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 馬媛媛,女,,漢族,,河南開封人。2011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商丘師院歷史與社會學院任教。先后講授古文字學,、考古發(fā)現(xiàn)與華夏文明,、中國文學史、消費心理學及文化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意與策劃等課程,。主要從事先秦歷史與文化的研究,,目前已在《中國農(nóng)史》《西南大學學報》《鄭州大學學報》《圖書與情報》《圖書館理論與實踐》《貴州文史叢刊》等核心期刊發(fā)表了數(shù)篇論文。主持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等3項,,參與完成教育部項目1項,、河南省哲學社科規(guī)劃項目等省級項目3項。 閱讀提示 上期,,馬媛媛老師為大家分析了葛天氏部落可能屬于東夷部落的緣由,,盡最大可能還原了葛天氏之樂的細節(jié)和特點,解釋了葛天氏之樂在當時為人們所喜愛以至于出現(xiàn)“千人唱,,萬人和”場面的原因,。本期,馬媛媛老師將繼續(xù)古國歷史探尋之旅,,為大家探秘夏之葛伯國,。 朝代更迭的犧牲品 其實一直想和大家好好談一談三皇五帝時代葛天氏的故事。從故事流傳的角度看,,葛天氏的故事應該更富神話色彩,,應該更生動,更能吸引人,??上抻谫Y料的匱乏和歷史的久遠,對葛天氏的很多事情已經(jīng)無從談起,。好在,,史籍對于葛天氏的后裔葛伯國還是有些記載的,這多少可以彌補一下大家的遺憾,。 葛伯國是夏朝的諸侯國,?!对托兆搿肪硎杏涊d:“葛,《風俗通》葛天氏之允子孫氏焉,,夏時葛伯,,嬴姓國也,亦為葛氏,?!睆倪@一條材料來看,葛天氏極有可能為嬴姓,。大家知道“嬴”為中國上古八大姓之一,。據(jù)《史記》記載,“嬴”始于堯,、舜時期,。大家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去多了解一些有關(guān)“嬴”姓的歷史,。 在《抱樸子·自敘》外篇卷四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抱樸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蓋古之有天下者也,,后降為列國,因以為姓焉,?!边@里將葛天氏與葛伯國的關(guān)系敘述得更為詳盡。 從現(xiàn)有的資料看,,葛伯國在整個夏代都默默無聞,。葛伯國能夠被歷史記憶這么久,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夏朝末年卷入了商湯伐夏之事,。根據(jù)《孟子·滕文公下》中“湯居亳,,與葛為鄰”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葛伯國與商湯所居亳為鄰,。根據(jù)《孟子》中“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的記載,可知商湯老弱都能走到葛伯國給幫葛伯國耕種的人提供飯食,,可見兩國距離之近,。 盡管和商湯的距離很近,但在關(guān)系上葛伯國卻是夏的同盟國,,因此它也成為商湯伐夏道路上第一個必須清除的障礙,。《史記·殷本紀》中記載:“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睆倪@段記載來看,意思是說商湯借口葛伯國不祭祀挑起了對葛伯國的征伐,。但是在儒家口中,,商湯伐葛卻成為了被逼而為之的復仇行為?!睹献印る墓肪陀羞@樣一個著名的“葛伯仇餉”事件的記載,。 “葛伯仇餉”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葛國與商國為鄰,但是葛國平常不進行祭祀,。在當時,,祭祀祖先是很重要的活動。商湯派人來問,,為什么不進行祭祀,。葛伯說:我們沒有祭祀用品。于是,,商湯派人給他們送來了牛,、羊等祭祀品。葛伯把這些牛羊都吃掉了,,仍然不進行祭祀,。商湯派人來問,你們?yōu)槭裁催€不祭祀呢,?葛伯說:我們沒有祭祀的五谷,。于是商湯就派人來給他們種地,派老幼給種地的人送飯,。葛伯就派人搶了這些送飯的人,,還殺了一個小孩子。于是,,商湯惱怒了,,派兵消滅了葛國。 在孟子的描述下,,葛伯完全是一個不知好歹,、恩將仇報的無賴小人,。其實這與歷史事實未必相符,很可能如同后人把宋人描繪得那么不堪一樣,,只是出于某處需要,。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來看,,儒家將商湯描繪成討伐暴桀的圣王形象,,就不得不給商湯伐葛找到正當理由,批評葛伯不進行祭祀不過是為征伐尋找借口,,葛伯回應不祭祀的原因是因無犧牲,、無粢盛,商湯便提供牛,、羊等犧牲,,派民眾前往葛國種地,這無非是想證明商湯的仁慈及高尚,,葛伯不領(lǐng)情便進行討伐,。 商湯伐夏桀是夏朝末年的大勢所趨,作為夏朝同盟國的葛伯國在商湯的伐夏大軍面前立刻煙消云散,,從此之后葛天氏的后裔流散各處,。據(jù)學者何光岳梳理文獻資料后認為,葛伯國滅亡后先是西遷,,現(xiàn)在的長葛縣即為葛人所遷之處,;然后又南遷至新蔡縣北的葛陂,此處還有葛陵故城,;到了春秋時期葛陵入蔡,,葛人有一支再次南遷至江西弋陽縣西葛水。四川茂縣唐置之葛州,,也應當是葛人西遷之地,。 葛伯國究竟在哪 偃師說。此說依據(jù)是商之西亳在偃師附近,,因此葛應在偃師,。 垣曲說。此說認為山西垣曲為垣亳,,因此葛在山西垣曲附近,,清人俞正燮曾舉出山西垣曲西南有葛城。 修武說,?!渡叹龝吩疲骸皽鹩谫澝!薄堵肥贰o》云:“葛……在河內(nèi)修武縣有葛伯城,,葛伯墓,。” 其他還有內(nèi)黃說,、南陽說等說法,,依據(jù)均是方志中有類似于“葛莊”之類的地名。這些說法所依據(jù)的史料及依據(jù)均缺乏說服力,,這里就不和大家展開介紹了。 這些學術(shù)觀點中提到的與“葛”有關(guān)的地名,,我不知得于何時與何種原因,,但夏代的葛伯國在商丘寧陵縣卻是眾多權(quán)威歷史文獻所認可的。地理典籍《水經(jīng)注》《元和郡縣圖志》等均認為葛伯國在寧陵縣,。比如《水經(jīng)注·汲水》卷二十三中記載:“寧陵縣之沙陽亭北,,故沙隨國矣?!洞呵镒髠鞒晒辍非?,會于沙隨,謀伐鄭也,,杜預釋地曰:‘在梁國寧陵縣北,,沙陽亭是也……汲水又東徑葛城北,故葛伯之國也……葛于六國屬魏,。魏安厘王以封公子無忌(按:安鰲王近刻訛作襄王忌訛作咎),,號信陵君,其地葛鄉(xiāng)即是城也,,在寧陵縣西十里’,。”比如《元和郡縣圖志》卷七寧陵縣中寫道:“故葛城在縣北十五里,?!薄短藉居钣洝ず幽系馈分杏涊d:“葛伯為鄰,按葛國在宋州寧陵縣界,,去亳百里,。《都城記》湯居亳,,今濟陰東南亳城是也,。《十三州志》梁國有二亳:南亳在谷,,北亳在蒙,。湯會諸侯于景亳,即蒙之北亳也?!?/p> 此外,,古代眾多學者認為葛國的地望在寧陵。東漢學者杜預便持此說法,,《春秋·桓公十五年》載:“葛人來朝,。”杜預注:“葛國,,寧陵縣東北,。”三國時的學者孟康也認為寧陵的葛鄉(xiāng)為葛伯國之地望,,如《漢書·地理志》陳留郡寧陵縣條注,,孟康曰:“故葛伯國,今葛鄉(xiāng)是,?!睍x代學者皇甫謐堅持葛國在寧陵葛鄉(xiāng),并駁斥了葛國在偃師的說法,,如《毛詩·商頌·玄鳥》正義引皇甫謐云:“曾《孟子》稱,,湯居亳,與葛為鄰,。案《地理志》,,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xiāng)是也,。湯地七十里耳,,葛伯不祀,湯使亳眾為之耕,,有童子餉食,,葛伯奪而殺之。古文《仲虺之誥》曰:‘湯征自葛始,?!媽幜耆ベ葞煱税倮铮官癖姙楦?,有童子餉食,,非其理也。今梁國自有二亳也,。南亳在谷熟之地,,北亳在蒙地,非偃師也,?!? 拋開這些權(quán)威文獻,,我們通過考察商湯滅夏的行軍路線,可以推斷葛國應在寧陵,。商湯伐夏的作戰(zhàn)順序為“葛—韋—顧—昆吾—夏桀”,,這里提到的韋在今河南滑縣;顧在今河南范縣,;昆吾在今河南鄭州大師姑附近,。商湯戰(zhàn)勝昆吾后,兵鋒直指夏都偃師二里頭,。這就是《詩·商頌·長發(fā)》云:“韋顧既伐,,昆吾夏桀?!睆倪@條路線來看,,商湯由東向西一路討伐,先對付葛,,再克韋、顧,、昆吾,,最后戰(zhàn)勝夏桀。 在支持葛伯國在他處的學術(shù)觀點中,,均是根據(jù)文獻或考古對商亳的記載及推斷來決定葛之地望,。可是商亳有好幾處,,《尚書古文疏證》便載:“殷有三亳,,二在梁國,一在河洛之間,?!鄙藤裰裼斜辟瘛⒛腺?、西亳幾處,,目前考古學對于亳都的說法仍在爭議之中,“鄭亳說”與“西亳說”兩種說法針鋒相對,,誰也說服不了誰,。因此根據(jù)這些不確定的說法及記載便輕易否定葛國地望在寧陵,是不負責任的,。對于諸侯擁戴湯為盟主的北亳,,便在今河南商丘,只是由于今天的豫東地區(qū)多次遭遇水患,,考古工作開展極為困難,,難有重大發(fā)現(xiàn)。但這并不能成為輕易否定商丘是商湯起兵之地的理由。在其他諸種說法都拿不出確鑿證據(jù)的情況下,,我們應該以擁有最多文獻線索的寧陵為夏代葛國之地望,。 在商丘問葛伯國在哪這個問題,大家的回答應該很迅速,,也很統(tǒng)一:在寧陵,。但是做歷史研究,我們不能張口就說葛伯國在寧陵,,一定要先拿出足夠的證據(jù)來,。而且在學術(shù)界,關(guān)于葛伯國的地望,,歷來爭議很大,。 歷史文獻記載葛伯國在“湯居毫,與葛為鄰”,。以此為起點,,問題的聚焦便在對商亳地望的認定之上,并由此誕生了很多說法,,我們先了解一下這些觀點,。 鄭州說。此說依據(jù)在于因鄭州為鄭亳,,鄒衡先生認為:“鄭地也有葛,,而且不止一處?!辈⒂谩堵肥贰o》證明:“今鄭西北有葛鄉(xiāng)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