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不是“紅學(xué)家”,但作為讀者,,他對《紅樓夢》自有獨特評判,。僅就紅樓人物品鑒而言,他明確提出過“最服鳳姐”與“最愛晴雯”的觀點,。周作人曾說,,“我讀《紅樓夢》前后大約有兩三次,心里留下的印象也還相當(dāng)清楚,,我所覺得佩服的只有王鳳姐,,喜歡的只有晴雯”。周作人這一評語,,出自1949年12月6日刊于《亦報》的《紅樓夢》一文,。當(dāng)時,他在家閉門讀書,,開始憶述過往的讀書生涯,,并將其讀書心得付諸點滴文字之中。 周作人之所以這樣評判紅樓人物,,乃是從“人的文學(xué)”立場出發(fā),,從小說人物創(chuàng)作路徑考察,他為之解釋稱,,鳳姐與晴雯“這兩個人雖然原來是在榮國府大觀園里,,但是假如換上一個背景,,放在城市或鄉(xiāng)村的平民社會里,還是一樣的可以存在,,可以發(fā)揮她的特色的”,。 他進一步指出,《紅樓夢》中的人物塑造與刻畫,,其原型即使在三百年后,,仍然有千千萬萬的存在。換句話說,,紅樓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類型種種,,在后世的中國仍然大量存在,紅樓人物就是中國人人性的模板,。他這樣解釋道:“《紅樓夢》所著力的地方是描寫那些女人的性格行動,,這雖是三百年前的模型,在現(xiàn)代也盡存在,,有如那樣隨意的賈母,,能干的鳳姐,深心的寶釵,,嬌性的黛玉,,刁惡的襲人與率直的晴雯等,隨處可以見到一鱗半爪,,這非得有社會上的大變動是不容易改變的,。” 周作人始終認為,,《紅樓夢》最令其佩服,,也是寫得最好的人物是王熙鳳。他在《小說的回憶》(1945年4月作,,輯入《知堂乙酉文編》)中寫道:“正冊的二十四釵中,,當(dāng)然秋菊春蘭各有其美,但我細細想過,,覺得曹雪芹描寫得最成功也最用力的乃是王熙鳳,,她的缺點和長處是不可分的,《紅樓夢》里的人物好些固然像是實在有過的人一樣,,而鳳姐則是最活現(xiàn)的一個,,也自然最可喜?!?/p> 即使在1947年入獄服刑期間,,周作人對《紅樓夢》仍念念不忘,對紅樓人物仍多有憶及。為此,,他在獄中曾專門撰寫過一首題為《紅樓夢》的詩,,對紅樓人物“反復(fù)細思量”,又亮出了“最愛晴雯”的觀點,。詩云:“嘗讀《紅樓夢》,,不知所喜愛。皎皎名門女,,矜貴如蘭茝,。長養(yǎng)深閨里,各各富姿態(tài),。多愁復(fù)多病,,嬌嗔苦顰黛。蘅蕪深心人,,沉著如老獪,。啾唧爭意氣,捭闔觀成敗,。哀樂各分途,,掩卷增嘆慨。名花豈不艷,,培栽費灌溉,。細巧失自然,,反不如蕭艾,。反復(fù)細思量,我喜晴雯姐,。本是民間女,,因緣入人海。雖裹羅與綺,,野性宛然在,。所惜乃短命,奄忽歸他界,。但愿現(xiàn)世中,,斯人倘能再。徑情對家國,,良時庶可待,。” 自“新文學(xué)運動”以來,,直至1949年前后,,無論是端坐書齋,還是身陷囹圄,,周作人對《紅樓夢》的關(guān)注,,對紅樓人物的品鑒,,三十年間專文專論雖不多,卻不乏可圈可點的心得點滴,。一部世人皆愛的《紅樓夢》,,于知堂老人而言,也真是如清齋飲茶一般,,抵得過半世塵夢的吧,。 |
|
來自: bodleian libr... > 《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