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5年,即清順治二年,,亦即南明弘光元年,,這年春節(jié)剛過,53歲的官場老將王鐸,,經過審時度勢,、深思熟慮,,決定再次向南明皇帝朱由崧提出要告老還鄉(xiāng)。 王鐸自畫像 53歲的年紀,王鐸說要提前退休,,可是需要些厚臉皮才能說出口的,。此時此刻,清朝已經建立,,大明王朝正處于血雨腥風,、風雨飄搖之際。國難當頭,,王鐸想的不是去為老朱家賣命,,而是要回家。 《李賀詩帖》 南明皇帝朱由崧心寒,,但沒辦法,。就剩這個破廟了,都放走了可怎么辦,?干脆再升王鐸官吧,!就這樣,王鐸又升官兒了,,晉升為九卿之一的少傅,。 升官的王鐸不好意思再提還鄉(xiāng)的事了,。待在皇帝身邊,他唯一的擔心就是害怕被清兵抓到殺頭,。只要不想到清兵攻城,,他的心情一般都是很好,很有閑情逸致的,。 該寫詩就寫詩,,該臨名家字帖就臨,,一刻兒也不待耽誤的。這不,,《為更生武老親翁書詩軸》和《臨王獻之帖軸》都是這個時間點的作品,,這都是王鐸刻苦研習書法藝術的證明材料,。 公元1645年4月25日,,清軍屠城揚州,史可法殉國,。5月15日,,清軍進入南京城,書畫家大學士王鐸,,和許多王公大臣一樣,,剃了個很新潮的滿清發(fā)型,編個辮子,,乖乖地投降了,。 王鐸從此就跟著順治皇帝混了,,不但保有原官禮部尚書管宏文院學士、充明史副總裁,,還加為少保,。 王鐸官運亨通,,書法照練,絲毫不受明朝那些事兒影響,。這期間依然寫下了大量作品,,如《送鳳丸等五律詩卷》、《杜甫鳳林戈未息詩卷》,、《自書石湖等五首詩卷》等,。 公元1647年,,即清順治四年,這一年的6月,,56歲的王鐸抄寫了唐代天才詩人李賀的四首詩作,。 不知李賀那《馬詩》“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王鐸背誦過沒有,李賀可是一個非常想建功立業(yè)的人哪!王鐸當時抄錄李賀詩時,,是何感想,。 《李賀詩帖》內容為抄錄李賀詩四首:《聽穎師琴歌》,、《昆侖使者》、《神仙曲》和《高平縣東私路》,。 王鐸《李賀詩帖》釋文: 聽穎師琴歌 別浦云歸桂花渚, 蜀國弦中雙鳳語,。芙蓉葉落秋鸞離, 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 渡海蛾眉牽白鹿。誰看挾劍赴長橋, 誰看浸發(fā)題春竹,。 竺僧前立當吾門, 梵宮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軫長八尺, 嶧陽老樹非桐孫。 涼館聞弦驚病客, 藥囊暫別龍須席,。請歌直請卿相歌, 奉禮官卑復何益,。 昆侖使者 昆侖使者無消息,,茂陵煙樹生愁色。金盤玉露自淋漓,,元氣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龍鱗下紅枝折,。何處偏傷萬國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神仙曲 碧峰海面藏靈書,,上帝揀作神仙居,。清明笑語聞空虛,斗乘巨浪騎鯨魚,。 春羅書字邀王母,,共宴紅樓最深處。鶴羽沖風過海遲,,不如卻使青龍去,。 猶疑王母不相許,垂霧妖鬟更傳語。 高平縣東私路 侵侵槲葉香,木花滯寒雨,。今夕山上秋,,永謝無人處。 石谿遠荒澀,,棠實懸辛苦,。古者定幽尋,呼君作私路,。 在這件作品中,,王鐸使用大量的濕墨,,造成筆痕漲出,形成塊面,,甚至個別字跡變得失形,,與清爽迅疾的筆法形成對比。這也是王鐸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所在,。 《李賀詩帖》,,尺寸為45x240cm,,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如您轉發(fā)或收藏,請點擊一下“關注”,,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您轉發(fā)或收藏,,請點擊一下“關注”,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您轉發(fā)或收藏,,請點擊一下“關注”,,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您轉發(fā)或收藏,,請點擊一下“關注”,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
|
來自: 昵稱3356905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