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戴鴻慈,。戴鴻慈,,廣東南海人。1876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后歷任禮部、戶部侍郎,、法部尚書,、經(jīng)筵講官,、參預政務大臣、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太子少保等職,。1905年,,戶部右侍郎戴鴻慈作為五大臣之一,出使歐美考察政治,,回國后極力主張以立憲政體代替專制政體,。清朝改刑部為法部,戴鴻慈首任尚書,。 圖為董恂,。董恂,江蘇甘泉(今揚州)人,。清道光進士,,先后事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官至兵,、戶兩部尚書,。他曾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作為全權大臣,,奉派與比利時,、英國、俄國,、美國等國簽訂通商條約,。他還是我國“英詩漢譯第一人”。 圖為何維健,。戴著眼鏡的清朝官員,,這樣的照片還是很少見到。何維健在歷史上留下的資料很少,,只知道他當時任漢口道臺,。這里介紹下道臺這個官職,道員(道臺)是?。ㄑ矒帷⒖偠剑┡c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原則上道臺為正四品官員,,但實際操作中卻有特例,,而駐外道員中二品和三品的皆有。 圖為李鴻章,。李鴻章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晚清重要的歷史人物,他參與了晚清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他代替清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被稱為大清朝的裱糊匠。李鴻章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他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chuàng)始人和統(tǒng)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他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他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 圖為劉坤一,。劉坤一,湖南新寧人,。他是湘軍將領,,1855年參加湘軍楚勇與太平軍作戰(zhàn)。多次被提拔重用,,賞戴花翎,。1862年,升廣西布政使,。1864年升江西巡撫,。1874年,調(diào)署兩江總督,。1875年9月,,授兩廣總督,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1891年受命“幫辦海軍事務”,,并任兩江總督。 圖為葉赫那拉·瑞麟,。他和慈禧太后一個姓,,都是葉赫拉拉氏。瑞麟是滿洲正藍旗人,他歷任太常寺少卿,、內(nèi)閣學士,、禮部侍郎、軍機大臣,、戶部侍郎,、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兩廣總督,、文淵閣大學士等職。在咸豐三年,,入值軍機處,。同治五年,奉旨接替吳棠擔任兩廣總督,。 圖為張之洞,。張之洞大家也不陌生,他是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晚清重臣,。他1837年,出生于貴州興義府,,他的祖籍是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他在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nèi)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圖為沈桂芬,。沈桂芬,,順天宛平(今北京市宛平縣)人,祖籍江蘇吳江(今屬蘇州),,人稱“吳江相國”,,歷仕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咸豐七年,,任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同治二年(1863年),署山西巡撫,;同治六年任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同治九年遷兵部尚書,同治十一年加太子少保,。 圖為毛昶熙,。毛昶熙,河南懷慶府武陟縣人,。清道光二十五年進士,,他歷任左副都御史銜、內(nèi)閣學士,、禮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吏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兵部尚書,。在同治元年(1862年)他隨僧格林沁在魯,、豫、鄂,、皖等地鎮(zhèn)壓過捻軍,,他經(jīng)歷清代末年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