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蘭高地”在有關(guān)中東的新聞里算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了,。 中東地區(qū)是世界知名的巨型“火藥桶”,而戈蘭高地地處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和約旦的交界之處,,僅從這一長串名字就能夠想象得到夾在其中的“制高點”有多么要命,。而事實上,戈蘭高地不僅在安全方面,,甚至在國計民生上對以色列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 戈蘭高地原屬敘利亞領(lǐng)土,是庫奈特拉省的一部分,,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中被以色列奪占,。此后,盡管面對各方譴責(zé)以及安理會的強烈抗議,,以色列仍然堅持通過《戈蘭高地法》,,將此地并入己方版圖。甚至在前不久的敘利亞內(nèi)戰(zhàn),,一架圍剿叛軍的敘軍戰(zhàn)機也在該地被以色列以“侵略領(lǐng)空”為由予以擊落,。那么,戈蘭高地究竟有多大的誘惑能讓以色列用如此強硬的態(tài)度來表明主權(quán)呢,? 眾所周知,,戈蘭高地名為“高地”,實際上是一個高原,。其南北長120公里,,東西寬12到25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這在一馬平川的西亞地區(qū)算得上比較巍峨的地勢了,。再加上因為是高原,頂部較為平坦,,可以駐扎更多的軍隊和居民,,便于永久控制。從這里俯視四周,黎巴嫩,、敘利亞和約旦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遠眺西南甚至可以觀察得到埃及西奈半島。 試想這樣一個有利地形如果重回敘利亞之手,,對于地域狹窄的以色列來說又會發(fā)生什么呢,?首先,敘軍居高臨下,,以色列仰攻不利,,地理的優(yōu)勢沒有了。此時如果約旦軍隊渡過約旦河向西進擊,,以軍勢必腹背受敵,。而一向自詡為中東軍事強國的埃及看到這般情景也肯定會兵出西奈半島,以色列本就缺乏縱深,,如果三國合并一處,,對猶太人而言無異于滅頂之災(zāi)。 換言之,,控制了這塊高地就等于同時按住了黎巴嫩,、以色列和約旦,孤掌難鳴的埃及也就不敢輕舉妄動,。除了軍事價值之外,,戈蘭高地還富含一種其他地區(qū)極為匱乏的資源,淡水,!中東不缺石油,,但到處是沙漠,水可比油貴得多,。來自地中海的氣流被戈蘭高地阻擋之后形成大量雨水,,造就了這片地區(qū)豐富的水資源,戈蘭高地也因此被稱為“中東水塔”,。 如果再把目光移向西南的話,,會發(fā)現(xiàn)在山腳下還有一個占地160多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加利利海(太巴列湖),。這個湖泊不僅滋養(yǎng)著以色列人,,也通過約旦河惠及周邊國家,那么誰控制了這個“生命源泉”誰也就有了更大的話語權(quán),,這也就是以色列為什么寧愿選擇戰(zhàn)爭,,也不愿交出戈蘭高地的原因了。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訂閱微信公號,,地圖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