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幾個朋友問我:你們學習《道德經(jīng)》,,真的能改變自己,越來越順利嗎,? 我說:不能,! 彼時,朋友疑惑的說:那為什么還要學呢,? 確實,,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無病、無難,、無障礙,,可世間事不如意者偏偏占十之八九,。我們越是想著萬事圓滿,越是執(zhí)著于追尋完美的順境,,往往會帶來更多的欲望和貪婪,,煩惱和痛苦也于暗處慢慢滋生——于生活,徒增煩惱,;于修行,,難得解脫。 學《道德經(jīng)》,,確實不能代表一定能改變自己,。 因為,學什么都是一種方法,;是不是真的堅持,、照做,才是起作用的決定因素,。就像有人給了你一張去北京的地圖,拿到地圖就一定能到北京嗎,?不一定,。只有一步一步向那個方向走,才有可能到達,。 學《道德經(jīng)》,,一定會越來越順利嗎? 在我們身邊,,確實很多人有改變,,比如身體好了,生意順了,,家庭和諧了,,但這一不代表所有人都是這樣;二不代表這些人永遠都會越來越好,。 因為,,反者道動,道的作用就是“平衡”,,只要走向一個極端,,必然面臨反向平衡。所以,,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本身就是規(guī)律——我們學習規(guī)律的目的,,是遵循并掌握,,而不是逃避與悖離,。 面對人生的很多“苦”,換一個角度看,,其實也是一個生命的貴人,,也是一位寶貴的老師! 比如病,。 一來,,提示我們要敬畏身體,珍惜健康,;二來,,讓我們覺知情緒,審視品行,。 我們的思想可以欺騙自己,,但身體是不會說謊的,它忠實地幫我們貯存所有的情緒,。因此,,身體的不適和病癥只是我們內(nèi)心的呼喊和求救,所有的發(fā)生都需要內(nèi)觀,,覺知就是消溶情緒,。覺知自己沒有愛時,才是愛的真正開始,。 通過病這種苦,,越苦往往人越容易升起了解生命、改變自己的心,。 比如難,。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不經(jīng)歷磨難,,容易生驕慢自高之心;不經(jīng)歷磨難,,天賦再高,,也不可能成才。 人的生命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生命來到地球的走過程,正是需要這種磨煉才能得于升華,。浮在上方的,,不必驕傲;沉在下方的,,也用不著悲觀,。命運中的“命”已經(jīng)注定,,但命運中“運”的程序是可以通過大破大立來改變的。 磨難看著苦,,但是背后卻全是甜,,就看我們是不是甘之如飴的接受——享受——乃至自然而然的“無受”了。 比如誤解,。 有時候,,受到一些小的誤解不要執(zhí)著去申明,執(zhí)著會引起爭執(zhí),;爭執(zhí)會產(chǎn)生怨恨,;心生怨恨,就會損害好不容易累積的善緣,。 別人說我們不好,,不是我們就真的不好;只要我們照樣做好自己,,就行了——所以,,遇到誤解,說明我們在修品質(zhì)這門課上,,還有很多功課沒有做完,,我們可以將受到的誤解和壓力轉(zhuǎn)變?yōu)樽龊米约旱膭恿Γ屇婢硜硖岣咦约盒木?,助益自己修行?/p> 所以,學了《道德經(jīng)》,,不一定能改變我們自己,;但是如果真的依照規(guī)律,去日日不輟的踐行,,一生堅持的踐行,,那么,最后的自己一定會是一個讓自己驚嘆的“自己”,! 逯欣心 2019年8月17日,,第535篇 |
|
來自: 道德經(jīng)學用 > 《滄笙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