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衛(wèi)生與健康規(guī)劃》中指出:需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和健康促進,,實現發(fā)展方式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顯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奮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這一規(guī)劃的出臺,,「健康管理」火了,。 健康管理的受益者是每一個人,。 有些人覺得,,健康管理好像就和領導人的保健醫(yī)生一樣,是一種普通人高不可攀的東西,。 其實完全不是的,,健康管理是一件每一個人都可以做的事情,真正制約健康管理的并不是金錢和時間,,而是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的決心和毅力,。 所有,每一個人都可以從對自我的健康管理中受益,。 健康管理的終極目標就是延年益壽,而人均壽命正是見證一個國家發(fā)展與進步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 這是2013年世界各國人均預期壽命排行榜,,這年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是73.5歲,排在世界第83位,,相比排在第一的日本,,整整少了10歲! 國家比鄰,,人種相近,,但是為什么會少10歲?這里面的差距到底在哪,?相比那些百歲老人,,到底影響我們壽命的因素是什么? 造成差距的主要因為之一,,就是我們國家目前健康管理的缺失,! 從圖中可以看到,,健康管理的定義,非常清楚地說明了健康管理和臨床醫(yī)學的區(qū)別,。 健康管理的理論體系非常地龐大,,兼容了多個學科體系,干預手段也更加多,,涉及到人類健康或者疾病的方方面面,。 它是以預防醫(yī)學的思想為指導,,臨床醫(yī)學和中醫(yī)學是從組織和病理層面干預,基因和功能醫(yī)學是從器官功能分子醫(yī)學層面來干預,,營養(yǎng)學是從細胞層面干預,,還有心理和運動等等。 通俗來說,,健康管理就是: 通過檢測了解你目前的健康情況,,然后評估你現在的健康狀況和生活習慣可能會引發(fā)哪些疾病風險,再通過干預來改變你的不良習慣,,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最后達到了預防疾病發(fā)生的效果。 至于其中具體到底涉及到了多少高升的醫(yī)學理論,,咱們普通人也不需要知道,。 從上圖可以看到,,從健康到疾病,,要經過幾個階段,而健康管理就是要在疾病還未發(fā)生的前幾個階段,,未雨綢繆,,改變你的危險狀態(tài),把疾病扼殺在萌芽階段,。 完整的健康管理服務: 首先是全面的檢測,,一般的團檢是問卷加體檢,有一些個人根據實際的需求,,可以增加基因檢測和功能性檢測,。 其次是綜合評估,以體檢結論,,結合問卷和風險評估的結論做出整體評價,; 接下來是根據綜合評估的風險、輕重緩急和分類,,制定出可操作,,可量化,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并且對綜合評估報告,,健康管理方案進行一對一的解讀,還有配合階段性的健康教育,。 其實世界衛(wèi)生組織早已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就是健康的五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這20字方針,,每四個字,,都是我們的健康管理的一個有力的抓手,也都是我們健康管理的重要指導,。 美國通過了20多年的研究,最后得出的成果是,,通過上面所說的健康管理流程,,使得生活方式疾病的發(fā)病率整體下降了50%,其中:腦中風下降75%,,高血壓下降了55%,,糖尿病下降了50%,腫瘤下降了33%,,人均壽命提高了10歲,。 而這又呼應了最開始講的健康管理的目的,我們?yōu)槭裁幢热毡酒骄A期壽命少了10歲,?這10歲,,就是差在這了。 看完上面的這幾個問題,,相信大家對于健康管理到底是什么心里也都有了自己的概念了,。 那么最后一個問題:什么時候進行健康管理最合適呢? 對自己進行健康管理最好的時間是昨天 其次就是今天 |
|
來自: 耘禾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