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馬致遠(yuǎn)《越調(diào)·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注釋】 ①枯藤:枯萎的枝蔓,?;桫f:黃昏時歸巢的烏鴉?;瑁喊?。 ②人家:農(nóng)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③古道:已經(jīng)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或年代久遠(yuǎn)的驛道,。 ④西風(fēng):寒冷、蕭瑟的秋風(fēng),。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⑤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diǎn)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⑥天涯:遠(yuǎn)離家鄉(xiāng)的地方。 【翻譯】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fēng)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dú)的旅人漂泊在遙遠(yuǎn)的地方,。 【作品簡介】 《越調(diào)·天凈沙·秋思》是元代著名劇作家,、散曲家馬致遠(yuǎn)所寫的一首小令 。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動的表現(xiàn)了一個長期流落異鄉(xiāng)的人的悲哀,。這首 小令句法別致,前三行全由名詞性詞組構(gòu)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 義豐。 “斷腸”二字為詩眼,。抒發(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 ,、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過 眾多自然景物的鮮明形象,濃重的深秋色彩,,刻畫得淋漓盡致,。 【創(chuàng)作背景】 馬致遠(yuǎn)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 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在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 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賞析】 此曲篇幅雖短,,卻為極多人所知曉,,不失為千古絕唱,。短短二十八字,刻 劃出一幅非常真實生動的秋郊夕照圖,。起首三句為鼎足對,,一連推出九幅 畫面: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以景 托景,,景中生情,在蒼涼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飄泊不定而又憂愁的情 懷,。這里,,作者創(chuàng)造性地將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組合在一起,使整個畫面 富有流動感,、生命感,。同時,有意識地突出畫面的昏暗陰冷,,以便充分表 現(xiàn)“斷腸人”浪跡天涯的濃烈的羈旅愁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