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謝”是誰,,憑什么在李白的曠世作品里獨占一行,?
這是李白從長安被“贈金放還”,,流浪宣州,、郁郁不得志的時候,為在朝廷任校書郎的叔叔李云擺酒餞行所寫的一首送別詩,。這首古風名句極多,,大都耳熟能詳,通解其意,。其中稍微生疏不為人重視的就是這兩句了:“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前面半句也是歷來寫文章引用極多的,,大都是對后半句不大熟悉。 那么這兩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這是稱贊叔叔李云的文章和自己的才情,,一種客套和自夸。李云在當時確實也是散文大家,,為人剛正不阿,,素有風骨?!芭钊R”是指東漢藏書閣,,“建安骨”是指建安七子的詩文那種剛健遒勁的風格,這里的意思就是說:叔叔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樣剛健有力,,而我的詩文呢則像漢唐之間南齊的謝朓一樣清新秀麗,。 漢唐之間除了建安七子,只講山水田園詩的靈動,,還有獨占天下文采一斗的“大謝”謝靈運,,還有隱士詩宗陶淵明,還有“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為何李白在這里獨獨只提“小謝”謝朓? 因為他為叔叔擺酒踐行的地方就是宣州為了紀念當年地方長官謝朓的“謝朓樓”,。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詩名已經(jīng)交代得清清楚楚了。李白在寫詩的時候結(jié)合當時的環(huán)境一氣呵成,,一筆揮就,,不但成就了謝朓樓,也把謝朓推到了我們面前,。他做這事多了,,汪倫不也是么,。 那么,謝朓的詩風到底如何,,能讓李白另眼相看,? 謝朓,字玄暉,,出身“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謝家,,名門大族,忠心事主,。他娶了另外一個大家王家的女子,,岳父為南齊名將王敬則。齊明帝蕭鸞即位后,,王敬則位高權(quán)重被蕭鸞猜忌,。謝朓在王敬則拉攏他的時候揭發(fā)了岳父的叛亂之舉,王敬則全家滅門,。謝朓升官至尚書吏部郎,,卻家也不敢回,怕被老婆砍死,。五年后在始安王蕭遙光謀反中,,因為拒絕同謀被誣陷,死在獄中,,年僅三十六歲,。 南朝亂世,是是非非,,咱們不予評論,,我們只看他在詩史上留下的印記。 謝朓是山水詩代表人物,。我們知道魏晉即南北朝時期,,由于朝代更替快,有很多高級文人選擇了不出仕,,裝瘋賣傻,,喝酒裸奔,把儒學和道家哲學聯(lián)結(jié)起來思考,,興起了玄學,。詩歌中出現(xiàn)了“玄言詩”,咱們普通一點講,,就是愛扯玄乎道理的詩,。同時由于家門高貴富足,又不認真上班,,興趣就在于五石散和游覽名山,,求仙問道,,所以又出現(xiàn)了“游仙詩”。而到了“大謝”謝靈運的時候,,結(jié)合起來出現(xiàn)了山水詩,。 謝靈運開創(chuàng)了山水詩派,陶淵明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派,。但是他們的山水田園詩總會留下個比較玄乎的小尾巴,,而這是游仙詩和玄言詩的特征。舉個例子,,謝靈運的《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前面寫景非常細致,,從每個角度細寫看到的景色,,詞藻優(yōu)美,“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這種筆法就是曹植一脈相承的華麗,。最后四句給你講點大道理:憂慮的東西少了自然覺得沒有煩心事,心情暢快就會覺得很順心,。這些話送給那些希望保養(yǎng)身體的人,,他們能用這個方法來養(yǎng)生。 這就是玄言詩的套路,。再看陶淵明的田園詩代表作《飲酒·其五》:
陶淵明的寫景是疏離,、淡泊的,你是你,,我是我,,咱們相安無事,兩生歡喜,。結(jié)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則回到玄言詩說理的樣子。這是魏晉時代玄學在詩人的作品中打下的烙印,,不影響詩的好壞,,但我們可以憑這個對詩的發(fā)展流變做出區(qū)分。 而謝朓,,跳出了這一點,,為后來的唐詩做好了由山水直入抒情的基礎。我們看他的一首詩《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謝朓外放做官,登山回望京城所看到的景致:“馀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多漂亮的句子啊,,便曹植,、謝靈運也不過如此。詩的結(jié)尾,,已經(jīng)完全擺脫了用玄言詩做小尾巴的毛病,。“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鬒不變”,,這就是詩人直接抒情,,不再跟你們講什么玄乎的大道理,只抒發(fā)自己的感情,,你們自己去體會,。 山水詩就此成為純粹的寫景、抒情的詩,,脫離了陳腐的玄言詩,、游仙詩的窠臼,并在盛唐詩壇上占有了一席重要的位置,。 這一小點變化,,于詩詞變革、于山水詩派是極其重要的一步,。 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開創(chuàng)者,,謝朓是山水詩的成就者。謝朓的詩,,比謝靈運更加清新秀麗,。我們可以對比上面兩人的詩,就會發(fā)現(xiàn)謝靈運的寫景,,都是小景致,詳細地描寫,。而謝朓的視野更加開闊宏大,,寫的不是景致,而是景觀,,更加符合后來的大唐意象,。 所以,謝朓對唐詩山水詩派的影響是深遠的,,和庾信,、鮑照一樣得到李白的喜愛和尊重也是正常的。 咱們可不是瞎分析,,你以為詩仙憑空說“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他怎么不說“大謝又清發(fā)”? 當然了,,也許單單只是因為在謝朓樓喝酒罷了,。誰知道,? |
|
來自: 梧桐樹邊羽 > 《詩詞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