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陳鵬舉《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句》: 秋水滕王閣,,落霞在翠微,。 長天共一色,孤鶩與齊飛,。 最是江山闊,,誰期兒女歸。 唐詩正年少,,勃也弄朝暉,。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詩: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初唐時期,王績的《野望》,,五律初定,。杜審言五律《早春游望》、張若虛七言《春江花月夜》,、陳子昂古風(fēng)《登幽州臺歌》,,都以他們各自的力量,迎接唐詩的到來,。尤其是“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稱他們杰出,,原本是稱贊他們的駢文和賦,。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他們同時改變的,,還有詩的面貌。杜甫極其欽佩“初唐四杰”,。他曾寫道:“王楊盧駱當(dāng)時體,,輕薄為文哂不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在這里,,杜甫所說的“當(dāng)時體”,,更是指詩了。他認定,,是“初唐四杰”開了唐詩的先河,。要知道,杜甫比王勃晚生了六十年,。他是看到了唐詩偉大的行進的,,而“初唐四杰”,是一開始就認定了這個方向,。 歷史有一個現(xiàn)象,,就是詩的行進,到底是詩人自己實現(xiàn)的,。唐開國之初,,圣君名臣,管領(lǐng)詩壇,,風(fēng)云一時,。然而,開辟唐詩先河的,,卻是“初唐四杰”,。詩到他們手里,從廟堂,、宮闈吟唱到了江河湖海,、邊塞大漠。這群年少位卑的人,,以他們蓬勃的朝氣,、清新激揚的文字,盡力掃除齊梁綺靡,,率先宣示了唐詩的聲律和風(fēng)骨,。 令人唏噓的是,,“初唐四杰”個個身世坎坷,或溺水,,或郁死,,或自殺,或伏誅,,結(jié)局凄慘,。他們的人生幾無是處,除了不朽的詩文,。譬如王勃,,十四歲憑才情入仕。二十歲再度入仕,。后獲死罪,,幸逢大赦,可惜父親連坐,,被貶交趾,。而就是他,在看望父親途中,,寫下了《滕王閣序》,,其中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僅文采而言,,就足以整頓初唐。 王勃才活了二十七歲,。詩人的成就,,不必以平生苦難計,也不必以年齡計,。不朽的詩文,,不會因為年少之作,,更加不朽,。詩人的壽數(shù),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詩人以詩不朽,。歷來的后人,大都只記著他們的詩,,不會記得他們活過多少歲,。王勃在有生之年,完成了他的絕唱,。即使英年早逝,,也無甚可惜,。他已經(jīng)不朽。 王勃有一首絕好的詩,,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在詩中寫道,我在三秦大地的長安,,送你去五津風(fēng)煙的四川,。我和你的心思是一樣的,誰讓你我是浪跡奔命的人呢,?我相信四海之內(nèi)總有朋友,,天涯之遠也近在左右。不必在臨別的時候,,兒女情長,,傷心落淚。 王勃說好是寫送別的,,結(jié)果是寫了自己,。他寫了自己的游子宿命、漂泊行跡,,還有少年意氣,。就這樣,他極為坦率地寫出了自己,,一個獨立風(fēng)煙的自己,。可見,,偉大的唐詩,,盡可以旁若無人。 2019年07月04日解放日報朝花周刊/品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