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4歲,。2003年4月30日初診,。突然胸骨后持續(xù)壓榨性疼痛并向左上肢放射,伴胸悶,、心悸,、氣短、腹脹,、惡心,、嘔吐不止。 門診輔助檢查:心肌酶增高,。 心電圖檢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二度Ⅰ型房室阻滯。 急收入住院,,入院后予靜脈滴注,、吸氧、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止痛等常規(guī)治療2日,胸痛不減且嘔吐頻繁,,考慮并用中藥治療,。 患者1周內(nèi)未行大便,口渴喜飲,,但飲不得入,。 舌脈:舌質(zhì)紅,,舌苔黃厚起芒刺,脈滑數(shù),。 處方:【調(diào)胃承氣湯加味】,。 大黃(后下)12克,芒硝(沖)12克,,甘草6克,,竹茹15克,旋覆花(包煎)15克,,法半夏10克,,梔子10克,伏龍肝100克,。 伏龍肝煎取上清液300mL煎余藥,。 1劑,徐徐服下,。 約3小時(shí)后,,瀉下燥屎數(shù)枚,疼痛頓感驟減,,嘔吐漸止,。 原方加減: 大黃(后下)12克,甘草6克,,竹茹15克,,旋覆花(包煎)15克,梔子10克,,丹參18克,,蒲黃10克,五靈脂10克,。 每日1劑,,水煎分服2次。 3劑盡,,胸痛基本解除,,精神明顯轉(zhuǎn)佳,納食正常,,二便順利,,黃厚苔漸去。 后予生脈散合丹參飲以善其后,,隨訪至2007年12月未復(fù)發(fā),。 按: 心肌梗死乃臨床急性重癥之疾,本例之治,,不拘常法,,據(jù)癥辨證,果斷施以瀉熱通腑之調(diào)胃承氣湯,,收效甚捷,,充分顯示了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優(yōu)越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