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著作《傷寒卒病論》,后世分為兩書《傷寒論》,、《金匱要略》,,其中《傷寒論》中涉細辛方為5首:小青龍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烏梅丸、當(dāng)歸四逆湯,、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金匱要略》涉細辛方為14首:侯氏黑散、千金三黃湯,、射干麻黃湯,、厚樸麻黃湯、小青龍加石膏湯,、大黃附子湯,、赤丸、小青龍湯,、苓甘五味姜辛湯,、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細辛半夏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烏梅丸,,除去兩書中重復(fù)方2首:小青龍湯,、烏梅丸外,余17首,。 一,、張仲景用細辛的臨床目的: 1,、 溫化寒飲: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厚樸麻黃湯,、小青龍加石膏湯、苓甘五味姜辛湯,、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細辛半夏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 2、 除寒止痛:侯氏黑散,、千金三黃湯,、大黃附子湯、赤丸,、烏梅丸,。 3、 溫通血脈:當(dāng)歸四逆湯,、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4、 溫里散表:麻黃附子細辛湯,。 二,、張仲景用細辛劑量的探討: 《傷寒卒病論》至今已有1800年歷史,古今度量衡的差異是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對古今度量衡的各種考證法也層出不窮,。上海中醫(yī)藥大學(xué)柯雪帆等依據(jù)現(xiàn)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據(jù)銘文定為和仲景同時代的東漢末所頒布的“光和大司農(nóng)銅權(quán)”,,并按秦漢衡制的單位量值和權(quán)的量級程序,,認(rèn)為東漢重量每斤折算為249.7g,1兩約今之15.6g,。王慶國等依據(jù)水密度法和黃金密度法認(rèn)為東漢1斤折算為240g,,1兩為15g。程磐基通過參閱有關(guān)文獻及出土度量衡實物, 認(rèn)為東漢時期1斤在220~250g之間,,1兩在13.750~15.625g之間,。類似考證不一一羅列,綜合目前所見,,張仲景用藥1兩以15g比較事實,。 《傷寒卒病論》中細辛17首方劑,其中散劑1首,、丸劑2首,、湯劑14首,。散劑侯氏黑散用細辛三分,丸劑赤丸,、烏梅丸分別為一兩,、六兩,其余湯劑用細辛用量均在一兩至三兩,。以1兩為15g計算,,張仲景用湯劑細辛則在15g-45g,已遠遠超過當(dāng)今《藥典》的法定劑量1-3g,。盡管漢代用方為每劑一煎分三次服用且煎藥時間較長,,但是以張仲景所用劑量也已超今天法定用量。且當(dāng)今細辛超劑量使用屢見報道,,并非個例,。諸如此類,,關(guān)于細辛的用量問題,,引申至經(jīng)方的用量問題,,仍需中醫(yī)臨床人士及中醫(yī)愛好者不斷探索。 附錄:張仲景用細辛原文如下: 《傷寒論》用細辛方5首,,分別是小青龍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烏梅丸,、當(dāng)歸四逆湯,、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如下: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第六(1首) 【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咳而發(fā)熱’],,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麻黃去節(jié) 芍藥 細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去皮[《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無]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玉函》卷二無,?!蹲⒔鈧摗肪砣鳌疁础痌,。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一(1首) 【301】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玉函》卷四,、《注解傷寒論》卷六作‘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麻黃二兩,去節(jié) 細辛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二(3首) 【338】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dāng)吐蛔,。令病者靜,而復(fù)時煩者,,此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fù)止,,得食而嘔,又煩 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棕收?,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干姜十兩 黃連十六兩 當(dāng)歸四兩 附子六兩,,炮,去皮 蜀椒四兩,,出汗 桂枝去皮,,六兩 人參六兩 黃蘗六兩 【351】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dāng)歸四逆湯主之,。 當(dāng)歸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 【352】若其人內(nèi)有久寒者,,宜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主之,。 當(dāng)歸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桂枝三兩,,去皮 細辛三兩 生姜半斤,,切 吳茱萸二升 大棗二十五枚,擘 《金匱要略》用細辛方14首,,分別是侯氏黑散,、千金三黃湯、射干麻黃湯,、厚樸麻黃湯,、小青龍加石膏湯、大黃附子湯,、小青龍湯,、苓甘五味姜辛湯、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細辛半夏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烏梅丸,、赤丸。如下: 中風(fēng)歷節(jié)病脈證治第五(2首) 侯氏黑散 治大風(fēng),。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外臺治風(fēng)癲) 菊花四十分 白術(shù)十分 細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蠣三分 桔梗八分 防風(fēng)十分 人參三分 礬石三分 黃芩五分 當(dāng)歸三分 干姜三分 芎三分 桂枝三分 附方:千金三黃湯 治中風(fēng),。手足拘急,。百節(jié)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jīng)日不欲飲食,。 麻黃五分 獨活四分 細辛 黃芪各二分 黃芩三分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3首)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射干麻黃湯方:射干十三枚一法三兩 麻黃四兩 生姜四兩 細辛 紫菀 款冬花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大棗七枚 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 咳而脈浮者,,厚樸麻黃湯主之,。 厚樸麻黃湯方:厚樸五兩 麻黃四兩 石膏如雞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兩 細辛二兩 小麥一升 五味子半升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小青龍加石膏湯方:《千金》證治同,外更加脅下痛引缺盆,。 麻黃 芍藥 桂枝 細辛 甘草 干姜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兩 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2首) 脅下偏痛,,發(fā)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湯方:大黃三兩 附子三枚(炮) 細辛二兩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赤丸方:烏頭二兩(炮) 茯苓四兩 細辛一兩 半夏四兩,,洗,,千金作人參 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5首)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方見上及肺癰中,。 病溢飲者,當(dāng)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小青龍湯方:麻黃三兩(去節(jié))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兩 甘草三兩(炙) 細辛三兩 桂枝三兩 (去皮) 半夏半升(湯洗) 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fù)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fù)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 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以治其咳滿。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茯苓四兩 甘草 干姜 細辛各三兩 五味半升 咳滿即止,,而更復(fù)渴,,沖氣復(fù)發(fā)者,以細辛,、干姜為熱藥也,。服之當(dāng)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dāng)冒,冒者必嘔,,嘔者復(fù)內(nèi)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細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 細辛 干姜各二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yīng)內(nèi)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nèi)之,。若逆而內(nèi)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fā)其陽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1首)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方:桂枝三兩 生姜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麻黃二兩 細辛二兩 附子一枚(炮) 趺蹶手指臂腫轉(zhuǎn)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1首) 蛔厥者,烏梅丸主之。 烏梅丸方:烏梅三百個 細辛六兩 干姜十兩 黃連一斤 當(dāng)歸四兩 附子六兩(炮) 川椒四兩(去汗) 桂枝六兩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錯誤難免,,敬請指導(dǎ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