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記憶的深刻度,,因人而異,大抵因秉性,、經(jīng)歷等等的不同而各有深淺,,但對于味道,估計都有著執(zhí)著而永難磨滅的記憶,,仿佛與生俱來,,直到老死。這種味道的記憶,,或來自故鄉(xiāng),、來自父母,或是來自朋友的家庭聚會又或者來自某個旅途中的偶遇,,總之會有某些味道令人回味久遠(yuǎn),。 我2012年到黃山旅游,旅途中,,在某一家裝修簡陋的小飯館吃到了一道讓我至今難忘的紅燒肉,。此紅燒肉的做法與廣東的做法稍有不同,其味偏甜其色偏重(估計是重醬的緣故),,特別的是,,此肉與黃山特有的筍干同燉,味道實在一流,,筍干 爽韌、肉則軟硬適中肥而不膩,,恰到好處,,筍干燒肉一同夾入口,,好吃到飛起,未到黃山,,已做神仙,。回到廣東后,,到市場買了些號稱黃山產(chǎn)的筍干,,依平常的做法炮制,肉尚可,,筍干則軟爛,,毫無口感,不復(fù)當(dāng)時味道矣,,惆悵良久,。 材料 五花肉 500克 真空包裝鮮筍一袋(市場或超市有售) 糖小半碗 草果 1個 八角5顆 香葉3片 花椒適量 白芷1小片(此味北方人多喜歡,南方的一般,,我是特別喜歡其特別的藥材味) 桂皮1塊 柱候醬1匙 紅南乳一塊帶汁磨爛 頭抽少許 制法 五花肉洗干凈瀝干后,,用噴槍猛火炙其皮,讓其急速收縮,,直至皮稍黃(沒噴槍的,,用煤氣爐火炙之亦可),冷水整塊下鍋,,燒10分鐘后撈起入冷水洗干凈,,切方塊(稍大點),放茶湯(綠茶最佳,,烏龍次之)浸泡60分鐘,,撈起瀝干待用。香料入鍋微火炒香后盛起裝入紗袋,。適量冷油冷水入冷鍋,,加糖(留下少許),小火炒糖色,,糖色不宜太老,,老了味道發(fā)苦,十分掃興,,糖色好后放五花肉同翻炒至每塊肉都裹上色,,下柱候醬南乳頭抽同炒,出香后下水(要沒過肉面),、香料袋,、少許白糖、鹽,大火開后,,小火慢燉至收汁,。筍洗干凈,切片(稍厚點,,口感更佳),,開水下鹽及少許糖、油,,放筍片進(jìn)去,,焯至熟,撈起,,平鋪碟里,,收汁后的紅燒肉盛起碼放筍片上,剩汁淋面,,成,!此紅燒肉以筍片墊底,把紅燒肉的精華吸收,,筍片爽口濃香,,竟是比紅燒肉還好,如果是筍干,,效果應(yīng)該更好,,惜乎好的筍干難尋,罷,。 紅燒肉是中國人餐桌上最為平常的家常菜,,材料、配方大同小異,,火候的老嫩,、味道的濃淡、顏色的深淺,,各家各戶千變?nèi)f化,,一鍋好的紅燒肉,講究的其實是心意和耐性,,我的童年,,正是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當(dāng)年媽媽好不容易買一塊稍帶薄薄一層紅色瘦肉的肥板做的南乳燜肉,,已覺滋味無窮,,回憶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