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都有參與,,但都勞而無功損兵拆將?;茨先?,第二次有點機會。第三次東吳最有機會,。因為叛軍人馬多,,時間達十個月之久。上可奪淮南,、下可重創(chuàng)魏軍,。孫權在世時就曾攻淮南地區(qū)十多次,可以說是東吳是非常想得到淮南的,?;茨先咽侵福汗?51年王凌之叛、公元255年毌丘儉文欽之叛,、公元257年諸葛誕之叛,。第一次淮南叛還沒開始就讓司馬懿解決了,這一次東吳根本沒有時間反應,。細談下第二次第三次,。 第二次淮南叛是公元255年毌丘儉和文欽。毌丘儉時任鎮(zhèn)東將軍,都督楊州,。文欽時任揚州刺史前將軍,。兩人都有一定的能力的。公元254年中書令李豐與皇后父光祿大夫張緝等謀廢易大臣,,以太常夏侯玄為大將軍,。事情泄露了,全部都讓司馬師滅了并廢了曹芳,。毌丘儉以前是跟李豐夏侯玄是很好后,。擔心司馬師會i對自己下手,于是起兵討伐司馬,。毌丘儉有人馬七萬以上吧,。三國志:分老弱守城,儉,、欽自將五六萬眾渡淮,,西至項。晉書:儉,、欽帥眾六萬,,渡淮而西(壽春還有留守的老弱) 司馬師動用不下于十五萬左右人馬平叛。晉書:帝統(tǒng)中軍步騎十余萬以征之,。還有其他三路人馬是諸葛誕督豫州諸軍,、征東將軍胡遵督青、徐諸軍,、兗州刺史鄧艾督泰山諸軍萬馀人至樂嘉(召三方兵,,大會于陳許之郊)司馬師率軍圍項城(因為攻城有傷亡,想不戰(zhàn)而勝) 正月造反,,毌丘儉和文欽攻下項城,。毌丘儉守城,文欽在城外駐軍,。閏正月東吳想趁壽春空虛拿下壽春(毌丘儉留老弱守城)派軍北伐孫峻,、呂據(jù)、宗贊襲擊壽春,。(東吳兵力不詳個人猜測不多)據(jù)三國志:閏月壬辰,,峻及驃騎將軍呂據(jù)、左將軍留贊率兵襲壽春,,軍及東興,聞欽等敗,。這時文欽在樂嘉戰(zhàn)敗,,帶著幾萬人投降正好北伐的東吳軍隊。這時諸葛誕率軍趕到壽春,。東吳退軍了,,北伐十來天就退軍,。據(jù)三國志:魏毋丘儉、文欽以眾叛,,與魏人戰(zhàn)于樂嘉,,峻帥驃騎將軍呂據(jù)、左將軍留贊襲壽春,,會欽(文欽)敗降,,軍還。(魏諸葛誕入壽春,,峻引軍還,。)東吳還留有偏師不過都讓魏國擊敗了,將領都戰(zhàn)死了,。此時北伐東吳得到人口,,也不算是無功而返。三國志:壽春中十馀萬口,,聞儉,、欽敗,恐誅,,悉破城門出,,流迸山澤,或散走入?yún)恰?/p> 我認為此時東吳1坐失良機,,壽春城只有老弱,。那能諸葛誕一來就跑,那是像北伐的樣子,。(東吳北伐經常是魏國援軍一到就跑)2北伐人馬太少,,雖然此次北伐沒有記錄人馬數(shù)量。將領太老,,宗贊都七十多了,。呂據(jù)沒有七十也有六十多了。(世人只是嘲笑蜀漢廖化)3沒有兩路北伐,,魏國十萬中軍在項城,、青、豫,、徐諸軍都在淮南,。魏國注意力都在淮南。如此同時荊州方向有一支十萬人的軍隊猛攻襄樊,。壽南方向東吳持續(xù)増兵,,這樣司馬師就支援不了襄樊。4沒有聯(lián)合蜀漢以分勢(姜維是在司馬師死了才北伐) 第三次淮南叛 公元257年五月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反,首先攻打楊州刺史樂綝,。人馬有十四萬左右,。三國志:斂淮南及淮北郡縣屯田口十馀萬官兵,揚州新附勝兵者四五萬人,,聚谷足一年食,,閉城自守。(魏國在淮南淮北大規(guī)模屯田,。公元242年鄧艾建議淮南三萬,、淮北兩萬。)并派人把兒子送去東吳做為人質,,請求東吳救援,。這時蜀漢姜維也率數(shù)萬人北伐。三國志:聞魏大將軍諸葛誕據(jù)壽春以叛,,姜維復率眾出駱谷,,至芒水。 東吳收到諸葛誕求救后立馬派軍北伐接應,。但采用的是葫蘆娃救爺爺?shù)牟呗?。東吳派三萬人成功突破魏國防線,進入壽春城中,。(此時魏國尚未對壽春合圍成功)六月司馬昭率二十二六萬軍隊對壽春圍,,并派游軍阻擊東吳援軍。司馬昭采用的還是圍而不打的策略,。因為壽春城堅人馬又多,,攻城傷亡太大。東吳也會趁勢在外面進攻,。到時內外受敵就麻煩了,。三國志:大將軍司馬文王督中外諸軍二十六萬眾。大將軍以為:"城固而眾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敵,,此危道也,。今三叛相聚於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將使同就戮,,吾當以全策縻之,,可坐而制也。 東吳三萬人進城后,。東吳再派朱異率三萬人襲擊了一下夏口,,就趕到壽春旁邊的安豐為壽春外援,。七月朱異讓陳泰擊敗,吳軍敗退,。八月東吳再増加兩萬多人加上朱異三萬合兵五萬,又給魏國陳泰擊退,,朱異敗歸,。當時東吳大將軍孫綝再讓朱異率三萬人死戰(zhàn),朱異不干了,。當然不干了這不是葫蘆娃救爺爺嗎,?何況糧草又不夠。九月孫綝就把朱異殺了,,然后派弟弟孫恩統(tǒng)領諸軍救援,。公元257年九月—公元258年三月壽春城破的八個月里,東吳沒有發(fā)動像樣后進攻做為救援了,。而蜀漢那邊姜維聽到壽春城破就退軍,,蜀漢這邊應該是小勝。因為姜維重新封為大將軍,。 我認為此次東吳真正是喪失了大好時機,。但是還是缺乏戰(zhàn)略謀劃1葫蘆娃救爺爺,每次三萬,、三萬,、五萬的上。魏國只需要二十多萬圍城,,分數(shù)萬人出來就可以阻擊,。2蜀漢已出秦川,牽制了雍涼數(shù)萬人,。魏國主力二十六萬在壽春,,諸葛誕十幾萬人據(jù)城而守。司馬昭因壽春城堅叛軍人馬又多,,采取圍而不攻的策略,。(誕以二年五月反,三年二月破滅,。就是說魏國圍城十個月)魏國荊州方向空虛,。東吳完全派將領率荊州之眾十萬全力猛攻襄樊,直插魏國心臟,。而魏國司馬昭,、陳泰、鐘會等皆在淮南,,就連魏主也在,。如果東吳荊州方向進攻,,魏國還能調集多少人馬防御?魏國精銳皆牽缺在東西線,。司馬昭二十六萬圍壽春,、鄧艾數(shù)萬防御蜀漢姜維、諸葛誕十四萬叛軍(原本是魏軍),。這樣就已經去掉魏國四十多萬了,。魏國還要防御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3東吳孫綝做為大將軍無統(tǒng)帥之才,,一誤再誤,。孫綝當時不過二十七歲一年輕人,能死為大將軍不過是接他哥哥孫峻的班,。因為他不能救出諸葛誕,、使東吳損失數(shù)萬將士,又殺名將朱異,。東吳上下都怨恨,,不到一年就讓吳主孫休處死了。三國志:綝既不能拔出誕,,而喪敗士眾,,自戮名將,莫不怨之,。 東吳北伐勞而無功,,淮南叛這么好的時機都沒有抓住。這是孫權遺留的歷史問題,。東吳有二十三萬的常備軍,,如果全力北伐集結二十萬人是沒有問題的。但孫權在世時并沒有舉國北伐,,最多時不過十萬左右,。荊州方向有時讓朱然、諸葛瑾,、諸葛恪帶著一兩萬偏師就去了,。有時五六萬,還分兩路,。 公元241年零陵太守殷禮曾諫:若不悉軍動眾,,循前輕舉,則不足大用,,易於屢退,。民疲威消,時往力竭,,非出兵之策也,。就是說我們不全力北伐,,還是跟以前那樣人馬不多,則不能成事,,容易多次無功而返,。而空費錢糧,時間一久府庫一空,,不是北伐的良策,。(殷禮的建議是1聯(lián)合蜀漢,讓蜀漢出秦川牽制雍涼,。2把諸葛瑾朱然等人部隊歸陸遜指揮攻襄樊。3朱桓進攻淮南,,陛下您率軍阻擊豫,、青、徐州等魏國援軍,。) 周瑜呂蒙都是主張以荊州為主攻方向的,。周瑜:瑜還與將軍據(jù)襄陽以戚操,北方可圖也,。呂蒙:令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jù)襄陽,,如此,,何憂於操? 公元234年蜀漢東吳聯(lián)合北伐,,東吳分三路,。孫權親率大軍攻合肥新城。孫韶,、張承等向廣陵,。陸遜諸葛瑾一路攻江夏郡。(三國志孫權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將陸議、孫韶各將萬馀人入淮,、沔,。淮就是淮南,,沔是漢水)主攻還是淮南那邊,。孫權一路近十萬,,孫韶、張承一路偏軍一萬,。兩路都是進攻淮南,。而荊州方向陸遜諸葛瑾卻只有一萬人而已。(說明荊州的駐軍根本沒動) 公元237年東吳兩路北伐,。全琮攻六安,,朱然攻江夏郡。主攻還是淮南方向,。荊州方向卻只給朱然兩萬人馬(孫權遣將朱然等二萬人圍江夏郡)荊州武陵郡蠻夷造反,,都要動用五萬人平叛。北伐卻如此之少,?三國志:吳主假太常潘濬節(jié),,使與呂岱督諸軍五萬人討五溪蠻。 蜀漢很多官員就認為東吳跟蜀漢結盟不過是利在鼎足,。他志愿已經滿足(南面稱孤),,沒有越過長江的打算。根本不會跟我們并力北伐魏國的,。(漢晉春秋:今議者咸以權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東吳防御之戰(zhàn)往往都是勝的,。(如劉備東征,魏國征吳)而對外戰(zhàn)爭往往是無功而返,,多是喪師和勞而無功,。鄧艾就看出了問題所在,孫權死后諸葛恪新城之戰(zhàn)大敗,。魏國想趁機伐吳,,鄧艾反對: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