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一個經典的商業(yè)案例:蘋果手機,。 我們可以看一下喬布斯回歸蘋果后的蘋果的產品的發(fā)展的過程:1,、ipod —— 2、ITouch —— 3,、Iphone(Ipad)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幾個產品,, 表面上看從Ipod到IPHONE 其實差別還是蠻大的,或者說壓根扯不上關系,,但其實IPOD 可以看成Iphone 的原型機,。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幾個產品階段,,蘋果分別都做了什么,。 第一階段:Ipod 階段 1、觸摸式操控 2,、ITunes 音樂商店 第二階段:ITouch階段 1,、IOS 操作系統(tǒng) 2、APP開發(fā)模式 通過以上兩個階段的不斷迭代,,到IPhone ,,僅僅是增加了攝像頭和通訊模塊。但是即便是這樣,,也輕輕松松的把諾基亞給干死了,。 其實諾基亞是很冤枉的,因為諾基亞都算不上蘋果的競爭對手,,因為人家一開始就沒有把自己定義成一個通訊設備 蘋果的競爭對手可以是誰呢,? 1、索尼隨身聽,,被干死了 2,、PS2游戲機、xbox 游戲機 也差不多了吧 3,、intel cpu,、戴爾筆記本電腦、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tǒng),。雖然沒死,,但是活得很難受。 還有一點,,這里沒有說google 的android,,其實我覺得,如果沒有IPHONE的話,,google 的android還是很難做起來的,,因為android的商業(yè)路徑,,和蘋果 是不一樣的,靠這種商業(yè)打法,,突破諾基亞還是有點難度的,。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想,這里不可能再重來一遍,。 OK,,我們的例子講完了,我們來看看我們今天的主題:從零到一構建商業(yè)閉環(huán),。 有一本書叫做《從0到1:開啟商業(yè)與未來的秘密》,,這本書基本上就是講了IPHONE的這樣的商業(yè)路徑是如何來進行實施的。 我認為一個商業(yè),,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零到一階段 和 從一到一百階段,。 從零到一階段就是商業(yè)閉環(huán)構建階段,我們可以稱之為IPOD階段,。 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什么,?我們可以看一下IPOD和IPHONE商業(yè)模型的對照 以IPHONE為藍本,IPHONE 的幾個主要的特點,,在IPOD里都有完美的體現,。 1、IOS操作系統(tǒng) —— IPOD的內核音樂播放器程序 2,、ITunes 應用程序商店——ITUNes 音樂商城 3,、IPONE 硬件設備 —— IPOD硬件設備 那么IPHONE 受用戶喜愛的主要點同樣在IPOD 身上也完美體現: 1、極致的觸摸屏式的用戶體驗(在IPOD階段還不是觸摸屏) 2,、特別方便用戶使用(IPOD解決了用戶聽音樂問題,,IPHONE解決了聽音樂、玩游戲,、上網,、拍照問題) 3、完美的工業(yè)設計(IPOD的合金外殼一直沿用到IPHONE) 如果IPOD,、ITouch,、IPone 分別是不同的商業(yè)階段,那么一個商業(yè)階段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1,、制作做小的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 2,、完整的商業(yè)模型(比如拿IPHONE來說賣硬件、賣APP,、賣開發(fā)者資格) 3,、用戶可以為不完善的產品來買單,這點其實很重要,這是驗證你的產品是否有市場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如果我們再往后分析,還有一些看不見的東西: 1,、完全超越當前解決方案的技術(當然是解決用戶需求) 2,、最小供應鏈體系(你總不能說你這個東西很好,就是做不出來) 3,、可持續(xù)迭代的商業(yè)架構 當然,,IPOD 出現的時候已經很完善的,如果把IPOD所擁有的東西縮小1000倍,,我們也可以稱之為一個商業(yè)階段,,只要這個階段存在我們上面提到的關鍵特點。 我們可以把IPOD稱之為IPHONE 的從零到一階段,。我們也可以把IOPD縮小1000倍所解決用戶需求的那個產品,,稱之從零到一階段。(當然這是對于我們這些一窮二白啥都沒有的創(chuàng)業(yè)者而言的) 通過以上的分析的化,,我們可以對今天有個總結,。從零到一構建商業(yè)閉環(huán),必備條件都有哪些呢,?我覺得有三點: 1,、用戶可認可(市場需求是存在的) 2、技術可以支撐(產品能生產出來) 3,、生產可持續(xù)(供應體系,、生產成本) 所以,通過iphone的商業(yè)模式迭代,,我們可以看到,,從零到一是為你的商業(yè)騰飛打造堅實基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做好從零到一的市場探索和商業(yè)閉環(huán)構建,,是驗證一個商業(yè)模式是否可行的關鍵步驟,。 |
|
來自: budaozheli > 《商業(yè)閉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