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愷叔說紅樓夢》第206期 在《紅樓夢》第22回寫道,,賈寶玉讀《莊子》時,,讀到了“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作者曹雪芹引用這句話的用意是什么呢,? 在我看來,,曹雪芹是在表達(dá)“無為”勝于“有為”的觀點。 為什么這樣說呢,? 首先從“有為”來分析: 1、巧者勞 在常人看來,,做一個有為的巧者多好,,比如手巧,干活就干得快,。 但是,,在莊子看來,成為巧者,,并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因為你越是巧者,就要付出越多的勞動。 過勞,,乃至過勞死,,往往就發(fā)生在巧者身上。 曹雪芹是認(rèn)同這一觀點的,,他在《紅樓夢》里,,寫的其中一個巧者,正是因為手巧,,導(dǎo)致了自己過勞,。 這個人就是史湘云,她貴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的千金小姐,,本來可以完全像林家的千金小姐林黛玉那樣,,不用怎么干針線活。 但是,,由于史湘云手太巧,,連賈寶玉的丫鬟襲人,都敢拜托她給寶玉縫制鞋什么的,。 因為手巧,,史湘云在家里的日子也不好過,尚在襁褓之中父母就雙亡的她,,早早就被嬸子安排了一大堆針線活要做,。 為了完成嬸子的要求,史湘云常常要做到三更半夜,,實在是非??蓱z。 由此可見,,成為一個所謂的有為“巧者”,,并不見得是什么好事。 2,、智者憂 很多常人都渴望成為智者,,覺得成為一個聰明機(jī)智的人多好啊。 但是,,在莊子看來,,成為智者,往往是憂患的開始,。 因為你越是智者,,需要擔(dān)心憂慮的東西就越多。 曹雪芹對此深表同意,,他在《紅樓夢》里,,就寫了其中一個智者,,因為太聰明,結(jié)果把自己逼上了絕路,,這個人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熙鳳,。 鳳姐由于比榮國府的大媳婦李紈聰明太多,輕松KO對方成為榮國府的當(dāng)家,。 然而,,這種侯門公府的當(dāng)家可一點都不好當(dāng),下面那三四百號奴才可不是好對付的,。 更要命的是,,外面看起來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賈家,其實已經(jīng)入不敷出,,每年都要虧上好幾千兩銀子,。 這時候,作為當(dāng)家的王熙鳳,,就要想盡千方百計來彌補這個漏洞,。 為此,聰明的她不得不機(jī)關(guān)算盡,,把家里的金銀首飾拿出去當(dāng),,克扣下人的錢,甚至通過包辦訴訟官司來賺錢填補家中的虧空,。 可惜“機(jī)關(guān)算盡太聰明”的王熙鳳,,最終反誤了自己的性命。 日后鳳姐包辦訴訟官司一事被揭發(fā),,導(dǎo)致她被關(guān)進(jìn)獄神廟,,在獄中郁郁而終。 由此可見,,成為智者,,往往是悲劇的開始。 接下來,,我們從“無為”的角度來分析: 莊子認(rèn)為,,人應(yīng)該做到“無能者無所求”,意思是指“人應(yīng)該有才能,,但是不要太過于鋒芒畢露,,而是表現(xiàn)得像一個無能者一樣、別無所求”,。 在他看來,鋒芒太露,,容易樹大招風(fēng),,引來禍端,。 而表現(xiàn)得如同一個無能者,不去追求實現(xiàn)太多的欲望,,每天吃飽飯之后就泛舟湖上,,自由自在地遨游,就好像坐在沒被綁死的船上一樣,,這樣舒服的日子你值得擁有,。 曹雪芹對此非常贊同,他在《紅樓夢》里,,寫的劉姥姥就是這樣的人,。 劉姥姥其實非常有才能,這從她兩次進(jìn)榮國府,,征服賈家那些勢利眼,,賺得盆滿缽滿而歸就可以看得出來。 那劉姥姥為什么能做到這樣呢,? 因為她在賈家的人看來就是一個無為的無能者,,沒有任何攻擊性。 雖然沒有任何攻擊性,,但是住在鄉(xiāng)村的劉姥姥活得自由在在,,能說出很多“籠中鳥”一樣的賈家女子聞所未聞的趣事,這反而幫助她贏得了賈家人的喜愛,。 所以,,她們才會在劉姥姥離開榮國府的時候,送上一車子的東西和上百兩銀子,。 試想,,如果劉姥姥刻意表現(xiàn)出很有才能、同時很有欲望的樣子,,估計她在榮國府什么都得不到,。 由此可見,“無為”造就了劉姥姥的成功,。 綜上所述,,曹雪芹和莊子一樣,認(rèn)為“無為”比“有為”更可貴,。 “無為”的劉姥姥看似無能,,實際上有大智慧,這是她后來能逆襲成功的根本原因,。 而“有為”的王熙鳳和史湘云,,因為太有能力,反而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麻煩,。王熙鳳更是因此喪命,,實在是令人嘆息,。 如果你不想重演王熙鳳和史湘云的悲劇,而想像劉姥姥一樣成功,,請記得忘記“有為”,,去做一個“無為”的人! 對于《紅樓夢》中的道家思想,,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 |
|