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21點,,用專業(yè)和溫暖伴你一起成長 【 蘑菇心理 第986天 】 ◆ ◆ ◆ 文 |實用菌 01 一位學生朋友曾經(jīng)講過這樣的經(jīng)歷:她平時對同宿舍的舍友很熱心,經(jīng)常主動幫別人做各種事情,,但讓她失落的是,,舍友們似乎并沒有像她期望的那樣熱心地對待自己,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經(jīng)常得不到期望的那種回應,。她想不明白的是,,為什么自己對別人那么好,卻得不到同樣善意的對待,。這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感受,,我們對一個人失望,并不一定是TA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而只是TA沒有按照我們期望的那種方式對待自己,。過節(jié)日的時候,,愛人沒有送自己禮物,,或者沒有送自己想要的那個禮物,你就會感到失望,;心情不好的時候,,愛人沒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對勁,或者發(fā)現(xiàn)了但沒有說出自己期望的寬慰話語,,你就會感到失望,。對待他人,我們之所以懷有如此多的期望,,是因為期望一旦在現(xiàn)實中被回應,,被滿足,那種感覺簡直不要太爽,。期望不是一般的需求,,而是比一般需求更高一點的需求。這才是我們在關系當中最想要的,一種被偏愛的感覺,。只有被偏愛,,我們才能夠更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受歡迎的,自己是有價值的,,從而體驗到一種高自尊的感覺。人人都想要這種高自尊的感覺,,所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別人有一些比較高的期待,。相同的是,當這種期望落空時,,人們都會感到失落,,內心受挫。不同的是,,失落之后,,多數(shù)人會很容易通過心理的調整讓自己接納這種情況,也就是不好受歸不好受,,但事情過去后這種難受勁兒也會慢慢過去,。但也有少數(shù)人失落之后,會困在這種感受中,,長時間地難以解脫,。也就是說,他們會嚴格地按照自己的期望去要求別人,,覺得朋友應該怎樣對待自己,,愛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一旦對方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內心就會崩潰,,從而激發(fā)出激烈的反應。在他們的意識中,,并不把這種期望當成一種理想的,、最完美的狀態(tài),而是當成一種必須實現(xiàn)的最低標準,。03 顯然,那些低自尊,,自己對自己不夠認同的人會很強烈的有這種傾向,。人的心理就是這樣,越是缺乏的東西,越格外地想要,。當一個人自己無法認可自己的時候,,就會把被認同的渴望轉移到關系當中,不管是和朋友在一起也好,,還是和愛人在一起也好,,就會希望對方盡可能多地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來對待自己,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被接納了,,在關系中更有安全感,。她就是一個很在乎別人眼光,,對他人依賴性很強的一個女孩,。她之所以對別人很熱心,總是主動為別人做各種事情,,就是期望別人也這樣對待自己,。只有當舍友也這樣對待她的時候,她才會在宿舍這個小圈子里有安全感,。但問題是,,對她的那些舍友來講,他們的自尊水平是沒有那么低的,,因此,,他們既不需要過多地討好別人,以獲得更多的認同,,也對別人會如何對待自己沒有太高的期待,。因此,她們只會以舍友關系的標準來與那位女生相處,,而這與那位女生期望的要求是有差距的,,于是,在那位女生看來就成為了“不被善待”,。人際關系中的很多問題根源就在于此,,你和一個人產(chǎn)生矛盾,有了隔閡,,不一定是你做錯了什么,,也不一定是對方做錯了什么,而只是雙方的期待不同,,不匹配,,導致對同一件事情的感受有了很大的差異。有的人向朋友借錢,,朋友沒有借,,或者只借給了很少的一點錢,,于是很生氣,覺得這個朋友不夠意思,。但是他可能很少想過,,自己和朋友之間的關系究竟如何,有沒有達到足以匹配自己期望的那種密切程度,?很多人在關系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從而有了過高的期待,。05 即使你們之間關系很好,很密切,,也要允許自己的期望落空,。原因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期望是一種很高的要求,,它能夠被滿足最好,但即使不被滿足也不意味著是對方的錯,。畢竟現(xiàn)實是復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和難處,切不可事事都要求別人滿足自己的期望,。這個要求太高,,即使是你的父母也無法做到。如果你能懂得,期望被滿足只是有時會實現(xiàn)的理想狀態(tài),,而不是常態(tài)的話,,那么在與人相處時,就會少很多不必要的期望,,自然也就會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