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廟舉世聞名,,有趣的是,有很多人一直稱現(xiàn)在的城隍廟為“老城隍廟”,,難道有老城隍廟,,還有新城隍廟不成?實際上,,上海還曾真有過一個新城隍廟,。 老上海都知道,過去金陵西路,、連云路,、延安東路這一帶有座廟被稱為新城隍廟。為什么上海已經(jīng)有一個方浜路的城隍廟,,還要在法租界的地盤上再造一個新城隍廟呢,?事情的起因有兩個說法。 節(jié)日期間的老城隍廟人頭攢動 一是說,,往昔上海的城隍廟在每年的清明節(jié),、七月半、十月朔,,都要遣人抬著城隍神像出巡,,俗稱“三巡會”,這是舊時上海的最重要道教民俗文化活動之一,。1924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上海城隍廟在舉行巡會時,,不慎碰翻燭臺失火。于是,,上海地方的紳士,、聞人等人就集資捐款準(zhǔn)備重新翻造。但是老百姓總感到?jīng)]有城隍廟,,燒香拜城隍老爺也沒個地方,,于是為救急,邑人就在老城外法租界的呂宋路(即今連云路北延中綠地附近)建造了上海臨時城隍廟,,迎請了城隍老爺?shù)纳裣窈蜕裰髋莆?,一時香火旺盛,后被稱作新城隍廟,。 熱鬧的上海城隍'三巡會'(歷史資料) 二是說,,1937年11月淞滬抗戰(zhàn)之后,上海除租界之外,,全部淪陷被日軍占領(lǐng),,租界地區(qū)被稱為“孤島”。避居租界的信眾再也不能到位于淪陷區(qū)的城隍廟燒香還愿,深感不便,。為此社會名人發(fā)起籌資,,于1940年秋冬之際在現(xiàn)在連云路、金陵西路,、延安東路附近新建了一座城隍廟,。此廟規(guī)模較小,,僅神殿一楹,,因時間緊急,從老城隍廟迎請了小型城隍神像一尊,,其他神像判官鬼役,,則由畫匠直接在神殿墻壁上畫像后設(shè)案供奉。來年元旦開放后,,進(jìn)香者摩肩接踵,,絡(luò)繹不絕,為一時之盛,,后這里就被稱為新城隍廟,。抗戰(zhàn)勝利光復(fù)之后老城隍廟又成為正宗,,此處漸趨冷落,,但是一些年畫、炮竹,、香燭鋪子依然猶存,,春秋兩季花鳥蟲魚市場也還很興旺。新中國成立后,,該處廟宇建筑停止開放,。 著名畫家賀友直所作《新城隍廟》 原'新城隍廟'一帶已規(guī)劃為'延中綠地' 時過境遷,'新'城隍廟已成為歷史名詞,,方浜路上的上海城隍廟依然是這座城市城隍信仰的中心,。但這段獨特的歷史也恰恰印證了,即使戰(zhàn)爭歲月也無法剪斷維系上海市民精神信仰的紐帶,,相反地,,愈加挫折,愈加堅定,,這又何嘗不是我們國家民族凝聚力的生動反映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