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補氣藥--黃芪。 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干燥根,。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歸經(jīng)】 甘,微溫,。歸脾,、肺經(jīng)。 【功效應用】 1.補氣升陽,,用于中氣下陷,脾肺氣虛證,。本品能升脾胃清陽而舉陷,,為補氣升陽之要藥;又善補肺氣,、益衛(wèi)固表,,適宜于中氣下陷及脾肺氣虛證。治療脾虛中氣下餡之久瀉脫肛,,胃,、腎、子宮等內(nèi)臟下垂,多與人參,、柴胡,、升麻等補氣健脾,升陽舉陷藥配伍,。治療脾氣虛之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可與補氣健脾藥同用,。治療肺氣虛之咳喘日久,、神疲氣短,可與補肺氣,、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2.益衛(wèi)固表,用于自汗,,盜汗,。本品既補肺氣,又固表止汗,,標本兼顧,。治療肺氣虛,表衛(wèi)不固之自汗,,常與白術(shù),、防風同用。治療陰虛盜汗,,多與酸棗仁,、白芍等斂陰止汗藥同用。 3.利水消腫,,用于氣虛水腫,。本品既能補脾氣以促進水濕運化,又可利尿,。治療脾虛水腫,,小便不利,常與茯苓,、白術(shù),、意苡仁等補脾利水藥同用。 4.托毒生肌,,用于氣血不足之瘡瘍不潰或潰久不斂,。本品通過補氣而生血以達托毒生肌之效。治療氣血兩虛,,不能托毒外出,,瘡瘍膿成不潰,,或潰后不斂,常與補血活血之品配伍,。此外,,本品通過補氣還可生血、攝血,、通痹,,生津,可用于氣血兩虧,,血虛菱黃,,便血崩漏,血痹肢麻,,半身不遂,,消渴等證。 【用法用量】 煎服,,9~30g,。益氣補中宜蜜炙用。 【藥理研究】 本品有增強免疫功能,,延緩衰老,,強心、擴張外周血管,、冠狀血管及腎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壓,、促進骨髓造血、調(diào)節(jié)糖代謝,,抗病毒,、抗菌、保肝,、抗缺氧,、抗輻射,抗應激,、抗疲勞,、抗心肌缺血、抗腫瘤等作用,。 |
|
來自: 昵稱37375912 > 《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