畫不成,。" 這樣的藝術(shù)天分也為他日后修建滕王閣積累了基礎。 如果李元嬰的人生能按照這樣的軌跡前行,,歷史或許會因為他的藝術(shù)才華增添一抹盛唐風采,。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那個曾經(jīng)才華橫溢的少年,,變成了另外的模樣,。 二、頑劣少年 李元嬰初到封地,,在當?shù)貦M征暴斂,。 他在滕縣境內(nèi)修建了一座閣樓,這便是第一座"滕王閣",。這座滕王閣,,由于缺乏名人效應再加上聲名惡劣,很快被人遺忘,。 為了對他有所約束,,李元嬰便被調(diào)至離京都長安較近的金州(現(xiàn)陜西安康一帶)擔任刺史。 不料,,李元嬰上任后全然不遵法度,,時常拉著一幫幕僚在王府內(nèi)欣賞雜技舞樂,又無視宵禁制度,,縱容部將夜間出門行獵。 作為地方長官,,李元嬰也經(jīng)常深入基層巡視:他率眾到田野間架網(wǎng)捕鳥,,又命人四處替他收集獵狗。此外,,他還專門趁著農(nóng)忙時出來縱馬游樂,。 根據(jù)《新唐書.滕王李元嬰列傳》所載,李元嬰喜歡縱馬在田間狂奔,,見人便用隨身攜帶的彈弓射擊,,并深以為樂。 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 按常理而論,這位對自己恩寵有加的皇兄離世,,李元嬰應該心生悲戚才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得知此訊的李元嬰全然無視國喪,,繼續(xù)領著一幫屬下胡吃海塞。 這種沒心沒肺的行為,,使得即位的唐高宗李治心生不滿,,他下旨將李元嬰訓斥了一通,,并在當年的官員績效考評時,給了他一個"下上"的評級,。 三,、荒唐王爺 隨后,李元嬰先在蘇州擔任刺史,,沒多久又轉(zhuǎn)到洪州任都督,。 公元653年,他先在贛江之濱選址,,又召集能工巧匠修建了一座布局精巧的樓閣,,這便是王勃筆下的滕王閣了。 李元嬰在洪州風流成性,,但凡被他看上的女子,,不論貴賤一律拉入府中,就連身邊屬下的妻眷,,美艷者悉數(shù)被他染指,,眾人迫于他的權(quán)勢,都敢怒不敢言,。 有趣的是,,在唐朝小說《耳目記》里,這個好色的滕王遭遇了一場有苦難言的尷尬:滕王屬下有位官員叫崔簡,,妻子鄭氏生得明艷動人,,滕王聞知心動不已。 一天,,滕王假借王妃的名義叫人喚鄭氏入府閑敘,,深知滕王品行的崔簡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一時手足無措,。 鄭氏卻毫無畏懼,,她對丈夫說:"如今天子圣明,國泰民安,,一個滕王有什么可怕,?",隨后進入王府,。 她剛?cè)敫?,滕王便對想行不軌之事,不料鄭氏突然大喊大叫,,府中的奴婢便叫道?大喊什么,,這可是王爺!" 鄭氏佯裝不知,怒喝道:"王爺堂堂貴胄,,怎能做出這等齷齪事,?這人肯定是王府中家奴!",,說罷,脫下鞋子就朝滕王頭上猛打,,又用指甲將他臉上抓出道道血痕,。 在眾人拉扯下,滕王才得以脫身,,鄭氏也趁亂回家了,。 經(jīng)過這么一鬧,滕王顏面盡失,,多日不理政事,,就連崔簡去登門謝罪也不好意思出門相見。 但畢竟像鄭氏這類有勇有謀的女子還是少數(shù),,荒淫的滕王引得民怨沸騰,。 公元679年,唐高宗李治將他調(diào)至西川閬中,,這里山高路遠地勢險峻,,算是對他惡行的一次警告。 四,、精明皇叔 可李元嬰調(diào)任閬中刺史后,,依然不改驕奢放縱的本色。 他自恃是當朝皇叔,,再加上這里山高皇帝遠,,全然不將地方官員放在眼里。錄事參軍裴韋勸諫他遵循法度,,當即被他用鞭子一通抽罵。 李元嬰剛到閬中赴任,,就以"衙役卑陋"為名,,在公署附近修了一處住所,取名為"閬苑",。 為了還原滕縣,、洪州兩地的滕王閣,他又在嘉陵江畔的玉臺山上建起了一座行宮,,這便是第三處滕王閣——閬中滕王閣,。 閬中滕王閣極盡奢華,李元嬰時常到此縱酒行樂,,一直到公元684年生命終結(jié),,他都未曾有過重回長安的請求。 閬中滕王閣的景致,,許多年后詩圣杜甫游覽于此還專門寫詩贊嘆: 君王臺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春日鶯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間,。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班。 李元嬰的所為,,唐高宗李治看得分明,。 一次在賞賜親王時,唐高宗賜給其他親王五百匹彩綢,,卻只賞給李元嬰兩車麻繩,。 李元嬰不解,唐高宗給他來了一則冷幽默:"滕王的錢已經(jīng)夠多了,,不需要再賞賜,,這些麻繩拿回家串錢去吧!" 但令人稱奇的是,李元嬰表現(xiàn)得如此不堪,,卻能在皇權(quán)更迭中全身而退,,也算是明哲保身的精明人物。 公元674年以后,,唐高宗因為頭風病發(fā)作,,朝政由皇后武則天代理,執(zhí)掌權(quán)柄的武則天隨后對李唐宗親進行了大清洗,,幾乎所有的親王都被屠戮一空,,唯獨滕王李元嬰安然無恙。 不僅如此,,李元嬰的18個兒子也都得以保全,,有幾個還被授予官職。 世事如棋,,看似昏招迭出的李元嬰,,才是政治斗爭里的贏家。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耳目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