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雖然是諸侯并起,,天下大亂,但定居洛邑的周天子還是整個天下在名義上的共主,。因為洛邑是周朝的東都,,所以周天子為天下名義共主的春秋戰(zhàn)國也被稱為“東周”。 戰(zhàn)國末年,,最后滅亡東周的就是秦國,,這也是古代史官以秦為正統(tǒng)的依據之一。但有意思的是,,根據史書記載,,東周被秦國在前256年、前249年相繼滅亡了兩次,。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后,之前很多在周朝中央世襲當官的貴族也隨周平王東遷,,周公家族就是其中之一(周公的子孫分為兩支:一為魯國,;二為王室中央的世襲卿士周公)。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王室實權被周公等世襲卿士控制,,周天子在狹小的洛邑王畿之內也成了傀儡。周考王元年(前440年),,洛邑王畿分裂為周平王,、西周國兩個小諸侯,,周天子則長住西周國,。 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國攻占洛邑,,滅亡了西周國,。居住在西周國的末代周天子周赧王也在被秦國控制數月后病死(一說被秦王所殺),作為天下共主的周朝(東周)至此滅亡,。 但因為東周國尚在并,,所以不是至尊天子(周朝)的周室依然還是地方諸侯,,周還沒有徹底滅亡。直到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相呂不韋滅亡東周國,,周室才算徹底滅亡。 |
|
來自: 昵稱55301288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