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星濤
毛豆就是帶莢的黃豆,,其豆莢青翠扁平,,夾內(nèi)豆粒嫩綠,粒身裹有種衣,,外表看上去是半透明的白膜,。因其莢上披覆細毛,故稱毛豆,,是夏季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
毛豆以新鮮青綠、莢形闊大,、茸毛較白者,、豆粒半飽滿為最佳。新鮮的毛豆莢兒較硬實,,每莢有2~3粒豆子,。豆的顏色呈綠色或綠白色,用手掐,,有汁水立刻滲出,。倘若豆粒頂端的月牙形呈淺綠色,說明毛豆很嫩,;如果已經(jīng)變黑,,說明毛豆老了。
鹽水毛豆是老饕桌面上常見的下酒菜,。做法是:毛豆摘好洗凈后,,用鹽水浸泡二十分鐘,再搓洗一次,,撈出瀝干,。瀝干的毛豆剪去兩端,以便更好入味,。鍋內(nèi)放入辣椒,、花椒,、香葉、八角,,大火煮出味,。下毛豆后,滴幾滴油,,加入2勺鹽,,煮的時候不要蓋鍋蓋,這樣能讓毛豆翠綠而不變色,。水燒開后,,煮10分鐘左右,關火,,浸泡半個小時后即可食用。
鹽水毛豆做法雖然簡單,,吃起來卻滋味悠長,。豆粒連莢,又去其兩角來煮,,既保留了毛豆的本真,,又融入了輔料的香味。那豆莢顏色碧青,,賞心悅目,。剝開來,一汪瀲滟的水光中泊兩粒青豆,,瑩潤如玉,,楚楚動人。舌尖輕輕卷一粒入口,,牙齒一對,,豆香便四處飛濺,霎時占據(jù)了口腔的每個角落,。此時的味覺里,,既有蔬菜的清新甘爽,又有大豆的油耐韌糯,,后尾還上揚著大豆特有的漿香,,誘人極了。
毛豆還可以剝出米兒來清炒,,但須大火旺油,,鍋里接連顛覆兩次,再放進紅菜椒切成的細絲兒,,加入一勺細鹽,,即可用一白盤盛出食用了,。如此一盤清炒毛豆米,宛如玉盤里聚著一群綠星星,,讓人看了不由咽下津津生風,。吃下幾粒之后,心里頓時像是遙看過秋夜浩瀚星空般的清爽起來,。
汪曾祺老先生曾在一篇散文里說,,他老家那里,中秋時節(jié)常煮毛豆供月,,帶殼煮,。汪老先生的父親會做一種毛豆:毛豆剝出粒,與小青椒(不切)同煮,,加醬油,、糖,候豆熟收湯,,攤在篩子里晾至半干,,豆皮起皺,收入小壇,。下酒甚妙,,做一次可以吃幾天。
毛豆不僅是美食,,而且膳食纖維含量也很高,,達4.0%。人們所熟知的高纖維蔬菜,,像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等纖維含量都要遠遠低于毛豆,。因此,,毛豆還是美食界不折不扣的纖維冠軍。
毛豆水嫩,,怎么做都是美味,。但最好不要放入濃油赤醬當中,讓其失去了鮮嫩的本味,。咂品鹽水毛豆之余,,我常想,倘若能用青嫩的毛豆米磨漿點膏,,做成翡翠豆腐,,那一定又是一道垂涎天下的美味,!不知那些做豆腐的高手們,能否大膽創(chuàng)新,,一展身手,,讓我這個嗜愛吃毛豆的老饕能再次一飽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