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通寶由于直徑普遍偏小,,且大多鑄造較為粗糙,,在清錢中屬于冷門品種,是清十帝錢中最不受重視的二代貨幣(另一個是道光通寶),。同治錢無法和之前的咸豐錢作比較,,也不如之后的光緒錢。光緒錢好歹還有一本正兒八經(jīng)的泉譜,,而同治錢目前最權(quán)威的著作是日本玩多夢所著的《同治通寶》,,這本拓集收錄同治通寶版式齊全,但文字說明較為簡單,,對入門者來說實(shí)用性并不強(qiáng),。作者數(shù)年前開始收集同治通寶,略有小成,。在這系列文章中,,我們主要介紹同治通寶的一些基本知識。 首先我們來看看同治通寶的權(quán)威定義: 【同治通寶】清代錢幣,。清穆宗同治年間(1862-1875)鑄行,。各種制錢銅質(zhì)配比不盡相同,,色澤有偏青、偏黃,、偏白之別,,還有紅銅,新疆地區(qū)錢局鑄造,,俗稱“新疆紅錢”,。同治年間,除中央寶泉,,地方寶蘇,,寶浙,寶云,,寶川,,寶昌,寶鞏,,寶南,,寶桂,寶東等局常見外,,其他局都較少見,,有些省根本就沒有鑄行制錢。面文“同治通寶”,,多楷書兼隸。背左右置滿文局名,,左“寶”右局名簡稱,,有寶泉、寶浙,、寶直,、寶蘇、寶東,、寶鞏,、寶晉、寶福,、寶云,、寶桂、寶川,、寶昌,、寶州、寶黔,、寶廣等,。各局所鑄,,版別甚多,有大樣小樣,、大字小字,、粗字細(xì)字、楷書,、楷兼隸體,、闊緣、狹緣,,背有星紋月紋乃至各種文字等,。制錢直徑一般2.0-2.4厘米,個別大者2.6厘米以上,,重一般2.0-5.0克,,輕者1.5克以下。部頒樣錢,、呈樣錢直徑2.6厘米上下,,重5.0-7.0克?!吨袊X幣大辭典·清編·制錢卷》 同治通寶 寶川母錢 在這個系列文章中,,我們只介紹同治通寶。 同治通寶分四大類: 第一類:部頒樣錢 一般泉友很難見到開門的,,能玩得起的人太少,,這個我們在本系列文章中暫不關(guān)注。 第二類:宮錢 目前公認(rèn)的只有寶源局一種,,一般直徑在2.75厘米以上且做工精美,,分角頭通和方頭通兩種版式,存世較少,。另外寶泉局也有直徑2.7厘米以上方頭通版式制錢,,亦有宮錢風(fēng)格。 第三類:內(nèi)陸官鑄流通小平錢 計有寶泉,、寶直,、寶蘇、寶東,、寶鞏,、寶晉、寶福,、寶云,、寶桂、寶川,、寶昌,、寶州,、寶廣、寶南,、寶浙,、寶黔十六局。 第四類:新疆紅錢 計有阿克蘇,,庫車,,葉爾羌,寶伊四局,。 第五類:民鑄錢 部分局名只有民鑄流通小平,,計有寶源,寶武,,寶臺,,寶濟(jì),寶陜五局,。 |
|
來自: 昵稱33555554 > 《鑒寶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