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子香
文 | 蓮韻 編輯丨遇見散文詩歌
端午節(jié)了,街頭巷尾到處都飄蕩著粽子的清香,。從超市買回來,,總是感覺缺少了點什么,,悵然若失。
我還是懷念小時候,,懷念故鄉(xiāng),,想念姥姥做的粽子香,。記得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都會像過年一樣滿心歡喜地期待,。因為又可以吃上香香甜甜的粽子了,,在那個白面饅頭和米飯一年難得吃上一回的年代,,一顆粽子對于年少的我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幸福。
何止是粽子香啊,那些不可勝數(shù)的樂趣一直在記憶里永存,。村東南那個池塘,,我們這里叫灣,沿著灣邊那條曲折的林蔭小路,,就是那口老井。老井上絡繹不絕有前來挑水的人,,人們的說笑聲,、水桶的吱吱聲,,以及水里咕咕的蛙鳴聲,,簡直就是一首美妙動聽的鄉(xiāng)間樂曲,。
池塘邊的那一片蘆葦蕩,郁郁蔥蔥,。每逢夏日,捉魚,、摸蝦逮泥鰍,在青青的蘆葦叢中撿拾鳥蛋,,成了孩子們的天堂,,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就要端午節(jié)了,,按姥姥的吩咐,,我挽起褲腳去池塘深處,采了一些新鮮碩大的蘆葦葉子回來,。姥姥洗凈后泡在水里,還有淘好的米也提前浸在盆里,。
到了五月單五這一天,,慈祥的姥姥滿臉幸福的開始包粽子了,。她先拿起兩三片粽葉,把它折疊成一個小漏斗的形狀,,再抓一把糯米放入,,然后加兩粒紅棗進去,,上面再用一把米夯實。最后,,巧手的姥姥把葦葉折過來反復包扎結(jié)實,,一會兒功夫,,一盆綠鴿子似的粽子就完工了。
姥姥慢慢看著,,像在欣賞一件藝術(shù)品,,笑意盈盈,。
我的任務是幫著燒火,,下了鍋的粽子要煮好長時間,那可是甜蜜而漫長的等待??!
粽子出鍋了,,一屋子一院子的香氣在飄蕩。暗綠的粽葉,,瑩白的糯米,,紅紅的大棗,誘惑人心,。葦葉清涼的草木氣息,,合著糯米的香大棗的甜,,刺激著味蕾,。
嘗一口,,香甜繞齒,軟綿可口,,看我們貪吃的樣子,,姥姥笑吟吟地一個勁兒地囑咐:慢慢吃,別燙著。
那場景,,多年后一直在記憶深處歷久彌香,。每年的端午,都會想起小時候的粽子香,,想起最疼愛我的慈善的姥姥來,。
綠色的田野,,是我們天然的樂園,。開著金黃花的蒲公英,,粉色喇叭花的野草,爬滿溝邊河沿,。這些都是喂豬的好食料,。艾蒿最多了,但有一種很濃的味,,豬不愛吃,。不過把艾蒿曬干后點燃,可以驅(qū)趕蚊子,,所以每逢夜晚,,姥姥都會在屋里點上一把艾草,那股清涼的香味,,一直伴我們度過一個漫長的酷夏,。
那時候放學后的任務就是去拔草,邊拔邊玩,,玩游戲,,捉螞蚱,樂此不疲,,一直玩到日暮黃昏,。把逮來的螞蚱穿成一串拿回來家喂雞,姥姥說,,等下了蛋,,給你們換甜杏吃。心里,,又多出一份期待,。
我們就這樣在甜美的期待中一天天長大,長大后的我們,,卻離故鄉(xiāng)越來越遠了,,而思念卻越來越濃了。
又是一年端午,,成堆的粽子滿滿當當,,彰顯著節(jié)日的隆重,。空氣中有艾草的清香在游走,,抬頭便能看到穿行在街頭手持艾草的人,。那是來自故鄉(xiāng)的味道,田野的味道,。
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延續(xù)著古老的風俗,承載著美好的期望,,也讓終日奔波疲倦的心,,在這古老又溫馨的節(jié)日里得以回歸和休憩。重溫故鄉(xiāng)與親情的味道,,領悟人生之美好,。
感恩,盛世下的每一天,,都是吉祥安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